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及对策思考

上传人:luoxia****01814 文档编号:48669550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及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及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及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及对策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及对策思考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及对策思考摘要:在高校不断扩招而生源人数不断下降的形势下,高校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生 源竞争。生源数量及质量的下降,不仅影响高校的生存,而且严重威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近年来的招生形势进行分析,阐述了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开展过 程中存在的困境,从而对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招生;政策;现状 一、江苏省近年来的招生形势 1.江苏省高考人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2016 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为 36.04 万,比 2015 年减少 3.25 万。相比 7 年前, 2016 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近 1/3,同时,有 1

2、0178 名随迁子女在苏参加高考,相比 2013 年首批报名的 347 人激增 28 倍。从各科考生减少幅度来看,文科类考生下降 6.67%,理科 类考生下降 7.79%,艺术类考生下降 14.29%,体育类考生下降 2.20%,艺术类考生下降幅 度最大。从近几年的数据看,艺术类考生已经实现三连降。专家预计,2018 年江苏省高考 生源将降至谷底。 2.考生类别、比例发生较大转变 从报考类别来看,文科类 110165 人,理科类 209988 人,艺术类 63315 人(含艺术 兼报文科类 22428 人,艺术兼报理科类 22742 人) ,分别占报考考生数的 28.04%、53.45%、16

3、.12%,与 2015 年同期相比,文科类考生下降 3.17%,理科类考生下 降 8.71%,艺术类考生下降 12.30%,文理科比例接近 1:2。 3.省内生源数量逐年下跌,外省生源总体止跌趋稳 据教育部统计,2016 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 940 万人,相较 2015 年下降 2 万人, 13 个省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随着省内生源逐年下降,教育部门引导高校调出招 生计划。2016 年江苏省各高校累计调出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 2.1 万人,达到 3.8 万人,其 中本科调出招生计划 9000 人。除了大幅增加调出计划招生人数,全省各高校还积极响应国 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地方重点

4、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中西部协作计划等 政策,着力推动农村学生享有公平的高考入学机会。 二、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科学编制招生计划 高职院校涉及多种招生类型,如何合理地在各个招生类型中分配招生计划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招生结果,就 2016 年招生数据来看,各个招生类型的结果相差甚远,随着招生形 势“纺锤形”的发展以及江苏省招生政策的转变,2017 年度提前单独招生和普高注册入学将 成为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2.合理设置专业 首先,从提前单独招生以及江苏普招一志愿数据来看,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发展存 在着不平衡现象, “院校+专业”的志愿填报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进行科学的

5、专 业设置对学院招生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其次,系部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如何调动系 部专业开发和建设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荐专业的开发和建设,以此开 发出更多的适合市场的专业。再次,积极扶持弱势专业,所谓的弱势专业是指不被考生认 知或者考生对其有所误解的专业,弱势专业的扶持可以以减免全部或部分学费、提供企业 奖学金等形式进行。 三、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的对策及思考 1.稳中求进,未雨绸缪 首先,继续扩大招生类型,丰富招生途径。高职院校设置了 1253 普通类、 1469“3+2”专本连读类、1576 海外本科直通车类三个不同类型及 3 月提前单招、5 月对口单 招、8 月普高招生

6、三个不同时段批次的招生,有效缓解了江苏省高职院校在普通批次招生 的压力。其次,合理调整招生计划,科学分配类别比例。根据全国生源变化趋势,将工作 重心向省外倾斜,将部分江苏省招生计划转为省外招生计划。 2.制度完善,目标明确 首先,召开招生工作研讨会,制订招生宣传方案,部署招生工作,将任务逐级分解, 落实到人,力求实现招生工作的“零缺陷”,并在此基础上修订高职院校生源基地建设管理 办法。其次,建立高素质的招生宣传团队,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招生宣传工作,精挑 细选骨干师生进行招生宣传专题培训,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强化团队服务意识和 协作精神,力求做到理念相融,优势互补,联手突击,集体攻坚。

7、 3.提炼宣传重点,S 富宣传途径 招生宣传是学院与考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打通高职院校与考生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提炼宣传重点,深挖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提出一些响亮的、富有创新性的、容 易被人记住的广告语会对招生宣传的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招生宣传途径是多元化的, 包括线上和线下,互联网的传播与宣传符合现代学生的生活习惯,微信公众号和招生信息 网的建设成为互联网传播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乔天一,邓溪瑶,于晓磊,陈虎,卢晓东,黄晓婷.以“基尼系数”衡量部属高校分 省招生指标的公平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11-15. 2乔锦忠.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1): 23-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