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论(基础篇)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717758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篇总论(基础篇)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总 论(基础篇)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第一节、养殖鱼类的选择确定养殖鱼类应根据如下标准:1、市 场价格高(如鳜、大菱鲆、石斑 鱼),需求量大(如家鱼);2、品 质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3、生 长快,个体大,养殖周期短(如 鳜鱼、罗非鱼);4、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如鲢鱼 、草鱼);5、食 性广,饲料容易解决(如草 鱼、团头鲂、鲢、鲤、鲫鱼);6、苗 种容易获得,人工繁殖已解 (如家鱼;而鳗鲡至今未解决,黄鳝、石斑鱼批 量大繁殖困难);7、习 性对环境适应性(抗逆、抗 病)强(如家鱼;而虹鳟、牙鲆要求高);8、群体性可高密度混养,实行工业 化养殖 (如家鱼等混养,有互补作用,生态

2、效 益高)。我国被选择作为养殖鱼类已达80多种,但 真正被广泛养殖的仅20多种。 第二节 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我国养殖历史悠久,经长期养殖实践,从中选择出符合人们要求的养殖鱼类,主要有:淡水方面:青鱼、草鱼、鲢、鳙、鲤鱼、 鲫鱼、团头鲂、三角鲂、长春鳊、鲮鱼、罗非 鱼等。海水方面:目前养殖面积还较少,其中牙鲆 、大菱鲆、真鲷、黑鲷、黄鳍鲷、大黄鱼、石 斑鱼等均属特种水产养殖范畴。 (一)种与品种的概念种是相互之间可以繁殖的一群生物体。两个物种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杂交,其后代没有 繁殖力。亚种是在同一物种内,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在形态上有一定差异的类群。亚种之间 能互相配育,其后代有繁殖力。品种是由同

3、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品种有四个特点:(1)必须有相似的群体形态特征;(2)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包括品质、产 量、产值或药用或观赏价值);(3)必须有稳定的遗传性状,通过繁殖能将优良性状遗传给后代;(4)必须有一定的数量群体。 品种包括:自然品种原始品种,地方品种,是育 种的原始材料。如龙池鲫鱼、东北银鲫、淇河 鲫、江西红鲤、黄河鲤、镜鲤、团头鲂等。人工品种通过人工有意识的人工选育 或杂交、筛先而成。如建鲤、荷沅鲤、湘云鲤 、颍鲤、异育银鲫、浦江一号(团头鲂)等。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少得可怜,与水产养 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异育银鲫是东北方正县双凤水库的方正

4、鲫(3n)与兴国红鲤的“杂交”品种。方正鲫兴国红鲤= 异育银鲫虽是杂交,但精卵不结合,是异精雌核发育,其子代遗传性状不分离,仍保持母本性状。这种异精雌核发育的鲫鱼称异育银鲫。异育银鲫生长比银鲫快1.35倍,比普通鲫鱼快2-3倍。第三节 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食性指成鱼的食物组成。鱼苗阶段食性都相似 ;仔鱼开始分化;到 稚鱼期食性差异明显,幼鱼阶段食性往往接近 成鱼。 不同的鱼类由于其取食器管构造不同,食性有 明显差异。鱼类食性主要可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1、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等。它们的口一般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 用好比一个浮游生物筛网,用来滤取水中的浮 游生物。2草食性鱼类:如草鱼、团头鲂、长

5、春鳊等。它们均摄食大量水草或幼嫩陆草。3杂食性鱼类:如鲤、鲫鱼、鲮鱼、尼罗罗非鱼等。 其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 物性成分。它们除了摄食螺蛳、河蚬、摇蚊幼 虫等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外,也摄食水草、丝 状藻类、水蚤、腐屑等。4肉食性鱼类 在天然水域中,有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为 食的鱼类,如鳜鱼、鳡鱼、红鳍鲌、乌鳢、鳗 鲡、石斑鱼、真鲷、牙鲆等;也有性格温和, 以无脊椎动物为食物的鱼类,如青鱼以螺蚬类 为食,黄颡鱼、江黄颡鱼、鲇鱼、长吻鮠摄食 大量水生昆虫、虾类、小杂鱼和其他底栖动物 。一般来说,除了食鱼的鳜鱼外,其他鱼类对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及等均能驯化,这就 为人工饲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6、一、草鱼的食性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 稚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喜食芜萍、小浮萍、紫 背浮萍,轮叶黑藻等;成鱼喜食苦草、眼子菜、菹 草等。在人工投喂的条件下,草鱼除摄食水生植物 外,它们喜食禾本科、豆科等陆生植物;也喜食人 工饵料,如饼、糠、麸类。在饥饿的情况下,它能 吞入小鱼。草鱼的摄食器官主要是它具有发达的咽喉齿,呈锯齿状,左右咽齿交错相间排列。草类在咽喉 齿与角质垫之间被切割和压磨,成草屑后,进入消 化道。 草鱼虽喜食草类,但它与其它草食性动物 不同, 1、没有一套食草动物专用的消化系统。2、草鱼无胃、肠道也不很长。3、在消化系统中至今还未发现消化纤维素 的酶。 4、草鱼粪

