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79560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习作教学谨从矛盾中寻求突破【摘摘 要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习作有了明显的改变。但长期的自由的习作又带来不少的习作新困惑,尤以命题习作问题最多!笔者以市质量监测习作阅卷的情况,真实全面地反馈习作教学中的诸多矛盾及对策:以“加强学生修改的引导”来突破行款中“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以“推行随笔式日记”来突破选材中“可以”与“更好”之间的矛盾;以“关注学生个体的习作经历”来突破立意中“真情”与“价值”之间的矛盾;以“大力推行随文练笔”来突破行文中“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并籍此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习作教学指导方案,引导乐于习作,勤于习作,精于习作。【关键词关键

2、词】习作教学 矛盾 突破习作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在感叹习作教学高耗低效,学生习作假、大、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觅习作中真情的表达与自由的绽放。自从新课标 2001 年颁发以来,在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之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八个年头。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习作教学的种种改变,如习作的束缚少了,自由度增加了;积累的量增加了,语句更优美了;无病呻吟的少了,真情流露的多了可与此同时,一次次的命题习作,一次次的考场习作,反馈出的种种不如意之处不禁迫使我们去追寻其原因究竟在何处。在刚过去的二一二学年,温岭市教育局组织了二一二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五年级质量监测,其语文卷的习作题如下:从题目来看,本次习

3、作半开放的命题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生活共鸣,也易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从习作分值看,本次习作包含了 5 分的书写,对于以往的习作检测以及卷面的书写检测来说,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对应着课标中提出的: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也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书写要切切实实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工整、规范的书写应该成为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习作的电脑阅卷,从整体阅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习作上能表达真情实感,内容真实,条理清楚;语言较生动形象,文字通顺;标点使用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便于归因,特从行款、选

4、材、立意和行文四方面来讲述存在的问题以及日常教学中应对的策略。一、从一、从“追求数量追求数量”到到“保证质量保证质量”的突破的突破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中高年级每学年课内习作每学年十六次左右,即每学期八次左右。10.习作(40 分:包括书写、卷面分 5 分)题目:我迷上了(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习作。温馨提醒:1.字数不少于 400 个。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注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小学语文论文2但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加上课外习作的进行,再加上日常小练笔的开展,每学期的习作保底都有每周一次的数量。当然,习作水平的提高必然离不开多练,但单单一个练字中却也有“傻练”

5、的事倍功半与“巧练”的事半功倍之别。(一)卷面习作中(一)卷面习作中“行款行款”的问题的问题质量不佳质量不佳从阅卷情况反应,相当一部分同学卷面不够整洁,字迹普遍较潦草。错别字的现象还是一如既往地严重。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有的同学句末的句号成了小圆点;有的同学除了段尾一个句号,全段全是逗号;个别同学在行末还存在着标点换行的现象;甚至还有个别同学全文的标点全不占格,有的甚至全文没有一个标点。而在习作格式上,有的同学全文不分段,有的同学段首没空两格。对于题目的写法也存在一些差别,有一部分同学习作标题均空了两格、三格或四格,而不是居中撰写。所有的这些现象,其实在平时的作业、习作中一直都有着

6、较高的出镜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地认为习作水平的提高只能是多练,却忽视了每一次的习作如何保证质量的提升,而诸如“标点符号” , “错别字” , “书写格式”这些小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下大力气,持之以恒地加以纠正。旧版新课标规定了习作的字数,在 2011 版课标中已将表述的文字改为“习作应有一定的速度” 。一定的速度隐隐传递出的一个信息便是应该将重点放在习作质量的提升之上。尤其是以上所反应的诸如标点、错别字、格式等习惯性的问题,追根究底还是应该从习惯上下功夫。出于习作习惯的养成与纠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须加强学生习作修改的引导。(二)(二) “保证质量保证质量”须须

7、“加强学生习作修改的引导加强学生习作修改的引导”基于学生总是“欣赏自己的优点,却盯着别人的缺点”这一心理,有机地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互改,可谓事半功倍。其一,读改法!其一,读改法!就是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对方听,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都可以凭着语感听出或感觉出一些显而易见的加字、漏字、错字之处,读改法可以有效地促使习作文从字顺的达成,当然前提还得是读者认真读,听者用心听。其二,为评改法!其二,为评改法!就是与同学交换自己的习作,看错别字,看标点,看病句,甚至看选材,看内容!评改法实际便是对读改法的一次更为细致与全面的查漏补缺。为了使不同习作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改有成效,改有所得,我们还可以尝试对全班学生的

8、习作水平进行一次摸底,根据学生不同的习作水平分成不同的评改小组,如 A 组同学主要负责习作格式、标点、错别字甚至病句的修改,B 组同学主要负责检验 A 组同学的修改是否正确得当,以及字词句的推敲甚至布局谋篇的指导等等。经过“读改”与“听改”之后的习作交还习作主人进行二次创作,再送老师批阅,如此一来,大量的习惯性问题便可入到有效的扼制。习作修改的引导,不仅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习作的评改当中来,更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做自己习作主人的意识,持之以恒,更为主动的自我修改的习惯也便可以随之形成,而格式、标点、错别字等等容易发现而又容易改正的习惯性小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二、从二、从“可以选用可以选用

