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说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670047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说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说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说(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说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综合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后 经济学的剧烈震荡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百家争鸣” 和三大主要阵营一、凯恩斯对古典自由信条的动摇凯恩斯不仅动摇了古典革命以来的自 由主义信条,还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 系。 “ 凯恩斯革命”给旧有的经济学传统 带来巨大的冲击。怎样处理传统理论同凯 恩斯“新思想”之间的关系呢?依据学者们不同的学术观点、经济理 念和政策主张,大致可以分为赞同、反对 、抨击以及“无关”等四种倾向。1、凯恩斯主义最初的反应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古典综合派”, 他们主张把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另一个是“新剑桥学 派”,他们力图表明凯恩斯理论与传统理论

2、之间的差别 。这两个学派在诸多经济问题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 。 2、新自由主义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无法察知经济系统精密的运行逻 辑,国家干预只能给自然经济秩序带来灾难。 3、激进主义国家干预不能挽救资本主义命运,应当彻底改革现有 的经济“旧”秩序。4、“逍遥派”(新领域的开辟)二、当代西方经济学概况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激进主义新研究领域的开辟新古典综合新剑桥学派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瑞典学派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公共选择伦敦学派弗莱堡派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左派依附论新制度学派、信息经济学 试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 博弈论、演化经济学第一节 新古典综合派的 代表人物和著作简介一、新古典综

3、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1、阿尔文汉森(Alvin HHansen)被称为“美国的凯恩斯”的阿尔文汉森是新 古典综合派的先驱者。 他以哈佛大学政治经济 学院为阵地,不遗余力地在美国传播凯恩斯的 理论,并培养了一批凯恩斯主义者。汉森的主要著作有:凯恩斯先生和古典 学派(1937)、充分复苏还是停滞( 1938)、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1941)、 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1947)、货币理 论与财政政策 (1949)、经济周期与国民收入(1951)、 凯恩斯学说指南(1953)等。2、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作为新古典综合派的领军人物和奠基人,保罗萨缪 尔森不仅发展了静态和动态经

4、济理论,提高了经济科学 的定量分析水平,而且还建立并完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 理论体系。为此,萨缪尔森获得197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 奖。萨缪尔森在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中,首次把凯 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理论进行了综合,这不仅标志着新古 典综合派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时也使凯恩斯主义在美国 得到了更为广泛而迅速的传播。萨缪尔森还是一位成果丰硕的博学之士,1937 1979年间,他发表的论文总数在300篇以上,这些论文 目前已编为5卷本的保罗萨缪尔科学论文集。他的 主要著作除了那本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外,有经 济分析的基础(1947)、与多夫曼和索洛合著的线 性规划和经济分析(1958)等。3、詹姆斯托宾(Ja

5、mes Tobbin)托宾在分析结构性失业和“滞胀”方面 ,对新古典综合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81年由于在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方面的成 就,托宾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托宾的主要著作:国民经济政策 (1963)、经济学论文集:宏观经济 学(1974)、十年来的新经济学( 1974)。经济学论文集:消费和计量经 济学(1975)等。4、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作为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罗伯特索洛的主要研究成果是资本理 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他的代表作有:线性规划和经济分 析(1958年与萨缪尔森和多夫曼合著) 、资本理论与报酬率(1963)、美 国的失败性质和原因(196

6、4)、增长 理论:一种说明(1969)等。5、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弗兰科莫迪利亚尼以他在宏观经济学上的 两项创新最为著名。为了解释总的消费者支出 ,莫迪利亚尼创立了消费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 。为了解释商业投资,他又参加创建了著名的 莫迪利亚尼一米勒定理,阐述了为什么筹集资 金的公司决策以及偿还投资者的公司决策不会 影响到一个公司的市场价值。1985年,莫迪利 亚尼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著作有:国民收入和国际贸易( 1953),1980年出版的论文集宏观经济学论 (第一卷),储蓄的生命周期假定(第 二卷)、财政理论和其他论文集(第三卷 )等。6、约翰希克斯(J

7、ohn Hicks)有充分的理由把希克斯称为“经济学家的经 济学家”。他的著作是专门写给经济学界同仁看 的,他开发的大量的工具和图表使得经济学家 能够更为清晰和简明地描绘经济学分析的原理 。这些图表成为当代经济学的基础,特别是成 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希克斯最著名的成就是完善了凯恩斯的宏观 经济学理论,1972年,希克斯与阿罗( Kenneth Arrow)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希克斯的主要著作有价值与资本(1939 )、社会结构经济学入门(1942)、 经济周期论(1950)、资本与增长( 1965)、经济学论文集(1981)等。1、新古典综合派的学术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马歇 尔凯恩斯理论

8、传统。20世纪3060年代,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 欧美国家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就是新古典综合派 形成的过程。1937年,希克斯以局部均衡的图形和一般均 衡的含义对凯恩斯理论进行概括,后经汉森的 进一步完善,把高深的凯恩斯理论总体概括为 现在普遍都能接受的IS-LM两条曲线。虽然他们 仍然没有跳出新古典经济学的立场和角度,但 已经有了把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理论综合的倾 向 。二、新古典综合派与 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综合2、1948年萨缪尔森发表经济学,首次将凯恩 斯理论与马歇尔理论放置于同一个理论体系中 。3、萨缪尔森首创了新古典综合(Neo Classical Synthesis)一词,在其经济学第3版

