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第三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695855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84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侵权法——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侵权法——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侵权法——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侵权法——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侵权法——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侵权法——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侵权法——第三章(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 归责事由与归责原则归责归责 与归责归责 事由过错责过错责 任原则则过错过错 推定责责任12345无过错责过错责 任公平责责任l1、过错责任原则l2、过错推定责任l3、无过错责任l4、公平责任重点1归责归责归责归责 与与与与归责归责归责归责 事由事由事由事由l一、归责与归责事由的含义l(一)归责:归咎或追究侵权赔偿责任,即决定 由谁来对损害依法律上的价值判断而承担责任。l(二)归责事由:追究侵权赔偿责任的理由或者 说是对那些能够使已发生的损害由何人承担的法 律原因。l享受权益者自担损害”良好的政策应当让损害停留在其所发生之 处,除非有特别干预的理由存在。而最常 见的此类理由就是,被指控

2、之人具有可归 责性。霍姆斯二、损害承担的基本原理l(一)主观归责:也称“意思归责”,即 依据行为人有无过错,确定其是否应当就 所造成之损害负赔偿义务(责任)。l(二)客观归责:指基于社会本位的思考 ,依据社会秩序之一般客观需要,对参与 社会活动之个别人格,科以责任负担之原 理。包括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三、归责事由的类型l一、过错责任原则的含义l指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任何人在且仅在过 错(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 才应当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l 侵权行为法第六条第一款 行为人因 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 任。2过错责过错责过错责过错责 任原任原任原任原则则则则l(一)过错是使

3、得侵权人承担责任的唯一 归责事由。l(二)数人因共同故意造成他人损害时, 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l(三)过错责任原则不仅意味着加害人要 因为其过错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负责,也 意味着受害人要因自己的过错给自己造成 的损失负责。l(一)充分保障了个人自由,扩张了人类 活动的空间l(二)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促进了社会 进步。l(三)扩大了侵权行为法的适用范围,有 利于保护受害人。二、功能l一、含义l在损害发生后,基于某种客观事实或条件 而推定行为人具有过错,如果行为人不能 推翻该过错之推定即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则须承担侵权责任。l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二款l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 不能证明自

4、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 责任。3过错过错过错过错 推定推定推定推定责责责责任任任任l(一)过错推定属于可以推翻的法律上的 事实推定。l过错推定意味着法律直接依据某些事实的 存在而推认被告存在过错这一事实。但是 被告可以通过提出证据推翻法律上对其存 在过错的推定。l例:甲到乙家做客,在阳台抽烟时将阳台 上的一盆花碰掉下去,将路人丙砸伤。二、特征l(二)过错推定会发生举证责任倒置的效 果。l在过错推定的情况下,受害人仅需要证明 加害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过错已 经由实体法之规定被推定存在了。l(三)过错推定应由法律加以规定。l所谓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l1

5、、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人身 损害的,推定教育机构具有过错(侵权责 任法第38条);l2、非法占有的高度危险物致害时,所有 人、管理人与非法占有人之间的连带责 任。 (侵权责任法第75条)三、适用范围l3、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推定动 物园具有过错(侵权责任法第81条);l4、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 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 推定其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具有过 错(85条)l5、堆放的物品倒塌致人损害的,推定堆放 人具有过错(侵权责任法第88条);l6、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推定林木的所有 人或者管理人具有过错(侵权责任法第 90条);l7、道旁施工致人损

6、害的,推定施工人具有 过错(侵权责任法第91条)。l一、含义与类型l(一)含义: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 下,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 准,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 不问其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的归责事由。l侵权责任法第七条 行为人损害他人 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 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3无无无无过错责过错责过错责过错责 任任任任l(二)类型l1、危险:即归责事由是危险,此类责任称 之为“危险责任”,指特定企业、特定装 置、特定物品之所有人或持有人,在一定 条件下,不问其有无过失,对于因企业、 装置、物品本身所具有危害而生之损害, 应负赔偿责

7、任。l根本思想:对不幸损害的合理分配l1)产品责任(5章)l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l3)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6章)l4)环境污染责任(8章)l5)高度危险责任(9章)l6)饲养动物损害责任(10章)l7)建筑物等倒塌致害责任(85条)包括l2、控制力:即因为某人对于他人基于特定 关系而具有控制力,因此需要承担损害赔 偿责任。l包括:1)监护责任(32条)l 2)用人单位责任(34条1款)l 3)接受劳务提供者的责任(35条1 句)l(一)无过错责任不以侵权人的过错为责任 成立要件,但过错并非没有任何意义:l1、在某些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中,侵 权人有无特定类型之过错会直接决定其应否

8、承 担惩罚性赔偿责任。l2、如果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中,侵权 人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而受害人对损害 的发生只是存在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责 任。(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条第1款)二、无过错责任的特征:l(二)无过错责任中的减责与免责事由有 特定要求l1、无过错责任中的减责与免责事由的种类 少于过错责任。l2、危险责任程度不同的危险责任,法律规 定的减责和免责的事由也有差异。l(三)无过错责任有强制责任保险或最高 额赔偿限额等配套制度。理由:l1、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侵权人的 损害赔偿责任很容易成立。l2、在有最高额赔偿限额的情况下,负担危 险责任之人可以预算其所负担的危险责任 ,从

