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合唱团的训练与管理高校学生合唱团的训练与管理【摘 要】高校艺术文化建设,近年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板块,其中大学 生合唱团又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以往涉及学生合唱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语境中,将高校合唱团作为其中的一个板块,进行了简单介绍二是将 高校合唱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 和实践经验总结三是对某一高校的合唱团作为案例,从制度文化、校园文化、人员构成、 成因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诚然,高校艺术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功不可没,但我们不能局限在其理论价值和实 际效果中合唱团作为学生群体构成的重要单元,不仅要做到“能唱”,更要注重其如何才 能“唱好”的理论研究中本文以高校合唱团的训练与管理着眼,从实战经验入手,以华西 口腔医学院的合唱团为例,对合唱团基本的训练方法、管理方式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为我 们今后更好的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夯实基础,结合目前大学生日常行为特点,为高校合唱团 的管理模式探索新方式 【关键词】学生合唱团;高效训练;管理 从对学校大学生艺术团指导老师的人员结构中了解到,目前各学院合唱团的指导为 专职老师很少,一般的指导老师为兼职老师,甚至有的队伍没有指导老师,只凭着有这方 面艺术特长师哥师姐带师弟师妹的“传帮带”现象,这样排练出来的作品的艺术水平不高。
高校的院级合唱团大都属于业余合唱团,队员普遍不懂唱歌技巧、声部不整齐,而 且大部分同学没学过声乐相关理论课程,因而合唱指导老师显得至关重要 一、形体的训练 良好的姿势是学习合唱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歌唱技能的基础要让合唱团员的声音 听上去和谐统一,首先就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排练姿势让身体保持直立, 为了达到歌 唱状态的气息,在发声时,应该考虑起音的音高、强弱随时调整呼吸,要有意的去控制呼 吸量开始训练时要注意力集中、保持身心的平静,让气体从鼻腔中慢慢吸入,感觉气体 从上往下缓缓的进入体内到达腹部吸满后将这种状态稍稍停留片刻,用平缓又轻柔“嘶” 或者“嘟”音有控制性呼出指导老师在队员们训练的同时,要仔细去听,感受队员们集体 的气流是否平稳,要仔细去看,腹部和肺部是否扩张这样由浅入深反复的练习,让学生 感受呼吸的感觉,最后掌握各种强弱缓慢的气息运用 三、声音的训练 音色的训练歌唱者受发声方法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因为合唱团拥有众多队员, 所以会产生多种发声方法,发音的位置有高有低、有前有后;口型上也有横张口和竖张口 的差别,非声乐专业的多数学生声音会有抖动,综上所述导致音色未能统一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将合唱团的发声方法进行统一。
直声训练比较容易形成统一有共性的 声音,通过专业的训练会将合唱团整体的音色,音质调整成干净、清透、规范的声音,更 容易让队员们在集体练声时感受各个声部之间的音程、和声色彩的搭配是否协调练声时 可以采用以“啊”母音等发音定一个音高进行高位置拖长直声训练,口型要求竖张,在这个 基础上加入强、弱音、跳音和音阶的训练,从而让起音的强弱,声音的连断,音质的刚柔, 达到整齐统一与流畅练声后期可以加入歌曲片段稍加改编进行练习,让这些非声乐专业 的队员们把基础的歌唱技巧练习好,并锻炼歌唱技巧,将这些技巧运用到歌曲的演绎中提 高排练的效率达到良好的排练效果 四、共鸣的训练 在合唱时,要让声音达到统一,获得良好的音质,好听的音色,共鸣训练是非常重 要的训练时要求口腔自然的打开,将笑肌提起来,把上颚抬起来下颚自然放下稍微往回 收一点,通过口腔共鸣腔体的扩大,再向头腔和胸腔扩展用“Yi” “Wu”母音等音以高位置 弱起音(弱而不虚)的形式寻找头腔的位置并对此加以巩固,熟练之后慢慢的加大音量 训练时气息要下沉,同时声音不能 “白”、不能“喊”最终灵活自如的调整共鸣,满足歌曲 中需要的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量,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