7、便内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植物碎 片。尽管草鱼的摄食量很大(食量可达体重 40%70%),但它仅能消化利用被其咽喉齿和 角质垫所磨碎的植物细胞内的原生质。单从上述现象孤立地分析,很难解释草鱼 单食草类,就有如此快的生长率? 草鱼粪便测定表明:草鱼粪便内的粗蛋白 含量明显下降。其粪便呈绿色,草屑的纤维清 晰可见,其中细胞组织含有的叶绿素十分明显 。草鱼粪便排入水中后,就大量附生细菌、原 生动物、后生动物,其细胞中的叶绿素随即被 破坏,呈黄色,碎屑变成了腐屑。腐屑中收于 包括了大量的菌体蛋白和浮游动物,其粗蛋白 含量反而比草碎和苦草高得多。表1-1-1 草鱼摄食苦草后草粪碎屑 变成腐屑后蛋白质变化试验

8、表明,草鱼能大量摄食腐屑(即草鱼粪便转变成的腐屑),并能正常生长。从局部看,草鱼对草类的利用率很低,但草类从草屑变为腐屑,从大型至小型、从沉性至悬浮 ,经细菌反复多次利用,便把草屑中的能量逐步转 换到鱼体中。草屑在此起基质和培养基的作用,细菌等腐生生物则起能量传递和提高能量利用率的作用。草鱼能反复、多次利用其粪便(腐屑) ,这不仅弥补了草鱼消化系统的缺陷,而且也 为其它草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 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饵料。从理论上阐明了草鱼单食草食就有如此快 的生长,也进一步阐明了草鱼在传统的鱼类养 殖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在混 养中的关系可见: 教材P93页 图 1-2-24

9、:精养鱼池草类在池塘食物链中转换形式。二、青鱼的食性青鱼为肉食性鱼类。具有强壮的咽喉齿,呈臼状,角质垫发达,适于压碎螺、蚬及幼蚌等软体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稚鱼食浮游动物;幼鱼喜食球蚬、小螺蛳、水生昆虫幼体等;成鱼主要摄食软体动物,也摄取虾类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青鱼喜食饼类、糠、麸类蚕蛹等饲料。为青鱼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三、鲢、鳙的食性(一)形态构造鲢、鳙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 有特有的滤食器官。滤食器官由鳃弧骨、腭褶 、鳃耙和鳃上器官(鳃耙管)组成。其中鳃耙是滤取食物的主要器官。有阻挡食物的作用。滤食性鱼类鳃耙的特点是长、多 、密。鲢、鳙鱼的鳃耙在形状、结构及排列上有明显区别。

10、表1-1-2 鲢、鳙鳃耙形态的主要区别鲢、鳙在同一水域中摄取的食物相对不同 ,主要是由于两者的滤食器官形态结构不同之 故。鳙鱼的鳃耙间距约为57m103m,侧 突起间距为33m41m;鲢鱼的鳃耙间距为34m56m,侧突起 间距为11m19m。鲢、鳙鱼的鳃耙象一片滤取浮游生物的筛 绢,但鲢比鳙约密一倍。许多浮游植物的体积 小于57m33m,而大多数浮游动物的体积 则大于103m4lm。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同水一起进入鳙鱼的滤食器官中,大多数的浮游植物通过该器官排出体外,而大多数的浮游动物被滤积在滤食器官中。所以,鳙鱼肠管中的食物组成主要是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个数比值为1:4.5,但两者体

11、积之比则是浮游动物体积较大)。同水一起进入鲢鱼口腔中的浮游动、植物都被滤积在鳃耙沟中。由于一般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个数多于浮游动物,并由于鲢鱼鳃耙更致密,对水流的阻力相应增大,滤水速度较鳙慢,故滤取水中浮游动物的相对数量比鳙小,因此鲢鱼肠管中的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浮游植物个数:浮游动物个数为248:1,体积相比也是浮游植物大)。(二)在养殖条件下的食性1人工投喂的饵料:如粉碎的饼渣类、米糠 、糟类、麦麸等农副产品下脚料。2腐屑:水中存在大量有机碎屑。碎屑上附生 大量微型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 动物等)。因此,碎屑实际上变成了有大量营养价值 高的腐屑。研究表明,在富营养型湖泊中,鲢、

