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763896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比大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 1-5 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猴子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

2、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 、 “-” ,还要学习关系符号“” 、 “”和“=” 。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 、 “”和“=” ,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 “”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 “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 ” ,“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 , “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 , “开口旁

3、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举得对”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这样的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比如师生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设计的练习没有什么拓展性。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改进措施:1、调控教学节奏,调动师生交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增强课堂灵活调控的能力,同时要增强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互动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交流能

4、力,增强他们的表现欲。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的收集提供了便利,也丰富充实了我们的教学资源。但是作为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善于利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如能恰当的运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改进。3、注重教材的拓展拓展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本领,动手动脑去经历探究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尝试成功的可能。在进行交流中,哪种方法最好。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 1-5 各数,

5、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猴子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 、 “-”

6、 ,还要学习关系符号“” 、 “”和“=” 。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 、 “”和“=” ,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 “”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 “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 ” ,“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 , “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 , “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举得对”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

7、号。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这样的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比如师生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设计的练习没有什么拓展性。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改进措施:1、调控教学节奏,调动师生交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增强课堂灵活调控的能力,同时要增强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互动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表现欲。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的收集提供了便利,也丰富充实了我们的教学资源。但是作为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善于利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

8、如能恰当的运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改进。3、注重教材的拓展拓展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本领,动手动脑去经历探究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尝试成功的可能。在进行交流中,哪种方法最好。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 1-5 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

9、的大小的方法。猴子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 、 “-” ,还要学习关系符号“” 、 “”和“=” 。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 、 “”和“=” ,还是有

10、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 “”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 “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 ” ,“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 , “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 , “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举得对”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这样的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比如师生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设计的练习没

11、有什么拓展性。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改进措施:1、调控教学节奏,调动师生交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增强课堂灵活调控的能力,同时要增强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互动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表现欲。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的收集提供了便利,也丰富充实了我们的教学资源。但是作为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善于利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如能恰当的运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改进。3、注重教材的拓展拓展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本领,动手动脑去经历探究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尝试成功的可能。在进行交流中,哪种方法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