五、选择适合团队的合唱作品 作为非声乐专业的学生合唱团,为了培养队员们的兴趣需要选取一些适合他们演唱 的曲目,让他们想唱歌并且热爱合唱艺术适合队员们的演唱作品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这样不仅提升了队员们的表演兴趣和信心,同时也可以促进团体的演唱技巧水平和表演水 平初级训练时由浅入深的选歌方式在合唱团最初训练时,非声乐专业的队员们对唱歌的 技巧和歌曲的处理能力都比较薄弱,很难完成较大的音乐作品,这时,我们歌曲的选择上 就要偏重于跨度和音域上简单的歌曲例如《送别》 《茉莉花》等随着队员们演唱技巧的 日渐成熟,我们可以慢慢选择加大歌曲的难度比赛及表演的曲目选择当合唱团参加学校 合唱比赛等大型活动时,所选的曲目最好是观众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作品,例如:《天 路》 《四渡赤水出奇兵》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这些观众引起共鸣的歌曲,可以很快的让大家接受,演出的气氛和效果也会好很多 但是也应该按照完成作品的能力来选择,不能一味的追求难度大的作品比赛时评委不可 能只看歌曲的大小、难易程度,最关键的还是对作品的驾驭能力,演绎的是否完整,表现 力是否到位 六、音准和节奏的训练 非声乐专业的学生们音乐基础较差,大多数人不识谱,在节奏和音准的方面呈现弱 势。
在歌曲中遇到节奏较快,或者音高跨度较大的地方就唱的不整齐所以唱歌前必须学 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掌握了识谱能力、音准概念、节奏类型,能够准确的运用 到歌唱当中才能继续进行歌曲的学习还要让队员们了解指挥各种手势的含义,做到“一切 行动听指挥”每次学习新歌的时候,要四个声部分开学习,增强各个声部的精准度,练习 熟练后再进行合练要将歌曲中节奏复杂、音高跨度大的地方进行反复的练习,每次练声时除了练声曲之外还要加入节奏练习,最后达到音准和节奏的精准统一 七、舞�_表演的训练 首先是作品情感的处理,通过在台上的短短的几分钟的表演,要把作品全面的诠释 出来,这就更需要我们将演唱技巧掌握好,再对作品进行情感上的处理而这种情感是发 自内心随着歌声表达出来的,是同观众产生共鸣的随着教育的进步,个人素质的提升, 视野的开阔,当今社会演唱者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可塑性就变得更强所以在排练的 过程中,抓住作品的主题,通过举例讲解,让队员们体会作品的意境,从而抒发内的情感 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指挥和伴奏的情绪带动,将队员们的歌唱水平展现出来,从而产生更 好的整体艺术效果 其次是表演形式的多样性青歌赛的合唱比赛中有合唱团在演唱过程中融入了舞蹈 动作,再加上面部丰富的表情,使得舞蹈与歌曲融为一体,大大加强了视觉感。
为了打破 以前过于单一的表演形式,根据不同作品的风格,精心编排一些表演动作融入其中,并且 不单只有舞蹈动作,更大胆的融入了其他的艺术形式,让我们的节目有更大的可看性例 如:在演绎《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作品中,部分段落加入了快板表演,使整个表演动静 皆宜 与此同时,指导老师在合唱团的工作不仅仅是排练艺术作品,活跃校园文化,加强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合唱团的日常排练还要注重骨干队员的培养,要从思想上、组织能 力上,艺术特长上等方面注重成员的培养,要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并且不断地对他 们进行帮助、指导,以利于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并通过他们的工作和影响,增强凝聚 力,创作和排练出品位更高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2013) (“立德树人”系列・第六辑) 》 ,教育部 思想政治工作司 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 年 08 月 [2]《新时期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 ,梁纪恒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 版,2016 年 07 月 [3]《合唱(高等师院) 》 ,陈万桢,陈弃疾 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1985 年 06 月 [4]《合唱训练学(上) 》 ,杨鸿年 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2008 年 03 月。
[5]《大学生管理研究(全国高校员培训与研修教材) 》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组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 年 02 月 [6]《大学生学习管理与》 ,陈晶,黄艳苹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 年 0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