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信社金融基础知识货币政策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696771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农信社金融基础知识货币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江西省农信社金融基础知识货币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江西省农信社金融基础知识货币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江西省农信社金融基础知识货币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江西省农信社金融基础知识货币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农信社金融基础知识货币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农信社金融基础知识货币政策(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货币政 策1欢迎大家2目录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 制和中介指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应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 配合3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 标4一、何谓货币政策1. 当代,讲货币政策,通常指的是中央银 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 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 措施的总和。2. 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 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 策效果。3. 从确定目标,运用工具,到实现预期的 政策效果,还存在着一些作用环节,其 中主要有中介指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5二、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1. 金融业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 、租赁等十分

2、宽泛的领域,在我国, 金融政策是个涵义甚广的概念。2. 货币政策是金融政策中的一部分,并 居于核心的地位。3. 在我国的实务和理论文献中,常常将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两个词混用。6三、我国关于货币政策认识的演变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实际上也 有货币政策这样性质的问题,但在决 策中占不到地位。在特定的时候,如 在20 世纪60年代初,也曾采用纵无 货币政策之名却有货币政策之实的举 措,并有力地促成了物价的回落。2. 1984年底和1985年初,由于物价新一 轮上涨的势头极为强烈,控制货币以 抑制物价和掌握经济关键环节的议论 一时成为非常时尚的声音。73. 1989年下半年,为了压下过高的通货

3、 膨胀率,采用了强力的紧缩货币政策 ;1989年底和1990年,为了阻止经济的 下滑,则曾两度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 。这可以视为最高决策层对货币政策 典型的运用。4.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明确地 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货币政策 也明确地列入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之中 。从那以后,只要提及宏观调控,几 乎没有不提及货币政策的。 8四、货币政策的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1. 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表述有差异。同一 国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在 演变。 2. 在一个国家的特定时期,货币政策有追求 多项目标的,最多的包括经济增长、充分 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有的是 明确突出一个目标:稳定币值

4、(包括稳定 汇率)。后者,称为单目标;前者,称为多目 标。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金融组织对 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 稳定币值。 9五、我国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观点1.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所 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 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稳定”与“ 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2. 中国货币政策应有怎样目标的讨论:强调物价稳定是惟一目标。但同时 有另一种单目标:最大限度的经济稳定增 长。兼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必须 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和经济增长 、稳定物价等诸方面。10六、对“稳定”的诠释:1. 如果只把稳定币值作

5、为绝对惟一的、排他性 的目标,逻辑判断只应是惟一的“零”通货膨 胀率。但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2. 运用实证分析来确定允许的波动幅度,则必 须与成长、就业等目标联系起来才有可能论 证:通货膨胀率不超过怎样的波动幅度是与 较好的成长或就业状态相匹配,等等。换言之,只要给稳定确定一个回旋的空 间,稳定的目标就不可能是绝对惟一、全然 排他的。113. 不论是怎样强调单目标的当局, 在阐述货币政策时,都不会忽视 稳定目标与经济全局的联系。12七、对目标不应作过分机械的论证1. 现代货币政策的实践说明,任何国家,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稳定币 值无论是否有明文的规定都是货币政策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目标

6、。回溯历史,也无不如此。132. 不过,虽都强调稳定币值,但却实际 有不同的方针:力求保持币值的稳 定;维持低通货膨胀率;对高通 货膨胀率无可奈何之下把增长与就业 摆在首位,等等。3. 第三种情况,在当今世界并不罕见; 虽然没有稳住货币,但通常都有反通 货膨胀的纲领。前两种情况是否都可 纳入把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目标的范围 之内。 14八、稳定国内物价与稳定汇率的关系1. “稳定币值”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稳定对内的币值,也即稳定物价 ;稳定对外的币值,也即稳定外汇 汇率。 2. 这两方面的要求并不是总能兼顾的。 因而就有一个结合经济形势,确定如 何选择重点和力求加以协调的问题。 15九、通货膨胀目

7、标制1. 20世纪90年代,有几个国家的货 币政策先后采取了“通货膨胀目 标制”。2. 政策的核心是以未来一段时间 内确定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目标区 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当局则承担 实现确定目标的责任。163. 通货膨胀目标制,增加了货币政策的 透明度;通过向公众解释实现通货膨 胀目标所需的代价和手段,则提高了 货币政策的可信度。4.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长期货币政策目标 。正确预测通货膨胀率的难度较大, 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国家并不排除在 特殊情况下,环绕充分就业和经济增 长等目标,允许短期内偏离长期通货 膨胀目标。对此,中央银行必须做出 解释。17十、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1. 许多人士,有一种相当强烈的

8、见解,要求货币 当局应对资本市场的运行负有干预的责任 应采取利率、信贷等措施,或阻止资产价格下 滑;或防止资本市场过热。2. 对于干预资本市场的主张,货币当局明确持反 对立场。货币当局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控制通 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至于资本市场的走势,不 在他们调控的职责之内。3. 货币当局论辩,为了执行货币政策,绝不是不 关注资本市场的态势,而是不能干预资本市场 的走势。184. 资本市场的态势,作用于货币政策所 要调控的目标的过程,有这样的概括 :195.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货币政策决策的 依据和追求的目标必须是可以把握和 度量的经济过程。如通货膨胀、就业 、经济成长等变量:变动前景虽有不 确

