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790741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 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张正军目前,全国部分地区不少学校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推行生本教学,笔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自去年 9 月开始全面推行以“生本教育”为理论支撑的教育教学改革,历时一年多,12345 改革模式已初见成效,教育教学工作可谓“百花齐放艳四溢,硕果挂枝香满园” 。其实,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提法很好,它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的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价值观,以“高度尊重学生”为伦理观,以“全面依靠学生”为

2、行为观。生本教育与传统的师本教育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老师的工作主要就是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容易、更扎实、更快乐。实行生本教育,老师并非无所事事,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实行生本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我在本校听过一些老师的课,也曾经走出去发现个别老师上课,生本课堂纯属于学生自己在表演,老师站在教室里只是一个“看客” ,不起丝毫作用,这样的课堂究竟有多大效果,那就不言而喻了。那么,生本课堂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做些什么呢?老师要起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尝试和见解。一、把教师的“点拨”融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课堂上,学生自主

3、探究需要教师相机点拨。关于“相机点拨”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据我对一些语文课堂的观察,目前的阅读教学,由于对“自主学习”理解的偏颇,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之后,往往缺少教师及时、有效的点拨,不少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意见不置可否或评点不到位,大有怕“讲”的味道。其实,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之后,教师的相机“讲授”是极为必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讲授正是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交流自己和“教科书编者”“文本”对话的心得。针对这一误区,徐江教授也指出:“教在学生自主之上必须有所作为,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学阅读的机会”“教不能等同

4、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层次,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层次之上必须有所作为,教学生不能够自主的东西,使学生在享受老师教的过程中收获更高的学的成果。教者达不到这种必须的境界,其实就没教 ,就没有完成教的使命。 ”二、将课堂质疑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这一阶段目标的设立无疑对学生是有益的。宋代陆九渊就曾经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爱因斯坦也说:“(学习)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是问题上看出重要问题。 ”因此,质疑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适合课程改革的要

5、求。但是这一理念对于教师而言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它颠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绝对权威, “迫使”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课堂生成”就不会乖乖地跟着教师的“课堂预设”走,就像布卢姆所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来,让教师手足无措。作为语文教师,不可能通晓各科知识,解决各种疑难,如果只能回避或应付质疑,那么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措施来将这些质疑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 。实践证明,效果明显。

6、1、巧打太极,拉回文本。我教初一年级时,上竹影这篇课文,一个学生提问:“老师,文章中写的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 ,到底是什么道理?”我首先表扬了提问同学阅读的仔细,然后问他:“从文中的弟弟提出这个问题这件事,你看出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看出了弟弟观察仔细、充满好奇。 ”我对他的回答表示肯定,继续问他:“那他们是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学生找到文中句子读道:“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 ”我笑了,又问:“从这句话你又看出了什么?”学生回答:“我觉得他们很有求知欲,也富有想象力。 ”我说:“他们最

7、后得出结论了吗?”学生答道:“没有,他们只是猜测是口里的热气或者是头上的汗水在蒸发,但他们自己也不确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别外。 ”我笑着总结道:“经常发现一些细微的、奇怪的问题,用各种奇思妙想去猜测问题,最后许多问题却又不了了之,这是什么人经常有的行为?”学生齐答:“小孩子!”我接着引导:“文章中的孩子们虽然没有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但这个过程却也充满” “乐趣!”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笑了,通过“打太极” ,我把学生的质疑拉回了文本对文中童趣的品味。而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了语文阅读中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通过品味文本,品味字句,一步步自己“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8、感。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张正军目前,全国部分地区不少学校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推行生本教学,笔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自去年 9 月开始全面推行以“生本教育”为理论支撑的教育教学改革,历时一年多,12345 改革模式已初见成效,教育教学工作可谓“百花齐放艳四溢,硕果挂枝香满园” 。其实,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提法很好,它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的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价值观,以“高度尊重学生”为伦理观,以“全面依靠学生”为行为观。生本教育与传统的师本教育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

