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770780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学任务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

2、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

3、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四、教学要求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

4、学探究活动。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五、教学进度本学期总课时为 46 课时,每周 2 课时。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7 课时)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 课时第二节 人的生殖 2 课时第三节 青春期 2 课时第四节 计划生育 1 课时第二章

5、人体的营养 (6 课时)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课时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2 课时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 课时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4 课时)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 课时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 课时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1 课时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 课时)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2 课时第二节流动的管道 1 课时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 2 课时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 课时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 课时)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除 1 课时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1 课时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 课时)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 课时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2 课时第三

6、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 课时第四节激素调节 2 课时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 课时)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课时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 课时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 课时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

7、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学任务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

8、于交流。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

9、过程和结果。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四、教学要求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10、。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五、教学进度本学期总课时为 46 课时,每周 2 课时。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7 课时)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 课时第二节 人的生殖 2 课时第三节 青春期 2 课时第四节 计划生育 1 课时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6 课时)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课时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2 课时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 课时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4 课时)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 课时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

11、 课时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1 课时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 课时)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2 课时第二节流动的管道 1 课时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 2 课时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 课时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 课时)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除 1 课时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1 课时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 课时)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 课时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2 课时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 课时第四节激素调节 2 课时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 课时)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课时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 课时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 课时

12、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

13、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学任务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

14、教学。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四、教学要求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

15、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五、教学进度本学期总课时为 46 课时,每周 2 课时。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7 课时)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 课时第二节 人的生殖 2 课时第三节 青春期 2 课时第四节 计划生育 1 课时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6 课时)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课时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2 课时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 课时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4 课时)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 课时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