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691476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10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9、10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9、10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9、10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9、10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10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10章失业与通货膨胀(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一节、失业与自然失业率一、失业与充分就业1、失业: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 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具有劳动能力 )都是失业。 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 岁,女54岁。一、失业与充分就业2、充分就业:指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 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一、失业与充分就业年龄在16岁以上的人口中包括就业者、失 业者和不属于劳动力的人。其中就业者就是有职业的人,失业者就是没 有职业正在寻找职业的人,而没有职业而不寻 找职业的人不属于劳动力,如退休的老年人,

2、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有能力但不寻找工作的人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就业者+失业者) =失业者人数/劳动力 因此充分就业状态下可能存在失业(自愿失业)假设某国总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 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失业率为: A.17% B.34% C.25%二、失业的分类与原因1、摩擦性失业: 由于工人找到最适于自己嗜好与技能的工作需要时 间而引起的失业。(正处于从一个工作到另外一个工 作过渡所产生的失业。)包括: (1)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2)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 。 (3)不满意现在的工作,离职寻

3、找更理想工作所造 成的失业。二、失业的分类与原因2、结构性失业由于劳动力供求结构变动而引起的失业。劳动力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 的失业。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二、失业的分类与原因3、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4、周期性失业 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指由于劳动力需求下降所导致的失业。 凯恩斯称为非自愿失业。 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 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称周期性失业。二、失业的分类与原因 除了自然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外,还存在着隐蔽性的 失业。 隐蔽性失业: 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 ,即有职无工的人。 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数

4、而产量仍没有下降时,就存 在着隐蔽性失业。二、失业的分类与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技术性失业(技术进步所引起 的失业。设备代替工人。 )除第4种失业之外的失业都属于自然失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的充分就业也就是围绕周 期性失业来制定的。对付需求不足的失业,应该采取财政政策或 货币政策。三、自然失业率经济学中,充分就业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 业时的就业状态。 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或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 。即只有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 业等失业时的失业率。 一般认为失业率在4%6%之间是正常的 。自然失业的原因1、寻找工作与失业保障 2制定的工资水平高于均衡工资,

5、使得劳动 力供给大于需求,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而失业 。 (1)最低工资法 (2)工会 (3)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 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四、失业的损失个人收入、生活水平下 降; 影响社会稳定,增加政 府福利支出; 国民收入减少。 等等。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 奥肯(ArtherOKun), 在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 分析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 系时发现, 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率就降低3个 百分点。 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2 个百分点或者2.5个百分点 。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 在实践中,通货指现金纸币和铸币,即流通于社 会上的货币。 一、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

6、上升。 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 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 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数 量而引起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的上涨。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1)消费物价指数 CPI:Comsumer Price Index(零售物价指数) 生活费用指数IOL Cost-of-living Index 消费物价指数(CPI): 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 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 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 选取一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 商品或劳务,比较其在不同时 期购买所花费的支出。(2)批发零售物价指数 u零售物价指数RPI uRetail Sales Index (3

7、)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 IPD GDP Implicit Price Deflator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一般价格总水平通常物价指数加以衡量。物价指数是表示某些商品的价格由一个时期 到另一个时期的变动适度。依据选取的商品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物价指 数可以有多种。如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 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的程度通 常用通货膨胀率加以 衡量。 通货膨胀率:从一 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 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 比。 如以CPI为例,2003年 按2002年测算的物价指数 为120,而2004年的物价 指数为180,则2004的通 货膨胀率为50%通货膨胀的分类与原因爬行(温和

8、)的通货膨胀 10%超速或超级(恶性)的通货膨胀 100%受抑制(隐蔽)的通货膨胀 ,政府采取价 格管制与配给。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 。PYASADfAD0AD1YfP0P1总供给的增加并不能迅速满足总需求的 增加AD0AD1,Y0Y1 , P0P1。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无 法再增加。原因 私人投资增加 政府购买增加 货币供给量增加YASAD0AD1YfP0P1Y0Y1P(2)成本推动 成本增加 AS0AS1 P0P1。PYAS0AS1P0P1工资成本推动:个别部门工资增加导致整个社会工资 水平上升。工资与物价互相推动,形 成通货膨胀。 利润推动:厂