9、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老师的工作主要就是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容易、更扎实、更快乐。实行生本教育,老师并非无所事事,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实行生本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我在本校听过一些老师的课,也曾经走出去发现个别老师上课,生本课堂纯属于学生自己在表演,老师站在教室里只是一个“看客” ,不起丝毫作用,这样的课堂究竟有多大效果,那就不言而喻了。那么,生本课堂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做些什么呢?老师要起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尝试和见解。一、把教师的“点拨”融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需要教师相机点拨。关于“相机点拨”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据我对一些语文课堂的

10、观察,目前的阅读教学,由于对“自主学习”理解的偏颇,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之后,往往缺少教师及时、有效的点拨,不少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意见不置可否或评点不到位,大有怕“讲”的味道。其实,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之后,教师的相机“讲授”是极为必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讲授正是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交流自己和“教科书编者”“文本”对话的心得。针对这一误区,徐江教授也指出:“教在学生自主之上必须有所作为,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学阅读的机会”“教不能等同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层次,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层次之上必须有所作为,教学生不能够自主的东

11、西,使学生在享受老师教的过程中收获更高的学的成果。教者达不到这种必须的境界,其实就没教 ,就没有完成教的使命。 ”二、将课堂质疑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这一阶段目标的设立无疑对学生是有益的。宋代陆九渊就曾经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爱因斯坦也说:“(学习)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是问题上看出重要问题。 ”因此,质疑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适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这一理念对于教师而言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它颠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绝对权威

12、, “迫使”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课堂生成”就不会乖乖地跟着教师的“课堂预设”走,就像布卢姆所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来,让教师手足无措。作为语文教师,不可能通晓各科知识,解决各种疑难,如果只能回避或应付质疑,那么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措施来将这些质疑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 。实践证明,效果明显。1、巧打太极,拉回文本。我教初一年级时,上竹影这篇课文,一个学生提问:“老师,文章

13、中写的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 ,到底是什么道理?”我首先表扬了提问同学阅读的仔细,然后问他:“从文中的弟弟提出这个问题这件事,你看出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看出了弟弟观察仔细、充满好奇。 ”我对他的回答表示肯定,继续问他:“那他们是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学生找到文中句子读道:“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 ”我笑了,又问:“从这句话你又看出了什么?”学生回答:“我觉得他们很有求知欲,也富有想象力。 ”我说:“他们最后得出结论了吗?”学生答道:“没有,他们只是猜测是口里的热气或者是头上的汗水在蒸发

14、,但他们自己也不确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别外。 ”我笑着总结道:“经常发现一些细微的、奇怪的问题,用各种奇思妙想去猜测问题,最后许多问题却又不了了之,这是什么人经常有的行为?”学生齐答:“小孩子!”我接着引导:“文章中的孩子们虽然没有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但这个过程却也充满” “乐趣!”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笑了,通过“打太极” ,我把学生的质疑拉回了文本对文中童趣的品味。而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了语文阅读中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通过品味文本,品味字句,一步步自己“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初探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作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张正军目前,全

15、国部分地区不少学校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推行生本教学,笔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自去年 9 月开始全面推行以“生本教育”为理论支撑的教育教学改革,历时一年多,12345 改革模式已初见成效,教育教学工作可谓“百花齐放艳四溢,硕果挂枝香满园” 。其实,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提法很好,它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的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价值观,以“高度尊重学生”为伦理观,以“全面依靠学生”为行为观。生本教育与传统的师本教育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老师的工作主要就是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容易、更扎实、更快

16、乐。实行生本教育,老师并非无所事事,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实行生本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我在本校听过一些老师的课,也曾经走出去发现个别老师上课,生本课堂纯属于学生自己在表演,老师站在教室里只是一个“看客” ,不起丝毫作用,这样的课堂究竟有多大效果,那就不言而喻了。那么,生本课堂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做些什么呢?老师要起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尝试和见解。一、把教师的“点拨”融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需要教师相机点拨。关于“相机点拨”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据我对一些语文课堂的观察,目前的阅读教学,由于对“自主学习”理解的偏颇,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之后,往往缺少教师及时、有效的点拨,不少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意见不置可否或评点不到位,大有怕“讲”的味道。其实,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之后,教师的相机“讲授”是极为必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