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670392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 实务与技巧 (一)北京劳科信息咨询中心 2006年11月n 目 录n一、劳务派遣与风险规避n二、我国劳动关系最新政策与立法通报n三、劳动合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采取哪些手段防 n 范劳动争议发生?n 1、劳动合同的订立技巧和履行中的风险控制n 2、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时如何做到程序合n 法?遇到的疑难问题解答?n 3、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问题四、劳动争议处理法律适用、纠纷调处和典型案例分析。n一、劳务派遣与风险规避n (一)劳务派遣或者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存在的问题。n 1、定义:利用外界资源,将企业中与人力资源相关 的工作与管理

2、责任,部分或者全部转由专业服务机构承担 。n 2、现状与发展趋势:劳务派遣最早源于美国,成长 于日本及欧洲,之所以风靡全球,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中 的非核心业务,如招聘、社保办理、劳动关系、劳动争议 处理等进行外包,已经形成了一种潮流。n 我国的劳务派遣始于1979年11月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 务公司向日本驻华代表处派遣中方雇员,现在电信、银行 、电力、铁路、建筑等行业大量使用派遣工,劳务派遣人员300万左右,潜力可达1000万,势头迅猛。 n 3、特点:以流动性为主、稳定性为辅的合同制度; 不是以专门的技术人员为主,而是以普通的操作工为主;n 4、发展趋势: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排除派遣公 司将

3、来外派CEO一类的高级管理人员;n 高校也关注人力资源外包,通过派遣尽快解决学生的 就业问题,将成为学校的主业,一是解决学生就业;二是 扩大学校财源。n 5、劳务派遣的运行模式:(1)公益性劳务派遣:依 托原企业、或者学校的就业组织,为本企业服务,实现灵 活就业。(2)成建制的派遣:建筑企业的农民工派遣。 (3)专业化的劳务派遣:保安、翻译、清洁等。(4)专 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针对高端人力资源需求客户,为客 户单位提供外包服务。(委托中介公司办理) n 6、存在的问题:n (1)劳务派遣没有法律限定;n 派遣的行业和职业没有任何限制;导致传统产业普遍 使用派遣劳动者。n 派遣的时间上没有限制

4、;导致有的职工终身处于派遣 状态; “劳动关系劳务化”;加剧劳动关系短期化;n (2)法律责任不明确 ;n 存在着两个层次的雇主,没有明确的全面的约定; n 用人单位的责权问题,派遣企业的责权问题;n 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问题;n (3)劳动者是否遵守派出单位的制度?n 同工不同酬问题(某油田职工冲突问题),心里不平 衡问题;n 缺乏归属感个认同感;降低了职工的忠诚度,损害 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n (4)范围已扩大到核心、主业、常年性岗位,回到 了临时工制度;n (5)企业逃避社会责任;滥用劳务派遣;规避工伤 保险风险; n (6)终止劳动合同的问题;n 7、当前关于劳务派遣作用学者和企业的争议

5、点:n (1)是促进就业还是减少了就业;(超时加班,只 与核心员工签订劳动合同)n (2)普遍使用派遣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国家的竞争 力;(减少培训、削弱竞争力、凝聚力、向心力)n (3)我国对劳务派遣严加限制是否违背了国际潮流 ;(日本以无固定期限占87%,严格限制有固定期限)n (二)如何利用劳务派遣降低管理成本(优点是什么 ?)、规避劳动争议风险。n 1、劳动者是派遣公司的员工,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这与劳务中介、劳务代理不同;n 2、派遣公司只从事劳务派遣业务,不承包项目,这 与劳务承包不同;n 是有组织、有法人资格的“包工头”。n 3、大多数劳务派遣合同是一年一签;n 4、避免工资总额与

6、企业效益挂钩,派遣用工费用不 用进入工资总额。(用工形式) n (三)派遣企业的资格审核、交接风险控制和服务质 量监督。n 1、派遣的资格审核问题;n 2、企业管理好劳务合同;n 3、明确三方的法律关系;n 4、确定三方的权利和义务;n (劳务关系中加班费应该参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n 5、约束三方的行为;n 6、服务质量监督问题。n (四)派遣人员的工伤保险、劳动争议风险防范应采 取的对策措施?n 案例:n 1、北京某电脑公司劳务派遣纠纷案;n 2、北京某三个物业管理公司保安烧伤、制止燃放爆竹 、救助落水者案例;n 3、南京某商场人员意外伤害案例;n 4、某女工到保洁公司劳务派遣受伤案例。 n