9、商垄断利润推动产品销售价格上升 。 进口成本推动: l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 胀。如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成本增加,使总供给在高于以前的价格 水平,达到以前同样的产量水平。(3)供求混合推进 (AD 和AS) AD0 AD1,E0 E1,P0 P1。 AS0 AS1,E1 E2,P1 P2。PYAS0AD0E0P0AD1E1P1AS1 E2P2 总需求 物价 工资 成本 总供给 物价 。通货膨胀的原因(4)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对某些部 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 。 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 非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过剩,但

10、由于攀比行为 ,资源尤其是工资价格同样上升。 两部门成本增加产生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期间,需求、成本以及结构这三种因素 同时起作用。(5)预期的通货膨胀与未预期的通货膨胀 如果通货膨胀突发,人们无法完全预测到; 劳动力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小于物价的上升,劳 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扩大就业,产量增加 。 如果通货膨胀可被预期到;就会要求增加货 币工资;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需求曲线同 幅移动,就业没有改善,产量不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原因三、货币制度与通货膨胀1、货币及其职能货币是指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 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货币在经济中有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 价单位和价值储藏。三、货币制

11、度与通货膨胀 2、货币价值与通货膨胀 当流通中货币增多时,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即 通货膨胀;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货币价值下降。3、通货膨胀税 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筹集的收入。 其实是由于政府增发货币,导致货币贬值,而引 发的一种效应。它并不是真正的税。三、货币制度与通货膨胀4、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一对 一的调整。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四、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有利论: 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 发展,不可缺少。 有利于雇主,可刺激投资; 通货膨胀税,政府增收; 加剧不平等,富人的边际储 蓄倾向大,可增加储蓄。有害论认为:通货膨胀政策是 饮鸩止渴。 扭曲价格机制;资源

12、配置效 率降低预期利润率降低,不 利于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破坏经济秩序,效率低下; 紧缩政策抑制经济发展;使 政府增加了治理通货膨胀的压 力,削弱经济活力 货币贬值不利于经济交往。 加大了经济核算的困难。n“货币幻觉”,在通货膨胀时,仍以为 币值是稳定的。 n信息比较灵通的企业家和银行家, 按原来比较廉价的价格买进劳动力和 生产资料,扩大就业和生产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再分配效应 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累进所得税); 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债务人获利,对于储蓄者不利; 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u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 人; u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

13、工人; u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 期的情况下,将有利 于: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工人 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2)产出效应 短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刺激就 业,成本推进的通贷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 、减少就业。 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通货膨胀的成本(代价)1、菜单成本 改变价格的成本。订价单的改变等 2、形成对收入的再分配。 3、不确定性增加 4、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5、对付通货膨胀的资源增加。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 格总水平不断普遍下降。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

14、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 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的。 物价连续下跌,另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 量连续下降。 实质:通货紧缩是“伴随物价下跌而出现的 经济衰退”。联系实际谈谈通货膨胀对经济 的影响。1980 1999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RPI)增长率年 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RPI 6.0 2.4 1.9 1.5 2.8 8.8 6.0 7.3 18.5 17.8年 份 1990 1991 199

15、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88 1999RPI 2.1 3.9 8.6 13.2 21.7 14.8 6.1 0.8 -2.0 -2.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1980通胀高峰(6%) 高额的财政赤字。1980年 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 增长率1980年为22.6%。(2)1985通胀高峰(8.8%) 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 贷款余额增长率1985年为 23.9%。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 增长率1985年为19.8%。(3)1988通胀高峰(18.5%) 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 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 增长了31.8%。 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 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 膨胀。(4)1994通胀高峰(21.7%) 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 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 增长了43.2%。 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 放。社会投资增长率1993年为 12.1%。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凯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