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上传人:luoxia****01813 文档编号:48669517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种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业界的重要研究课 题,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属于高职教育的特色模式,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 校的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许多高职院校纷 纷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但在实际中过于强调校方自身的监 控,而对订单企业的监控作用加以忽视,继而难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就对高职院 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在社会经济蓬

2、勃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 需要高校准确把握发展契机,遵循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始终坚持教育质量提高的理念, 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使高职教育满足人们的需要1。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中, 由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等问题的影响,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佳,不利于院校的良性发展。如何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不能全面认识订 单培养。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会认为自己是订单培养的学生,极易出现学生不够主动、被动 消极接受教育的问题,这样学生进入企业

3、后往往不能立即上手,一旦遇到挫折,则会出现 那样或这样的心理问题,而企业和院校没有对其加以高度重视,更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 施。 二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当前校企合作仅仅局限于领导层,或者是停留于书面订 单培养协议层面,这样的模式不能使教师准确了解订单企业的具体技能要求,合作企业也 无法掌握院校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难以全程监控人才培养过程,只能从少数细微环节 进行监控,致使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管不到位。同时高职院校没有通过具体的环节来加 强与订单企业的合作,双方无法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中,人才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导致 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三是院校教学明显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基于订单式人才

4、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走上工作 岗位后,很难实现“零过渡期”,无法很好地适应岗位需要2。虽然院校开设的课程与企业 需求联系相对紧密,但是教师的教学不能适应行业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难以跟上企业发 展步伐;同时订单企业人员不能深入到院校的教学活动,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时间不够了解, 这些都使得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不佳,学生进入企业后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企业工作 岗位。 二、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 校外质量监控 首先,订单企业质量反馈。订单企业可在学生就业的半年内,向院校提供订单式人 才质量评价反馈表,反馈内容可涵盖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如考核评价、教育教学等; 然后校企共同探讨订单

5、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适当调整质量监控系统、课 程设置与培养方案等。同时院校可以构建在线信息反馈模式,成立订单人才输送库,便于 订单企业从工作成绩、创新能力、专业知识、思想素质、团队精神、管理能力、工作能力、 敬业精神等方面评价每一位学生。其次,院校对学生实施二次培训。院校接收到订单企业所反馈的人才质量信息后,应该结合反馈的信息来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安排专人深入到 企业查看学生是否具备执业发展所需的潜能或是否满足企业要求。如果订单企业不满意, 院校可以构建毕业生二次培训系统,成立学生培训和自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的机 会,让学生在二次培训中了解自身所欠缺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

6、岗位。 (二)校内质量监控 1.合理设置课程 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应结合订单需求,通过调研与订单企业开展研讨会或座谈会, 共同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构建多种模式并存的课程教学模式3。以河 北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其以订单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依据,利用市场调研数据,根据教 育机构对人才的需求,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进行分析,然后设置相应地课程 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按照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原则优化整合课程结构,形 成“1+3”的课程模式,在幼儿教育基础技能课程的基础上,以三个特色方向课程培养为主线, 通过面试和学生自愿选择相结合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蒙氏教育方向、早教方向、

7、双语方向 这三个订单班,并鼓励订单企业全程参与,一起制定课程标准。 2.加强校企合作 订单企业可以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设立校企共建的在线论坛, 设置导师在线指导空间,以免对订单人才的监管流于表面;院校可以聘请订单企业的专家 进行讲座或为学生提供到订单企业进行观摩的机会,在课程建设中则应注重实践课程与合 作课程的建设,从考核方法、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方案、课程标准等方面出发,适当拓展 资源4。当然校企网络评价与教学平台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构建该平台可以很 好地解决订单企业在参与评价和教学时存在的空间与时间障碍。另外,在实践考核环节, 订单企业应与院校共同负责,其中订单企业

8、应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而院校则负责学生的实 践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技能,更好地掌握订单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与专 业知识,实现在校生到社会人的过渡。 结束语 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该体系的构建是校企深度合 作的体现,有利于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构建订单式人 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时,需要从校内和校外质量监控等层面出发,加强订单企业的全面指 导、参与和协作,鼓励院校积极对订单人才进行二次培训,从而使人才质量经得起实践的 考验,更好地保证订单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米海敏,王淑平,郭胜.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4,30:30-31. 2陈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思考J.价值工程,2014,34:259- 260. 3刘丽.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专业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2:88-91. 4郭军权,党云萍,杜森有,张延翔,邹东雷,刘来喜,孙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 量监控体系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30-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