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763834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认识钟表”复习课复习课 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设计及评析“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一)自我反思,回忆知识(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 6 点了吗?” )师:图中的小妹妹遇到了什么问题?生:图中的小妹妹想看动画片,但不知道几点了。师:你会怎么告诉她呢?生:我会说,你自己看吧。生:我会告诉她,到 6 点了。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再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生:我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生:分针指 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生演示分

2、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4,是 4 时)生:分针指向 6 时,时针指向 7 和 8 中间,表示 7 时半。 (生演示)师:你认为你拨的准确吗?(学生对自己的拨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关注了拨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拨珠的过程。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 (教师予以提醒)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自己分类,梳理知识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板书:11:00 3 时 5:30 9:00 6 时半 1:30 4:30)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

3、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生:我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松原到扶余 8:00 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 7:30。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看车票知道的,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是 8 时。生:我看时钟知道了当时的时间是 7 时 30 分。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四)自主探索,延伸知识教师出示三个钟面图,

4、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 8 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 8 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 8 时刚过一点。师:看下面三个钟面,哪个钟面上的时刻指的是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学生指出第一个钟面)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 (学生互相交流)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生: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 8,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 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 11 和 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 12 和 1 的中间。生: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 8,后两个钟

5、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 8,不是正好指着 8。(这个孩子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认真倾听了,听懂了,从而积极响应;二是耐心倾听了,当同学发言有错误时,等同学说完了才指出不足。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 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 8,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 12 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 8 一点。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8。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生:第一个钟面是 8 时,第二个钟面是不到 8时,第三个钟面是 8 时刚过一点。师:像这样,差一点不到 8 时或 8 时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 8 时。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6、,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构建了一个“回忆梳理应用” 的复习课教学模式。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有关的知识按一定标准进行梳理,再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 “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一)自我反思,回忆知识(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 6 点了吗?” )师:图中的小妹妹遇到了什么问题?生:图中的小妹妹想看动画片,但不知道几点了。师:

7、你会怎么告诉她呢?生:我会说,你自己看吧。生:我会告诉她,到 6 点了。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再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生:我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生:分针指 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生演示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4,是 4 时)生:分针指向 6 时,时针指向 7 和 8 中间,表示 7 时半。 (生演示)师:你认为你拨的准确吗?(学生对自己的拨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关注了拨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拨珠的过程。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 (教师予以提醒)在独立思考的

8、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自己分类,梳理知识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板书:11:00 3 时 5:30 9:00 6 时半 1:30 4:30)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生:我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松原到扶余 8:00 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

9、 7:30。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看车票知道的,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是 8 时。生:我看时钟知道了当时的时间是 7 时 30 分。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四)自主探索,延伸知识教师出示三个钟面图,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 8 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 8 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 8 时刚过一点。师:看下面三个钟面,哪个钟面上的时刻指的是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学生指出第一个钟面)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师:把

10、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 (学生互相交流)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生: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 8,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 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 11 和 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 12 和 1 的中间。生: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 8,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 8,不是正好指着 8。(这个孩子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认真倾听了,听懂了,从而积极响应;二是耐心倾听了,当同学发言有错误时,等同学说完了才指出不足。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 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 8,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 12 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 8

11、一点。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8。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生:第一个钟面是 8 时,第二个钟面是不到 8时,第三个钟面是 8 时刚过一点。师:像这样,差一点不到 8 时或 8 时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 8 时。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构建了一个“回忆梳理应用” 的复习课教学模式。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

12、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有关的知识按一定标准进行梳理,再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 “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评析(一)自我反思,回忆知识(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 6 点了吗?” )师:图中的小妹妹遇到了什么问题?生:图中的小妹妹想看动画片,但不知道几点了。师:你会怎么告诉她呢?生:我会说,你自己看吧。生:我会告诉她,到 6 点了。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再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生:我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生:分针指 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生演示分针指

13、着 12,时针指着 4,是 4 时)生:分针指向 6 时,时针指向 7 和 8 中间,表示 7 时半。 (生演示)师:你认为你拨的准确吗?(学生对自己的拨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关注了拨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拨珠的过程。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 (教师予以提醒)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自己分类,梳理知识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板书:11:00 3 时 5:30 9:00 6 时半 1:30 4:30)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

14、,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生:我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松原到扶余 8:00 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 7:30。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看车票知道的,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是 8 时。生:我看时钟知道了当时的时间是 7 时 30 分。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四)自主探索,延伸知识教师出示三个钟面图,第一

15、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 8 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 8 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 8 时刚过一点。师:看下面三个钟面,哪个钟面上的时刻指的是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学生指出第一个钟面)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 (学生互相交流)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生: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 8,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 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 11 和 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 12 和 1 的中间。生: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 8,后两个钟面的

16、时针差不多指着 8,不是正好指着 8。(这个孩子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认真倾听了,听懂了,从而积极响应;二是耐心倾听了,当同学发言有错误时,等同学说完了才指出不足。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 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 8,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 12 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 8 一点。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8。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生:第一个钟面是 8 时,第二个钟面是不到 8时,第三个钟面是 8 时刚过一点。师:像这样,差一点不到 8 时或 8 时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 8 时。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构建了一个“回忆梳理应用” 的复习课教学模式。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