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800005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尤溪七中高三第二次学年尤溪七中高三第二次“周学习清单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反馈测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515 小题,共小题,共 6060 分分) )1. 韩毓海说:不是工业革命、甚至不是简单的鸦片贸易,而是一场导源于小型金融危机的野蛮(鸦片)战争,最终摧毁了当时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摧毁了当时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是因为它( )A.破坏了世界贸易的平等公正 B.瓦解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 C.导致国际货币市场银价贬值 D.清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2. 英国在南京条约里提出了“协定关税” ,日本在

2、马关条约里提出“在华设厂” ,其共同危害不包括( )A.便于欧洲列强经济侵略 B.标志世界市场形成 C.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破坏中国国家主权3.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 )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A. B. C. D.4.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 “新约规定,天旋地转” , “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 , “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信中的“新约”( )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

3、民地化进程 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5.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昌睿在1879 年写了这首七绝。这首诗热情歌颂了( )A.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血战日军的顽强斗志 B.三元里人民不畏强暴自发抗英的爱国意志和精神 C.设立新疆行省后西北边陲安全得以加强的大好形势 D.清军收复新疆的功绩和左宗棠的爱国主义情怀- 2 -6. 1921 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 , “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它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 ”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

4、素有(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国家建立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A. B. C. D.7. 有学者认为:1840 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 、 “制度的反应” 、“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继昌隆缫丝厂农工商总局青年杂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B.发昌机器厂轮船招商局庶民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建立 C.刘立川起义总理衙门钦定宪法大纲同盟会成立 D.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一届人大召开8. 在毛泽东同志人生革命征程中,留下许多壮丽诗篇,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与上面诗句反

5、映同一历史内容的有( )A.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9. 1939 年 1 月 2 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写道:“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 ”毛泽东的话表明( )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正面战场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C.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的主要原因 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上均有贡献10. 下面是 18731920

6、 年中国的进口值和机制品出口值统计表(单位:万元) ,此表信息反映了( )年份 1873 1893 1903 1920 进口值 10349 23582 2130 118759 机制品出口值 180 470 11423 19694 - 3 -A.中国贸易逆差扩大趋势 B.中国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 C.中国近代工业逐渐发展 D.民族工业受外国商品的排挤11.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 C.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实业救

7、国、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思想12. 1938 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的意图是( )A.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加强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 C.为坚持抗战提供经济支撑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13. 药发表于 1919 年 4 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及对革命者冷漠的态度,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14.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评价说:“吾敬李鸿章之才

8、,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其中“识”的重要例证是( )A.剿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力主预备立宪,实现政治改良 C.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15.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说:“吾人讨论学术,尚论古人,首当问其学说、教义尚足以实行今世而有益与否,非谓其于当时之社会毫无价值也。 ”陈独秀意在( ) A.强调全盘非儒反孔极具情绪化的特征 B.强调否定儒家思想是科学讨论的结果 C.强调非儒反孔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 D.强调儒学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同等重要二、材料解析题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4040 分分) )16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 ,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 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4 -一一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三: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 年,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1912 年,荣氏兄弟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

10、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到 1922 年,荣氏家族拥有 12 家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6 分)(2)材料二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 (4 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 19121920 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0 分)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 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

11、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 ”狄德罗称赞儒家政治:“只需以理性或真理,便可以治国平天下” 。材料二: 陈独秀等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 ,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与旧文学。材料三: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请回答:(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界高度肯定中国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6 分)(2)请列举材料二中陈独秀对西方文化看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8 分) (3)吸取材料三中毛泽东指出“那时” “他们使用的方法”的不足之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的? (2 分)(4)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有哪些?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