9、定性,但波动范围大体可以预期。 至于资本市场,波动、震荡,变化于 朝夕之间。以之作为政策目标,缺乏 可操作性。6. 至于在非常情况之下,中央银行通常 会毫不迟疑地采取紧急措施,提供充 足的流动性,以保证资本市场不至陷 入崩盘境地。20十一、相机抉择与规则1. 如何处理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最 早的原则是“逆风向”调节的“反周期货币政 策”。这种模式的货币政策是经济趋热,相 应紧缩;经济趋冷,相应扩张。概括称之 为“相机抉择”。2 . 对于反周期货币政策的批评先是来自货币 主义。他们主张货币政策应该遵循固定的 货币增长率的规则。对于这种主张,概括 为“单一规则”,或简称为“规则”,以区别 于

10、“相机抉择”。213. 尔后,是理性预期学派的批评。该派认为, 公众依据预期,采取相应行动,会使政策不 能实现预定的目标。这就是有名的政策无效 命题。4. 现在, “相机抉择”与“规则” 概念已经演进 :对“相机抉择”,现在肯定货币当局有必 要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相机调节自己的政策 措施,但要求这样的“相机抉择”应有“规则” ;今天讲“规则”也非单一的固定货币增长 率规则,而是要求在方方面面的决策中均应 遵循规则包括“相机抉择”的“规则”。225. 例如,通货膨胀目标制:它承认有 一个由当前条件所决定的基本通货 膨胀率,应按规则控制货币供给; 同时承认有诸多外在的引发通货膨 胀的因素,因而需要采

11、取相机抉择 的对策。6. “泰勒规则” 可用来说明“规则”的含 义。 23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传导机制和中介指 标 24一、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政策工具1. 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 业务等工具,属于传统的、一般性 的货币政策工具。特点:经常使用;且都属于对货 币总量的调节,能对整个经济运行 发生影响。252. 存款准备制度,始于英国,以法律形 式出现则始于1913年美国的联邦储备 法。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 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准备金工具 的运用呈弱化之势。准备金率普遍极 低,有些国家则取消了法定准备金制 度。法定存款准备率通常被认为是最 猛

12、烈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也不尽 然。263. 再贴现工具,现在实际是泛指中央银 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和 各种贷款利率的调整。各国的主导利 率,不尽相同。这一政策的作用,除影响商业银 行的融资成本和超额准备率之外,更 反映为告示效应。 4. 公开市场业务有明显的优越性。然而,要使之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必须具备全国性的金融市场;作为 交易对象的债券等金融工具必须有足 够的规模。27(二)选择性政策工具1. 选择性政策工具是指可选择地对某 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 的措施。2. 其中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 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 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28(三)直接信用

13、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1.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 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 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 比率和直接干预等。2. 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 、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 用创造。29(四)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和选择问题1. 中央银行使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 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取决于不同时期的经 济及金融环境等客观条件,并无一成不变 的固定模式。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也必 须立足于中国实际,而不能生搬硬套。2. 中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现在已大体与 市场经济国家相同。303. 信用贷款

14、,习惯一直叫做再贷款,实际是指 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 贷款。再贷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中占有 最大的比重,是我国基础货币吞吐的主要渠 道和调节贷款流向的重要手段。1994年以来 ,伴随外汇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中的比重大 幅上升,再贷款的比重开始下降。同时,伴 随着深化改革,更多地发挥其他政策工具的 作用成为既定方向。4. 除上述工具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采取优惠利 率政策、专项贷款、利息补贴和特种存款等 工具。 31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早期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理论1. 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 并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 标,就是货币

15、政策的传导机制 。322.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其最初思路可以归结为:在这个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333. 这个模型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只 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 响,而没有能反映它们之间循环往复 的作用。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 的相互作用,遂有进一步分析:一般 均衡分析。4. 但不论有何进展,凯恩斯学派传导 机制理论的特点是对利息这一环节的 特别重视。34(二)托宾的q 理论1. 以托宾为首的经济学家沿着一般均衡分析的 思路,把资产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 沟通货币、金融机构一方与实体经济一方 之间的联系,并不是货

16、币数量或利率,而 是资产价格以及利率结构等因素。2. 传导的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 接影响资产价格 PE ;资产价格,主要是股 票价格,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它 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值q,将影响投资行为 。过程可以表示为:35(三)早期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1. 货币学派认为,在传导机制中起重要 作用的不是利率;具有直接效果的是 货币供应。MEIY2. 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 如增大,由于货币需求并不会因外生 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愿意持有的 货币必然使支出增加:或投资于金融 资产,或投资于非金融资产,直至人 力资本的投资。支出,导致资产结构 调整,并最终引起 Y 的变动。36(四)信贷传导机制理论1.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强调信贷传导有其独立 性,不能由类如利率传导、货币数量传导 的分析所代替。该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紧 缩效应。 2. 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银行贷款不能全 然由其他融资形式,如有价证券发行所替 代。如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他们的融资 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因而,通 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