12、鳙鱼 肠内腐屑含量占50%60%;在大量施有机肥料的精养 鱼池中,鲢、鳙鱼肠道内的腐屑含量占80%90%。可 见,由于腐屑食物链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鲢、鳙鱼的产量。 3直接吞食细菌和溶解有机物(DOM): 鲢、鳙鱼不仅吞食大量颗粒状有机碎屑,而且也能吞食细菌和溶解有机物。在富营养的水域中,细菌并不是单个存在的。由于细菌体带负电荷。如水体中含有阳离子,阳离子与细菌之间就会产生“架桥作用”,使单个细菌凝集成絮状物。此外,富营养型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胶体物质(如粘土颗粒、有机酸等)。在弱碱性水域中,粘土颗粒通常带负电荷,可能吸附大量阳离子;由于阳离子容易产生盐基置换反应,粘粒可吸附营养盐类和溶解有机物,产

13、生絮凝作用。粘粒表层吸附大量的营养物质,这就给水中的细菌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并促进了凝聚物中的细菌大量繁殖。这样,细菌的絮凝物就越来越大,最大直径可达200m以上。鲢、鳙鱼的鳃耙完全可滤食。(三)鲢、鳙鱼的消化能力鲢、鳙鱼的消化道结构与其食性相适应,它们的肠道都是细长而盘曲。其中,鲢的肠长为体长的6 倍10倍,鳙的肠长为体长的5倍左右。由于鲢、鳙鱼消化系统中缺乏分解纤维素、果胶质和几丁质的酶,所以摄食具纤维素、果胶质细胞 壁的藻类,以及具有几丁质外壳的浮游动物卵等,都 不易消化而随粪便排出体外。而对浮游植物中的金藻、隐藻、甲藻的一部分、硅藻和部分蓝藻(体表无胶质鞘包裹,如螺旋鱼腥藻、拟鱼腥

14、藻、尖头藻等)都能消化利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凡是细胞原生质通过缝隙或小孔能与外界接触的浮游生物,则其消化液可以接触到细胞的原生质,就能较好地消化利用。(四)关于“食藻鱼”之说由于鲢、鳙大量滤食浮游生物,特别是鲢经滤 食浮游植物为主,因此,有人将鲢鳙称为“食藻鱼”。为此认为:1、在富营养化的水域中,加大鲢、鳙的放养量,可净化水质?2、湖泊网箱饲养鲢、鳙,不会污染水质? 3、富营养湖泊饲养“食藻鱼”,可降低水中藻类密度?这是当前水生生物学家、水产养殖专家在争论的一件大事。 在6070年代,认为鲢、鳙鱼大量摄食浮游 生物,特别是鲢鱼以食浮游植物为主,水中浮游生 物数量减少,使水转清。那么鲢、鳙鱼称

15、其为“食 藻鱼”是正确的?回答是否定的!其原因是:1、从食性分析,鲢、鳙鱼在天然水域除了 滤食浮游生物外,还大量滤食腐屑,因此只能称其 为滤食性鱼类,而不能称其为食藻鱼。2、从水中浮游植物个体大小看,过去采用 显微镜计数,最小只能计算出小球藻大小的藻类, 这些藻类能被鲢鱼滤食。但实际上水中还有大量的微型藻类(30微米以下)并没有去计数。以往采用计数的方法,对这 些微藻(也不知是什么藻)大小,根本无法计数, 这些微藻也不能被鲢鱼所滤食。80年代后,由于浮游植物计数方法测定误差 很大,科学家采用测定藻类叶绿素a 的方法,大大 提高了水中初级生产力测定精确度。通过藻类叶绿 素a 的测定,发现在富营养

16、化的水域中,大量饲养 鲢、鳙鱼后,水体中藻类的叶绿素a 的含量非但没 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水体反而进一步富营养化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者在武汉东湖的 实验表明:东湖浮游生物群落,特别是浮游生物体 型的大小基本上为滤食性鱼类所控制。东湖大量放 养鲢、鳙鱼后,水域生物量表现为:1大型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小型浮游植物 生物量上升。目前在东湖主体湖区中心,小于30m藻类的 叶绿素量占总浮游植物叶绿素a量的92%,90年代藻 类的数量是80年代的7倍;80年代中期以后,大型 蓝藻“水华”的消失可能与鲢鳙密度的持续增加有 关,可是“水华”消失后东湖富营养化程度没有降 低,而是加速发展;2小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数量大幅 度上升,大型浮游动物如枝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