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对外关系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4国内外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732332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对外关系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4国内外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对外关系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4国内外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对外关系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4国内外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对外关系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4国内外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对外关系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4国内外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对外关系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4国内外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对外关系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4国内外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 (四四) )国内外国内外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外交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分析解读2017江苏卷,1220 世纪 50 年代的外交以外交声明为背景材料,考查现代中国外交,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016全国卷,3120 世纪 60 年代的外交以中国对外贸易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 20世纪 60 年代的外交,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对本单元知识偶有考查,试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备考时,应熟练掌握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等主干知识,提升史学素养,运用历史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角度一 中国外交发展的三大阶段时期国内

2、外形势外交政策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国家独立;美国敌视、孤立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定了“一边倒”等三大方针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美苏争改善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2霸的形势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

3、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日渐成熟角度二 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60 多年来,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

4、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的。(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9 年 1 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 年 6 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

5、 月 28 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 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3高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 年 9 月 29 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

6、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 1894 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摘自周恩来政论选(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

7、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解析 (1)根据材料一“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 “1971 年 6 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 ,从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国内危机、美苏争霸和多极化趋势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当时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

8、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因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再根据材料二信息, “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说明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1972 年 9 月 29 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50 年代以来

9、,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 “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回答。(4)注意从中日两个方面来阐释。日本方面:结合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华史,从日本侵略对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角度,认真反思侵略战争,反思历史,珍爱和平。中国方面: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史以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答案 (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4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任答四点即可)(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

10、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任答三点即可)(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日本: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即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分四个小组分别查阅下列资料。第一组 鸦片

11、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组 20 世纪 50 年代初新中国的外交第三组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第四组 2015 年 9 月 22 日至 25 日,习近平访美的巨大成就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时代的到来综合四个小组查阅的资料,可以提取外交发展的多种认识。提取其中一种认识,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认识准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 示例一 认识: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前提,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说明:鸦片战争前,世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而清王朝却闭关自守,继续坚持封建专制统治,小农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晚清政府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打开国门,签订不平等条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和

12、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发展了同世界大国,如美国等国的关系,加入 WTO 等。从晚清政府和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来看,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前提,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示例二 认识:从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说明:鸦片战争使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外交政策;50 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

13、万隆会议等,新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外交舞台。可见中国外交经历了近代晚清政府的屈辱外交,再到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5素养 4 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例题】 新中国的 1950 年版、1953 年版、1958 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 年版、1975 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 年版将 1975 年版的“本护

14、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2005 年签发的400 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 世纪 50 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B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D2005 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解析】 1950 年版、1953 年版、1958 年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这与我国建国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关,故 A 项正确;中美建交时间为 1979 年,与 1971 年版、1975 年版护照采用中法、英文对照无关,故 B

15、项错误;1980 年版护照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是由于 1978 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时期主要是扩大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故 C 项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 2001 年,故 D 项错误。【答案】 A(1)注意储备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明确历史资料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分,可分为文献史料(指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与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按资料价值分,第一手史料是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出现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是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

16、研究对象的情况。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史料居多;口述史料需要仔细甄别。其他史料分类可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6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确定研究类型。运用史料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鉴别、判断。(2)学会甄别史料的真伪。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运用史料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一般有: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3)注意结合问题展开史料进行探究型学习。一是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二是针对问题解读史料;三是根据史料论证问题;四是依托史料重现历史;等等。强调学生解读、辨析史料与历史现象的实证以及判断能力,然后作出正确的结论。(4)研读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