9、”到到“这个更好这个更好”的突破的突破十几年的从教经历,也曾带过几届学生到毕业。当我们有心对每届学生的习作内容作一次梳理时,便会惊讶地发现:怎么上一届学生的习作和这一届学生的习作差不了多少呢?就是同3一届学生的习作也能发现:往往同样爬山的题材可以从三年级写到六年级,且大同小异;每次同主题的习作中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选材是雷同的。我们不禁反思,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吗?(一)卷面习作中(一)卷面习作中“选材选材”的问题的问题雷同虚构雷同虚构半命题的习作虽然写作范围宽泛,但同时也是对学生选材能力的一次考验。我们先来看看部分学生的典型拟题:人气型我迷上了书本、 我迷上了阅读,此类习作语句或结构受本册课文

10、影响,基本能得高分。 我迷上了电脑(电视)、 我迷上了游戏,此类习作作者多为中下档学生,能表达入迷,但语句往往较平实。大众型我迷上了轿车、 我迷上了手机、 我迷上了玩具芭比我迷上了摘橘子、 我迷上了抽奖、 我迷上了捉迷藏此类习作小作者能根据生活中一次经历来讲述自己的入迷,可一次的经历就能表达入迷吗?迷糊型我迷上了失败、 我迷上了幸福、 我迷上了关心、 我迷上了坚持不懈、 我迷上了帮助此类习作看题就让人有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因为选材的对象过于抽象或宽泛,习作往往主题不明,表述不真。虚幻型我迷上了做梦、 我迷上了学校的未来、 我迷上了梦中的小岛此类习作基本以虚构的经历构成习作的框架,尽管不真实,但也

11、不乏部分想象奇特,文笔优美的佳作。表面上看,其实学生的生活经历并不狭隘,反而是丰富多彩的,可为什么习作选材个性而独特的佳作却少之又少?其主要的问题是在选材上“可以”和“更好”之间的矛盾,我们的习作指导是否关注了每位学生每次习作的变化?是我们忽视了?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值得深思!(二)(二) “这个更好这个更好”可可“尝试推行尝试推行随笔式日记随笔式日记 ”老舍先生曾说过:“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起来。 ”因此我们觉得,关键还是练得不够。在平时的语文

12、学习中,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推行随笔式日记:一天一记,有则多记,无则少记。原则只有一个,将每天发生的精彩的或有趣的或奇怪的事记录下来,想到什么写什么。随笔式日记既可以帮助积累每天生活中的习作素材,又是一次简短的练笔其本质在于培养天天写的习惯,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一种需要。尽管我们讲“想到什么写什么” ,但一定的指导还是必须的,这既是选材思路的拓展,也是积累个性的必要手段。如配合教材进行的边学边练;针对课外阅读开展的读写结合;基于社会观察形成的记录调查;更是自由发挥而产生的丰富联想。随笔式日记因其短小,可以极有效地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心理,同时又减轻了教师改作的工作量,也便于每天及时地向学

13、生反4馈日记的情况,精彩的描写,新奇的表述,既是日记兴趣的保持,又是习作思路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因为所选的文章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学生在倾听文章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我怎么没想到?” “原来还可以这样写!”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雷同的生活,相似的经历,习作的对象范围必然日渐狭隘,这也便促使着他们从熟悉的对象中选取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表达,思考不同的意义,于是本来“可以”的素材自然也就成了“更好”的素材。三、从三、从“真情流露真情流露”到到“更有价值更有价值”的突破的突破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一再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

14、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但作文又是生活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我们的购书中心都差不多成了玩具城了,而这些假、丑、恶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在学生的作文里。(一)卷面习作中(一)卷面习作中“立意立意”的问题的问题价值缺失价值缺失纵观此次阅卷情况,多数学生立意与行文能达到统一,但立意鲜明、集中、深刻、向上的习作少之又少,但总体主要存在如下两类状况:一是只叙事而无立意的提升,该类学生只是据事说事,有一说一,缺少情感的表露与立意的点明,行文自然平铺,难上佳品。二是立意价值偏离,此类习作较多。行文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背离价值的内容。如此文:小作者

15、将自己作业的粗心,老师的教导归结于“为了看书”而全然不顾,更有甚者写迷上了上网,因上网荒废了学业,父母的责骂他无动于衷,甚至离家隐迹于网吧有的同学写迷上了看书,上课不听,作业不做,只是为了看书还有的同学写迷上了电脑,不顾学习,不听劝诫,一个劲地撒谎只为了多玩了一会儿电脑。面对这些习作,孩子们确实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大胆而真实地把入迷的情境作了再现,上演了一把现实版的“逃学记”与“谍中谍” 。其反应出的便是学生的“真情表达”与“更有价值”之间的矛盾。如何减少甚至避免此种状况,我想还是要从平时的习作中加以引导关注学生个体的习作历程。 (二)(二) “更有价值更有价值”要要“关注学生个体的习作历程关

16、注学生个体的习作历程”关注个体的习作历程,就是要求我们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到学生个体的习作成长过程中去?通过个人习作的整理与分析,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习作,用肯定的激励的方法去发现每一次的习作都有哪些亮点?以开放的心态、敏锐的目光看待生活的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从而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个体的独特视角,从而增强其习作的自信心,调动其习作的积极性,由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真情实感,而这也是立意的根基。1 1关注历程之关注历程之“内容内容”5一方面随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对于社会各种现象的看法,更趋于全面、多元。另一方面随科技的普及,大量电器在生活中的应用,网络生活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了极大的变化。如本次习作中出现的电脑,电脑游戏,网吧,以及学生习作中出现次数越来越多的 iphone,平板电脑,甚至是 dota,P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