9、而依据其经济能力,评估风险与收益 ,确定是否从事此项危险活动。l(四)仅限于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l1、作为一种加重责任,只有在法律明确规 定的情形下,才能采用无过错责任归责。l2、受害人不能仅仅依照侵权责任法第 7条作为起诉的法律依据,否则,法院应当 判决驳回起诉(属于起诉无理由)。l一、含义l指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无过错且法律又 未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法院依 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受害人的损害,双 方的财产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的基础上, 决定由加害人与受害人双方对该损害加以 分担。4公平公平公平公平责责责责任任任任l(一)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因 而不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l(二)不

10、属于法律规定的应当适用无过错 责任原则的情形,因而不能适用无过错责 任原则。l(三)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 系。l(四)不适用公平责任将导致显失公平的 后果。二、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条件l(一)损害事实。l1、限于财产损害,而且限于直接损失,不 包括(利润损失、未来利益损失)等间接损 失。l2、损害严重,如果损害轻微,完全可以由 受害人自己承担,无需采用公平责任原则 予以救济。三、公平责任的承担考虑的因素l(二)经济状况。l1、经济状况经济收入、必要的经济支出和 应对家庭和社会所承担的经济负担。l2、应同时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双方的经 济状况予以对比,而不是与一般人的经济 状况予以比较。l

11、(一)一般规定:l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 受害人和行 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l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 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l(民通意见157条)四、模式:一般规定+具体列举l1、侵权责任法23条l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 因防止、制止 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 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 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 给予适当补偿。(二)对侵权责任法中的具体 列举的理解l1)构成要件:l(1)受害人从事了见义勇为行为。l(2)见义勇为行为和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 具有因果

12、关系。l(3)受害人的损害不能从侵害人那里获得 充足的补偿。包括几种情况:lA.没有侵害人,如在抢险救灾中为了抢救 他人的财产而被坍塌的房屋砸伤;lB.不能确定侵害人,如为制止犯罪遭受伤 害,未能查获犯罪行为人lC.侵害人没有足够的赔偿能力或者完全没 有赔偿能力;lD.侵害人没有过错或者具有其他合法的抗 辩事由,使得其免除责任。l4)受益人因见义勇为而受益。受益可以是 财产利益,也可以是人身利益。l(1)如果有侵权人的,由侵权人赔偿;l(2)没有侵权人,或者侵权人逃逸、无力 承担责任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的补 偿。l例1:甲下夜班回家途中,发现有人抢劫工 友乙女,甲对乙暗恋已久,于是义无反顾

13、地上前制止,抢劫者因此抢劫未遂,于逃 窜前用刀将甲刺成重伤。2)顺序填补l真题1997-2-57(多选)甲见乙要挥锹打 丙,上前制止。乙挥锹打伤甲,对甲所受的损 害应由谁承担责任?l A.由乙承担民事责任l B.由丙承担民事责任l C.如果乙无力承担,由甲自己承担 l D.如果乙无力承担,由丙给予适当补偿练习l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 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没有过错 的,适用公平责任,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 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l主要包括下列情形:l(1)因突发心脏病、癫痫等疾病而失去知 觉,致人损害的;l(2)梦游中致人损害的;l(3)身体被强制,没有行动自由的。2、侵权责任

14、法第33条l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 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具有过错的,适用 过错责任,由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 品或者精神药品以至于对自己的行为暂时 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其主观上为有过 错。l例1:小S患有梦游症,但自己并不知情, 某夜,小S在睡梦中梦游,侵入邻居大S家 中,将大S打伤。l2、小S患有梦游症,曾数次于睡梦中侵入 他人家中伤人。某夜,小S在睡梦中梦游, 侵入邻居大S家中,将大S打伤。 3、侵权责任法第87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的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 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 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

15、害的 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l1)适用条件:l(1)建筑物的专有部分坠落或者从建筑物 的专有部分抛掷物品致人损害;l(2)但不能确定是由哪一个专有部分抛出 或者坠落的;也不能确定是由哪些专有部分 抛出或者坠落的(如能确定是是由哪些专有 部分抛出或者坠落,则应按照共同危险行 为处理);l(3)存在可能的加害人。l2)责任承担:l由可能的加害人予以适当补偿。确定“可能的加害 人”,主要根据被告占有的房屋与损害发生地的空 间位置来确定,主要考虑三个方面:l(1)距离,损害发生地距离被告的房屋遥远的, 一般无造成损害的可能性;l(2)高度,原则上被告的房屋必须高于损害发生 的地点。一般而言,一楼的住

16、户不属于可能的加害 人l(3)角度,比如,如果受害人于某建筑物 的北面被坠落物伤害,则该建筑物南面的 住户一般不可能是加害人。l3)免责事由: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房 屋占有人不承担公平责任。但实行举证责 任倒置,主张免责的房屋占有人须承担举 证责任。l真题2003-3-48(多选)李某患有癫痫 病。一日李某骑车行走时突然犯病,将一在路 边玩耍的6岁儿童撞伤,用去医疗费200元。 该案责任应如何承担?l A.李某致害,应当赔偿全部损失l B.双方都无过错,应分担责任l C.儿童家长未尽到监护责任,应由其承 担损失 l D.应根据双方经济状况分担损失练习4、自然原因引起危险时,紧急避险人对受 害人的补偿。(31条第二句)。l民法通则l1、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人 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侵害时,受益人 的适当补偿责任。(109条)l2、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财产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