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799044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无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静宁一中静宁一中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高二级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卷)学年度高二级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卷)生物(理科实验、珍珠班)生物(理科实验、珍珠班)一、选择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共一、选择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共 4040 小题,小题,1-301-30 题每题题每题 1 1 分,分,31-4031-40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含量有关B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比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3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 1 所示,甲、乙分别为电表的两极所处的部位,图2 是将同

3、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钠离子浓度乙处比甲处低B图 2 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 0 mVC图 2 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图 2 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4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2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

4、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的分泌受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共同作用B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C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D婴幼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其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的结构不完整6下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等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7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课时边听讲边记笔记B听到老师提问后举手C某位打瞌睡同学的大腿

5、被同桌用牙签刺了一下后猛的一抖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B神经递质和所有激素一样都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只有通过特异性免疫才能将入侵人体的抗原消灭D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或过敏反应9图示为人体体温调节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 25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 25 下降到 10 ,从时间t1 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人体体温与环境温3度的温差增大的结果C时间t2 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 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10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

6、,正确的是A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调节水分的平衡B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C下丘脑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的渗透压的变化D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11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CT 细胞和 B 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 HIV 病毒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1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B体液免疫对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的

7、散播起阻止作用C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D效应 T 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13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A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B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D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14. 下列关于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家分离出致使水稻植株患恶苗病的物质,该物质是细胞分裂素B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该现象是由赤霉素分布不均所致C古人用小便浸黄泥封树枝

8、促其生根,现已证实是由于人尿中含 IAAD史料记载木瓜释放的“气”可去除未熟红柿涩味,现推测其为脱落酸15.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类似物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16. 如图为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4A自变量为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B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C设置对照组并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D证实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17.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

9、,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18. 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胚芽鞘中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 3HIAA 百分比含量。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单侧光能引起 IAA 的极性运输BIAA 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CIAA 横向运输的方式很可能是自由扩散DIAA 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19.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能弯曲生长的是B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内因,可设置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外因,可设置进

10、行对照D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进行对照20. 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 1 中的 c 是种群密度B图 1 中的 a 和 b 分别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C图 2 中的甲是出生率和迁入率D图 2 中的丙和图 1 中的 a 含义相同521. 下列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B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2. Nt表示该种群第t代的种群密度,Nt+1 表示该种群第 t+1 代的种群密度,下图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密度N

11、t与Nt+1/Nt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为a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c点时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b和e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D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23.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B.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最终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C.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均是由光照决定的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24.关于种群数量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一园林中蚜虫的密度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上斑马的种群数量C对酵母菌抽样检测时,先将培养液加入

12、计数室,再盖盖玻片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25. 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26. 某学习小组调查校园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关系,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碳以 CO2 形式沿着箭头所示渠道流动B.生产者同化的太阳能最多有 20%流经箭头所示渠道C.该系统的信息沿着图中箭头所示渠道进行传递D.若乌鸦被驱出校园后该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27. 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

13、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图甲表示海洋鱼类大黄鱼的种群数量变化与增长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6图,A、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甲 乙A.图乙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成分是 A、C、DB.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为aC.图乙的食物链中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20%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低28.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中所含的

14、能量减去粪便中所含的能量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29. 有一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50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 A 种植物B 种动物C 种动物,B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 2 000 头。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当 B 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2 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B.若 C 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内,A 种植物的数量也增加C.在 A 种植物B 种动物C 种动物食物链中,A 的同化量是 B 的同化量的 1020 倍D.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 B 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1 500 头,则该生态系统中 B 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3 头/km230. 下列

15、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1. 如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 By25ax5xCy20ax5x Dy10ax10x32. 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7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A. B C D33. 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B转速 150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