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798311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袁世凯建立袁世凯建立 北洋军阀统治北洋军阀统治 (1912.31912.3)在在思想上掀起思想上掀起 尊孔复古逆流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1915(1915年年)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 宣传社会主义宣传社会主义五四爱国五四爱国 运动运动 (1919(1919年年) )马克思主义在马克 (1921)(1921)“ “二七二七” ”惨案的教训惨案的教训 国共走向合作国共走向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1924-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民革命运动

2、的失败复习检测题复习检测题新新 文文 化化 运运 动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的兴起背背 景景政治上:政治上: 经济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式学堂、留学、启 蒙思想、民主共和; 尊孔复古逆流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兴兴 起起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前期指导思想:主要阵地:活动基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鲁 迅、胡适等民主、科学新青年 北京大学前期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 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思想 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十月革命后十月革命后 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新发展内容:内容: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文章:文章:宣传社会主义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 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 大旗的人)大旗的人)五五 四四 爱爱 国国 运运 动动运动爆发运动爆发 的背景的背景国际上:一战,日美加紧侵略中国,人民反抗情绪高涨 ;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新(思想基础)运动的运动的 爆发和经过爆发和经过导火线:口号:斗争中心 :取得初步 胜利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北京(5月)上海(6月)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和约签字运动的运动的 历史意义历史意义性质:功绩:彻底的反

4、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级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件五四运动后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 马克思助国际条件:国际条件:国内背景:国内背景: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国际背景国际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给中国以巨大的影响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中国的宰割,激起中国人民义愤成立的成立的 历史条件历史条件中共一大中共一大 (1921.7)1921.7)党的纲领党的纲领奋斗目标。选举中央选举中央 领导机构领导机构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共二大中共二大( 1922.71922.7)历史意义历史意义中心任务:中心

5、任务:制定民主义 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低纲领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工运高潮第一次工人、工人 阶级的革命政党。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 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 然一新。然一新。” ”这个这个“ “新新” ”到底体现在到底体现在 哪些方面?哪些方面?“ “新新” ”新的领导阶级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革命政党 新的革命纲领新的革命纲领 新的奋斗目标新的奋斗目标 新的指导思想新的指

6、导思想 更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国国 民民 革革 命命 运运 动动背景:背景:“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列强,除军阀” ”,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兴起:兴起:条件条件第一次国共第一次国共 合作的实现合作的实现中共中共“ “三大三大” ”确立合作方针确立合作方针 国民党国民党“ “一大一大” ”合作实现合作实现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方式:党内合作方式:党内合作黄埔军校成立(军事基础)黄埔军校成立(军事基础) 表现表现军阀阵营分化军阀阵营分化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议会运动孙中山北上和国民议会运动 爱国运动高潮:五

7、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爱国运动高潮: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统一高潮高潮: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失败:失败:意义教训:意义教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二七惨案使 中 共 合 作方针1923年 中共“三现 标志1924年 国民党 “一大”通过宣言,提黄埔军校建立政治基础政治基础军事基础军事基础目的:主要对象战略方针继续北伐郑州会师:北伐军与冯玉祥部 南京国民革命军占领徐州工农运动的 蓬勃发展北伐的胜利进军人民反帝斗争 取得成果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吴孙张工运: 湘赣工人支持北伐战争

8、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领导人)(领导人)农运:湘鄂赣(建立农民政权和武装)万县惨案、一万县惨案、一 三惨案、三惨案、 南京惨案南京惨案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胜利胜利 原因原因原 因: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威胁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 。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西山会议派表现“制造中山舰”事件。(国共合作的转折点) “整理党务案”蒋介石“四一二”反 革命政变蒋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国国 民民 革革 命命 运运 动动 的的 失失 败败最突出的功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装。 广大群众

9、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革命失 败的原 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力量1 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A A、 “ “民主民主” ”与与“ “科学科学” ”B B、 “ “民主民主” ”和和 “ “自由自由” ”C C、 “ “自由自由” ”和和“ “科学科学” ”D D、 “ “科学科学” ”与与“ “教育教育” ”3 3、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建军阀打倒封建军阀C C、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D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2 2、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

10、次彻底的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 “彻底彻底” ”的含义指:的含义指:A A、彻底完成了反封建任务彻底完成了反封建任务B B、彻底完成D D、既反帝又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毫不妥协的既反帝又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毫不妥协的 斗争精神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斗争精神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4 4、19241926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阶级两面性的是:阶级两面性的是:A A、五四运动五四运动B B、国民会议运动国民会议运动C C、五卅运动五卅运动D D、省港大罢工省港大罢工6 6、鲁迅先生说:、鲁迅先生说:“ “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 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

11、诗吓不走孙传芳,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 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这里的“ “一炮一炮” ”是指是指 :A A、广东国民政府东征广东国民政府东征B B、北伐战争北伐战争C C、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南京国民政府北伐D D、中原大战中原大战7 7、之所以说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主要是指、之所以说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主要是指 :A A、被野心家篡夺了革命果实被野心家篡夺了革命果实B B、没有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没有进 D、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前期其主张各有侧重:维新变法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亡;辛没能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则主要侧重于思想领域,强调人的个性解放,用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对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原因、方针、意义和重要的革命成果(1)合作的原因:中国革命的敌团结一切可能团的民主的政党,在民主革命的目标上两党可以达成共识;国民 党在社会上有一定威信,又在南方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