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沙之书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668530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沙之书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沙之书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沙之书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沙之书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沙之书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沙之书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沙之书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515 课课 沙之书沙之书新课入门须知作者档案姓名博尔赫斯简历1899 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英裔律师家庭。受家庭熏陶,自幼热爱读书写作,很小就显露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文学才华。10 岁时就在民族报上发表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的译文,署名豪尔赫博尔赫斯,其译笔成熟,竟被认为出自其父之手。1919 年到 1920 年随全家移居西班牙,在此期间创作了歌颂十月革命的组诗红色的旋律 。1921 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来到他心中的天堂图书馆,并终身从事图书馆工作,历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图书馆的职员和馆长,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办杂志、讲学等活动。1923 年出版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作

2、为诗人登上文坛,崭露头角。博尔赫斯晚年双目失明,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1986 年 6月 14 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日内瓦逝世。作品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 面前的月亮 圣马丁牌练习簿 阴影颂 老虎的金黄 。短篇小说集阿莱夫 死亡与罗盘 布罗迫埃的报告等。还译有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作品。评价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誉为“影响欧美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 ,后现代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背景扫描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博尔赫斯逐渐陷入家族遗传的深度失明,由于诗歌有韵律、有节奏,便于在失明状态下凭记忆连缀成篇,博尔赫斯开始大量书写格律诗,小说被完全撂在一边,一直到 20 世纪 7

3、0 年代,他才凭借短篇集布罗迪报告进入第二次小说写作高峰期。与第一次小说写作高峰期极为不同的是,在第二次高峰期里,他小说与诗歌同时书写。虽然这一时期他的短篇小说在主题上依然聚焦于他终生为之着迷的一些“玄学私趣味”:诺斯替、卡巴拉、双重性、无限性、死亡、记忆与时间,但在技艺上却糅合了他在同一时期的诗歌中打磨出来的平实和压缩力,使得这一时期的小说,特别是沙之书这本集子,显得更加克制、洗练、不动声色,呈现出来的这种“文体互渗性”是最为明晰的。常识积累1现代派与后现代派现代派又称先锋派,是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是许多反对传统文学流派的总2称。现代派文学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的,具有鲜明

4、的时代特征。现代派文学最早出现的派别是象征主义,代表作是波德莱的恶之花 ,到 20 世纪 20 年代形成高潮。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这段时期出现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杰出作家,如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庞德、艾略特、叶芝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派文学进入新的蓬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现代派文学,被称为“后现代派” 。具体派别有法国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派、美国黑色幽默派等,直到今天仍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流派,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现代派文学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下列特点:提倡非理性主义。强调表现自我,不重视情节与环境描写。(2)现代派文学具有下列艺术特征

5、: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张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一味追求在形式上标新立异。象征,现代派作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意识流,这种手法能表现人的内心深处的秘密和多层次的心理活动,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成为现代派文学的一大艺术特色。荒诞,这是将事物夸大到极端离奇古怪的手法。现代派文学注重艺术形式,有些手法值得我们借鉴。2博尔赫斯名言(1)我们管千百个变化不定的原因的无限运作叫做命运。(2)知道某些幸福只是偶然的机遇会减少幸福的魅力。(3)任何决定都不是最终的,从决定中还可以衍化出别的决定。(4)无知的人以为无限的抽签需要无限的时间,其实不然,只要时间无限地细分就行。(5)领悟

6、的幸福远远超过想象或感觉。 (6)过去是构成时间的物质,因此时间很快就变成过去。3 沙之书的影响沙之书被公认为博尔赫斯在晚年迎来的第二次小说写作高峰期的顶尖之作,他对它的肯定程度甚至超过了他 20 世纪 40 年代第一次小说写作高峰期间的任何一篇类似于南方 小径分岔的花园之类的脍炙人口的杰作。沙之书之所以能够在读者心中产生巨大的震撼力,主要在于它用平凡无奇、朴素无华的形式包装了一个高度幻想化的故事,换句话说,在于它用高度可信的叙事技巧成功地讲述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在这里,谎言并非贬义,因为按照博尔赫斯的后辈、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说法,所有的小说都是在撒谎,但高超的小说绝不是“一种廉价的虚构

7、,一种无足轻重的魔术” ,而是令谎言真实得能够“填补生活不够充足所留下的空白” ,这种空白或许是“对现世和来世的不断怀疑” 。3一、读准字音1单音字(1)笨拙(zhu) (2)装帧(zhn) (3)诋毁(d)(4)粗糙(co) (5)休谟(m) (6)孤僻(p) 2多音字(1)蒙Error! (2)幢Error!(3)露Error! (4)弄Error!(5)佛Error! (6)剥Error!二、写准字形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5.Error! 6.Error!三、用准词语1词语辨析(1)掩盖 掩饰辨析例句现在大家可能感觉文科不如理工科,那是因为我