9、( 1955)中,他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 综合”。“新古典综合”的实质就是将马歇尔为代 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 在起。1970年的经济学第8版中,萨缪尔森又使 用了“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这一新提法。4、在经济学第12版中,萨缪尔森则作了较大 修改与补充,也就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 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沦的混合物,再加 上1960年以后以反主流经济学面目出现的影响 较大的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 派的经济理论。 在本版中,这一理论体系更名 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5、1992年的经济学第14版又作了重要的修 改和综合,主要是面对苏联解体后世界新

10、的形 势变化,强调了市场经济在世界各国的普遍适 用性,提出了“市场再发现”的论点。6、2001年的经济学第17版,在仍然对 新、旧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现代货 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诸子百 家”进行综合的同时,还强调计算机信息 技术所引起的经济和经济学领域的创新, 网络经济对经济效率和市场力量的影响, 对全球的公共产品环境问题更加重视 。2008年经济学第18版中文版出现。可以说,经济学各版本推出的过程 ,就是从“原始的综合”到“成熟的综合”的 过程。三、现代经济学新体系的创建: “综合”的典范1、经济学结构的调整(1)经济学从第1版到第13版,宏 观经济学放在微观经济之前,以体现凯

11、恩 斯理论的主体地位。(2)经济学从第14版开始,微观 经济学放在宏观经济学之前,以说明传统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地位。2、经济学内容的综合(1)对于通论之前的传统经济学, 萨缪尔森无法否认自斯密以来200多年的 经济理论之优秀成果。(2)对于通论所主张的“需求管理 ”和“国家干预”理论,萨缪尔森必须正视 凯恩斯学说在美国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3)对于通论之后的各种理论, 萨缪尔森直面自身理论的不足,充分吸收 其中有益的观点。3、经济学理念的综合(1)经济学履行教科书的基本职 能,尽量勾勒出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全面反映当代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了反映经济学的最新现状 ,萨缪尔森第一次把“新”的

12、凯恩斯学说和 “旧”的马歇尔学说结合在一起,试图使“ 两套”体系变成“一套”体系。这是萨缪尔 森最基本的“综合”,也是萨缪尔森开拓性 教科书的最大成功。(2)经济学“综合”的核心思想是:如 果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政策手段来调节 资本主义经济,现代经济体系就能避免过 度繁荣和过度萧条,使经济发展趋于稳定 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在这样的环境下, 新古典的均衡价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等都将适用。第三节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一、一般宏观模型:理论大厦支点1、450线模型汉森认为,可以利用450线上任意一点都 具有横坐标、纵坐标数值相等的特性,来 表示收入随着消费和投资的变化而变化

13、的 关系。C.I.G.XY1 Y2 Y3收入 C+IC+I+GC+I+G+X450新古典综合派的450线模型2、 IS-LM模型为防止凯恩斯的循环论证和弥补商品 市场与货币市场不能同时达到均衡的缺憾 ,希克斯将凯恩斯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个 方程,并由此创设IS-LM两条曲线。三个方程:I = I(r)I = S(Y) M = L(r , Y)yrIS(商品市场)LM(货币市场)新古典综合派的商品-货币均衡3、AD-AS模型IS-LM模型虽然考察了商品与货币市场的 均衡,但是没有考虑物价水平,也忽视了 对生产和劳动市场的均衡。为此,新古典 综合派将IS-LM模型进行修正,将其发展 为AD-AS模型

14、。yrAD1AS新古典综合派的商品-货币-劳动均衡AD2Y1 Y*AD*P*二、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1、运用菲利浦斯曲线修补凯恩斯关于通胀 和失业不会同时出现的论断。1958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浦 斯在经济学报发表18611957 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关系, 提出这两者之间存在依存关系。-202462 2.5 4 5 6 8失业率U%W/W(货币工资增长率)P菲利浦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新古典综合派受到启发,认为失业率 和通胀率之间也存在这种此长彼消的关系 。当失业率比较低时,单位劳动成本在单 位产品所占比例比较大时,一旦货币工资 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

15、时,就会导致一般 物价水平上涨。024682 4 6 8失业率U%通货膨胀率P1菲利浦斯曲线上移,表明失业和通胀同时发生,“滞胀”出现。355P2P3在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运用微观 经济学补充宏观经济学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 并发症方面,有以下几种比较主要的理论: 1、微观经济部门供给的异常变动造成了经济“停 滞膨胀”这主要是沃尔特海勒的看法。他认为,20世 纪70年代的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和粮食价格上 涨)推动了各国的通货膨胀,使与石油有关的 生产部门因成本上升过高而产品销路锐减,导 致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出现了停滞膨胀 的局面。这种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2、微观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带来停滞膨胀萨缪尔森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国家福利制 度的建立使得政府财政支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 没有用于公共工程,而是用于福利支出方面。这种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利于刺激生产扩张 和供给的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像失业津贴这 类福利支出)只是弥补了失,业者的家庭收入 ,使他们不急于寻找工作。财政支出结构中福 利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方面扩大了收入, 使经济在萧条时期物价水平不下跌,甚至促进 厂通货嘭胀;另一方面,无助于尽快消除失 业。这样,就形成了停滞膨胀。3、以微观的市场结构特征导致停滞膨胀这主要是托宾和杜森伯里的看法。托宾在1972年发表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一文 中,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