7、 (五)劳务派遣的立法通报、如何规范问题 ;n n 2、如何规范问题 n (1)“一仆二主”,是“一重”还是“多重”劳动关系;n (2)严格限制派遣机构资质;n (3)为防止中间欺诈应对合同形式做出严格规则;n (三个主体签一个合同,不可克扣工资)n (4)严格限制派遣行业、职业和工种;n (5)严格规范派遣时间;n (6)关注派遣劳动者平等权和其他权益保护。n (六)大学生求职难分析与对策?n 1、存在的问题:年底大量大学生集中找工作,招聘 单位工作经验优先的苛刻条件,求职愈发困难。n 2、对策:n (1)对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没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 认识,就业观念陈旧保守;n (2)自我认知和

8、职业定位不清,缺少系统的指导。n (3)大学生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很难满足企业用工要 求;n (4)缺少就业指导和求职面试技巧的辅导。n二、我国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最 新政策与立法通报n (一)最新劳动关系认定政策解读;n (资料第126页)n (二)劳动合同法立法情况通报;n (三)劳动争议处理立法将做出重大修改;n 可能会在劳动争议仲裁终局或者或裁或审这样的体制 中进行选择。n三、劳动合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 采取哪些手段防范劳动争议发生?n 1、劳动合同的订立技巧和履行中的风险控制:n (一)如何制订劳动合同文本、难点和突出问题在哪 里?文本范例讲解;n 1、 劳动合同的条款;n

9、(1)必备条款n 一、劳动合同期限;(无固定期限合同风险问题)n 二、工作内容;n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n 四、劳动报酬。 n (2)协商约定的条款n 一、试用期;n 二、培训;n 三、竟业限制;n 四、福利待遇和补充保险;n 五、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等(保守商业秘密保护、服 务期限、辞职权限限制、违约金,变更工作岗位、违约责 任等)。n (对劳动者分层管理,经理、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 员等“强势劳工”)n 2、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n 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 务。n 3、制订劳动合同文本难点和突出问题在哪里?如何 制定?n案例:某大型企业劳动合同文本范例讲解;n (二

10、)如何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n 1、符合有关规定,不能违反公平原则;n 2、国家没有对那些方面可以约定违约责任做出规定 ,根据双方的需要和协商;n 3、一般情况下,单位要求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责任比 劳动者多,主要涉及培训费、商业秘密、竟业限制、岗位 变化、工资、福利分房等。(后面专门讲解)n案例:某银行实行货币化补贴时与职工发生纠纷。n (三)如何化解签订“岗位聘任协议书”风险? 企业规 章制度要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吗? n 1、如何化解签订“岗位聘任协议书”风险?(企业有 权根据经营变化,调整其工作岗位。不能滥用)n 案例:北京某企业文员变保姆,究竟谁违约?n 2、企业规章制度要作为劳动合同

11、的附件吗? n 企业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存在的主要问题n (1)部分企业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的现象比较严重;n (2)部分企业的规定违背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 ;n (3)部分企业在制订和执行劳动规章制度存在较为突 出的随意性;(4)部分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片面强化劳动者的义务 。n 企业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原则n (1)政策依据是劳动法第89条规定;n (2)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不得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 抵触;n案例:1、四川某航空企业的除名时间;n 2、某外资企业30天医疗期纠纷;n 3、某企业员工手册规定,若一年请事假超过25天者, 次年将不再享受有薪年假;n 企业建立劳动规章的具体程序:n 1

12、)职工参与的基本原则:n (1)凡是建立职代会制度的,应经职代会审议通过 ;n (2)没有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或在职代会闭会期间的 ,应经征得工会的同意;n (3)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应当征得超过半数职 工所推举的职工代表同意,或者交给超过半数职工群众讨 论,并吸收其意见。n 2)报送审查和备案制度:n 根据劳动部关于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备案 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7338号)规定,企业劳动规 章制度要向劳动行政部门备案。n 3)正式公示方法:n 企业由其法人代表签署,并加盖公章后以正式文件公 布。n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n 1)政策依据: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 律若干

13、问题的解释第19条的规定;劳动法第4条的 规定。n 2)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遵守 的规则;n 3)作为劳动合同附件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合法有效 ,将作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裁决案件的依据 。n 4)劳动合同与该用人单位的规章有关内容不一致的 ,按有利于劳动者的规定执行。 n 企业规章制度要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吗?n案例:年终奖与企业裁员、职工跳槽的风险防范。n (四)试用期约定技巧 n 1、试用期的概念:n 由劳动部规定。是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 合同时约定的一种考核期限,是随着劳动法的实施而 产生的。n 2、目前的现状:(1)从案件发生分析:职工在试用期内诉用人单位的 劳动争议案件有快速增长的趋势;(2)从裁决结果分析:职工胜诉案件占45.4%;用人单位胜诉案件占20.3%;双方各有胜诉案件占34.3%;n 3、试用期内容易引发劳动争议的情形:(1)双方当事人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没有签订 试用期合同。当用人单位发现职工不称职时,随意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发生工伤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