8、们理工科非常强,光芒把文科掩盖了,实际上我们的文科相当不错。中国政府很少披露其核武库信息,不过,北京上个月毫不掩饰地展示其核4武器,令媒体颇为震惊。报道称,目前中国已具备海、陆、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2)反映 反应辨析反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化学反应;打针或服药所引起的呕吐、发烧、头痛、腹痛等症状;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例句爸爸去哪儿节目里的那些超级爸爸,只是做了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就获得那么多的好评,其实

9、质上反映出现在人有钱了,对孩子的真情关怀少了。中国财政部新一批国债来港发行,继面向投资者的国债获热烈认购后,零售国债首日认购反应亦不俗。业界人士指出,今年零售国债首日认购宗数及整体金额较去年有所上升。2.成语积累(1)付之一炬:一把火给烧了。(2)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3)乌烟瘴气: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一、了解行文脉络5二、赏析文本指要1 沙之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提示 无穷无尽,书的图案没有重复。很老的书, “书页磨损得很旧” ,应该有点历史了。神秘的书,来自印度孟买的,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给人一种神秘感。书的页码是无序的。2对于这样一本奇书, “我”为什么会

10、产生一种惶恐的心理?提示 书开始的奇特性确实吸引了“我” ,以至于可以用退休金和家传之物来交换,这就象征了人类对新事物、未知世界的新奇感,而当“我”对这本书无法真正把握时,就产生了一种惶恐的心理,其实这就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不能把握的内心的恐惧,不可知的世界往往存在着不可知的危险,这就是“我”产生惶恐的原因。3卖书之人为何急于出手,甚至连买方给的钱也不数?提示 其实卖书之人在得到这本书之后,肯定也遭受到了“我”买书之后的同样的惶恐,甚至会比“我”的感受更强烈。因为“我”还有办法处理它,把它放到图书馆里的某一个隐蔽的角落,而卖书之人肯定无法处理,只能卖掉,这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无奈的表现。4博尔赫斯认

11、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实就是幻想,幻想就是现实。从这个角度看,这样一部虚构的“无穷无尽”的书在现实中肯定有象征意义。那么它可以象征什么呢?提示 它可以象征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5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提示 小说主人公对待它的态度先是好奇,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

12、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了“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6写法阐释1人物和情节的淡化处理人物和情节在传统的小说中应该是最重要的。但这里却显得无足轻重,变成了承担情节展开、作家对世界的哲学体验的附着物。沙之书成了小说的主角。那本虚构的“沙之书”圣书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象征着无穷无尽。小说的主题揭示了人类面对着无限时,进入了无所适从、难以摆脱的真实困境。2虚实转化的象征技法(1)故事叙述由实转虚作者采用貌似真实的虚构手法叙述故事,小说中叙述者、人物以及买书卖书的交易都如生活中发生的一样真实,

13、随着主题的凸现,叙述者、人物以及事件都不再重要,从真实转向虚构。比如本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角度。一开始便强调了叙述内容的真实、可靠。这种貌似真实的虚构所体现出来的合理性为作者的象征主题提供了合理的依托,并且让主题有个开始。事实上,无限的书册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吗?但是,读完小说没有人质疑它存在与否。 “沙之书”这个意象所产生的概念,明确、清晰又无法毁灭地存在于人们的周围。(2)小说主题由虚变实“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 ”显然,这本书并不一般的重量使我们也吃惊。 “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 , “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 ,作为道具,书仿佛还是书,但是“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

14、。页码的不同意味着内容的不同,而且内容是绝不重复的,陌生人也说“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现实生活中,书可以任意翻阅,而不是担心找不到任何一页;小说中, “我”翻阅再次寻找“铁锚图案” ,却再也找不到了。关于“书”无始无终地描述,让书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书,成为了虚构,而无穷无尽、无限的特点却从小说中源源不断地冒出来。面对着无限,小说通过三个人物对待书的不同心态,揭示了主题。对点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我本想把那本沙之书放在威克利夫版圣经留下的空当里,但最终还是把它藏在一套不全的一千零一夜后面。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其中一页印有一个面具。角上有个

15、数字,现在记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幂。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簿把它们临摹下来。簿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7梦见那本书。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哪一层,离门口有多远。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1文中说“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得到沙之书以后, “我”产生了哪些烦恼?答: 答案:既要担心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