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3 [最新]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670373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3 [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3 [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3 [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3 [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3 [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3 [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3 [最新](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问题探讨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 种群,也同样离不开环境中的其它生物。 生活在一起的许多种生物构成群落。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各种动物、植 物和微生物,组成了它们的群落。学习新课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community):是指同一时间内聚 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要点:、一定的区域,包含这里的各种生物。、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一座城市,它除 了有大量的人外,还有各 种绿化植物、还有菜地和 果园。有许多的植物及老 鼠苍蝇蟾蜍等动物。这就 构成了一个城市生物群落 。英国格拉斯哥市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

2、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农田 生物 群落农田中除农民种植的农作 物外,还有杂草等多种植 物及昆虫、青蛙、老鼠等 多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海洋 生物 群落海洋中除鱼类外,还 有珊瑚、贝类、甲壳类等 许多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 样的植物和微生物。森林 生物 群落森林中有大树、小树、草 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 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 动物及细菌、真菌等。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营巢鸟 高等植物 哥伦比亚 1395种 佛罗里达 2500种 巴拿马 1100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佛罗里达

3、143种 拉布拉多 390种 纽芬兰 118种 巴芬岛 218种 格陵兰 56种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三、种间关系 资料分析:高斯实验大草履虫 小草履虫分别培养 生活很好混合培养大草履虫死亡 小草履虫正常 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竞争(competi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 以上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 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 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 则可表示为竞争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资料21、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 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 规律?2、猞猁的

4、存在对整个群落 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捕食(predation):指一种生物以 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例如:草食动物兔以某些植物为食 ;小型肉 食动物可以草食动物为食;大型肉食动物可 以草食或小型肉食动物为食; 杂食性生物 可以植物或动物为食等。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则可 表示为生物数量时间捕食BA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和寄生又如:豆科 植物与根瘤 菌的共生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 利;或对一方有利但对另一方无害;如果彼此分开 ,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两种生物

5、的这种 关系叫互利共生(mutualistic symboisis) 。 藻 类光合 作用给真菌提 供有机物例如:地衣 是藻类与真 菌的共生体真 菌吸收水和 无机盐供给 藻类生物数量时间生物A生物B互利共生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 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 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 ,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 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 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 头部慢慢萌发

6、,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在真菌子座 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当子囊成熟时,孢子会散出, 再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循环。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 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 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对寄生者有利 ,对寄主有害。寄生(parasitism)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 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 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 ,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 性别比例均为l1,子代幼鼠均发育 为成鼠,

7、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 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 数为_。 Aa8n-1Ba8n1 Ca8n Da8n-2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种间关系辨析 (1)寄生与共生的区别 相同的是两者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的是 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寄生的两种 生物,对寄生者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但对寄主来说, 则是有害的。 (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 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 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从而对寄生造成危害。寄 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 、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吃 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如果是吃掉

8、整个寄主或 寄主的某一部分,那就不是寄生关系,而是捕食关系了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巩固练习、在一群落中,对甲、乙两个动物种群 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 是由于 。 (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是 。 捕食关系乙种群数量的增长 1年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 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 的关系依次是( ) A.共生、竞争、捕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将、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 中培养,得到

9、图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 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所示结 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 系是 A竞争B捕食 C共生D寄生第3节 群落的结构 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 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 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 上的配置状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垂直结构:在垂直方 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 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在森林生物群

10、落中,高大 的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 它下面有灌木层、草本植物层 ,还有地下生物。动物则鹰、 松鼠等处于顶层,麻雀、雉等 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地面, 蚯蚓、蝼蛄等在地下。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结构与对光的 利用有关: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 的光照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 光照强度下生长.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充分利 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 象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 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 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 体浅层、鲩鱼在中层、

11、青鱼、虾、蚌等在水 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 伏、光照的明暗、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环境因素 影响,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受水制约,芦苇、 泽泻等水生植物只能长 在浅水或水边;红树、 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 近;松、杉、柏树等能 长在比较干旱处,仙人 掌、沙棘等可长在极干 旱的沙漠。鸭子、青蛙 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 活动,而鹰、黄羊、沙 鼠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 由活动。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根系发达、茎杆粗壮的 木本和草本植物在阳光充足 的区域生长;某些喜阴的植 物只能生长于它们的阴蔽之 下;而极喜阴的苔藓等

12、则只 能生长于小草下形成地被层 。荔枝、木棉、榕树等只 能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南方; 马尾松等适应性强的植物南 方北方都可生长;红松等喜 凉怕热植物只能生长于东北 较为寒冷的地方;雪莲等生 长于终年积雪的雪峰之上。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我国我国 南方南方 北方北方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海洋水域的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 ,下层多为红藻。这一生态现象说明:(1)影响海洋水域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 要生态因素是_。随着海洋深度的增 加,_逐渐减弱,水域中所分布的藻类 植物的种类也就随之出现差异。(2)各种藻类植物在海洋水域的_ 方向上有明显分层的现象,叫做这个生物 群落

13、的_结构。(3)生物群落的结构与环境中的各种 _密切相关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解析】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是生物群落的结构和 生态因素。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 构。在海洋水域的不同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的藻类 植物,这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显然属于垂直 结构。引起藻类植物在海洋水域中出现明显分层现 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阳光。水域越深,光线越弱, 藻类植物细胞内的叶绿素含量越少。这一生态现象 充分说明,生物群落结构的形成受生态因素的影响 。【答案】(1)阳光 光线;(2)垂直 垂直;(3)生 态因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 种生物的分布差异

14、。同种生物的不 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 (也不因同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 直或水平结构的存在。)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例如:八面山(在湖南桂 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 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 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 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 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 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 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 的。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A. 在垂直方向上,群落有明显 的分层现象 B. 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C. 动物在群落垂直分布上依赖

15、于植物 D. 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 生物种类的生物种类分布也有不 同差异第3节 群落的结构 1、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 鱼一种的维持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 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 是有利的 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 会使另一个种消失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2、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 喜鹊和施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 和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和互利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互利共生 D寄生和捕食第3节 群落的结构 3、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 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 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第3节 群落的结构 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