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实务》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64835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实务》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成本会计实务》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成本会计实务》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成本会计实务》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成本会计实务》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实务》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实务》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本章目录 第一节 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核算 第二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第三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第五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学习目标 学生应掌握要素费用的核算, 了解工业企业中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分配的程序 ,熟练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和相应 的账务处理。 理解制造费用的内容,及其归集和分配的程序, 熟练掌握制造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及相应的账务 处理。 理解生产损失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废品损失和停 工损失归集和分配的账务处理。 掌握期间费用的内容及其归集和结转的账务处理 方法。第一节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一、

2、要素费用核算的程序 要素费用发生时: 1.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 费用,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 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 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如果是某种产品的直接计入 费用,应直接记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 ;如果是几 种产品共同负担的间接计入费用,则应采用适当 的分配方法,分配记入这几种产品成本明细账。 2.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 费用,应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 属明细账。 3.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 各项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及生产部门为管理 和组织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机器设备 折

3、旧费、修理费、办公费等,应记入“制造费用” 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 4.厂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费用要素,记入”管理费 用”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 5.企业专设销售机构耗用的费用要素,记入”销售费 用”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 6.筹集资金活动中发生的费用,记入”财务费用”总 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 7. 对于购建固定资产的费用、购买无形资产的费 用等资本性支出,记入“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科目。 有些要素费用须要分配计入各产品的成本或有关 分配对象时,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费用 分配公式概括为: 某成本对象应分配的费用 =该成本对象的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 费用的分配标准应当与被分配费用

4、有比较 密切的联系,且分配标准的资料比较容易 取得。 分配标准主要有: 成果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 产值等; 消耗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 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或原材料费用等; 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定 额工时等。 成本会计中,费用的分配是很多、很经常的 。费用 的分配有大分配和小分配。 大分配即是要素费用按部门、用途的分配。 小分配就是几个对象共同发生的费用在这些对象 之间的分配,如材料费用的分配;工资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材料 成本差异的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之间的分配;等等。 成本会计可以说,主要就是费用的分配。特别是费 用

5、的小分配。所以,希望大家能熟练、准确地运用 上述的费用分配的基本公式。能熟练、准确地运 用费用分配公式,成本会计就很容易掌握了。二.材料费用的核算材料收入的核算,在”财务会计”中已经讲过,这里只讲材料发出的核算.(一)材料发出的核算1、材料发出的凭证材料发出的原始凭证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和“领料 登记表”。 (具体内容见教材)2、按实际成本核算收入材料的金额按收料凭证的实际成本计价、登记;发出材料可以按实际耗用的数量和按照先进先出法、后进 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 价法(只能固定采用一种方法)计算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 实际费用。1、材料按实际成本计算的优点是:

6、材料的收 入和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计价,因此记入产 品成本中的材料费用较为正确。缺点是: 在材料收发业务频繁的情况下,材料的计 价工作很繁重;而且从账上还不能反映材 料采购业务的经营是节约,还是超支。3、按计划成本核算 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凭证都须 按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 收入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 差异”账户进行核算。 发料凭证一律按计划单位成本发出(领用)数量进行计 价。 月终时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将本月发出材料的计 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为了简化登记总账的工作,按实际成本核算或按按计划成 本核算,一般在月末根据全部收料凭证汇总编制“收料

7、凭证 汇总表”,根据全部发料凭证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 然后根据这两张汇总表登记总账。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优点是: 1.材料的收入和发出都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可以大大简化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的计价工 作; 2.通过“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 目的核算,可借以考核材料采购业务的经 营成果,有利于改进材料采购的经营管理 工作; 3.同时,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费用是按照计 划成本计算的,可以剔除材料价格变动影 响,有利于分析车间材料消耗的节约与超 支情况,便于考核产品成本的升降因素。(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材料费用的分配有大分配与小分配这里主要讲小分配。 直接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

8、的原材料费用,如属于 直接计入费用,可以直接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原 材料”成本项目。 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则 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 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很多,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的情况下,原材料费用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标准 来分配较为适当。 在生产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多种原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按 各种产品所耗各种原材料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 例22南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 7680公斤,每公斤2.5元,共计19200元。生产产品 16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

9、耗定额为3公斤;生产产 品8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公斤。原材料费 用分配计算如下: 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16003 = 4800(公斤) 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 8002 = 1600(公斤) A产品应分配原材料数量 =4800 1.2 =5760(公斤) B产品应分配原材料数量 =16001.2 =1920(公斤) A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57002.5=14400(元) B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19202.5=4800(元) 也可以这样分配: A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48003=14400(元) B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16003=4800(元) 上述两种分配方法计算结果

10、相同,但后一种分配方法不利 于加强原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例23洪都工厂生产、两种产品,共同领用甲 乙两种主要材料,共计47528元。本月投产A产品110件,B产 品140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甲材料4公斤,乙材料6公 斤;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甲材料12公斤, 乙材料9公斤。 甲材料单价10元,乙材料单价8元。 解:A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10410+110689680(元)B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401210+1409826880(元) A、B产品材料定额费用总计=9680+26880= 3656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47528/36560=1.3A产品分配材料费用=96801.312584(元)B产

11、品分配材料费用=268801.334944(元)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辅助材料,其分配方法与原材料费用 分配方法基本相同,即按照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 比例分配; 对于与产品产量直接有联系的辅助材料如包装材料,可按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对于耗用在原材料上的辅助材料,如 油漆、染料、电镀材料等可按照原材料耗用量的比例分配 。 各种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根据领退料凭证和其他有 关资料,按车间、部门和材料的类别编制。(材料费用分 配表格式见教材) (三)燃料费用的分配 燃料实际上也是材料,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 较大,可以与动力费用一起专

12、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同时还应增设“原材料-燃料”会计科目,用以核算燃料的 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以及燃料费用的分配情况。燃料费用分配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相同。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较小,虽直接用于产 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又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燃料 ,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及其所 属明细账有关项目。燃料费用的分配通过编制燃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根据 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据以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四)包装物发出和摊销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而储备 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等。 不能列为包装物的有: 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绳、铁丝

13、、铁皮等,应在“原材料” 科目内核算;用于储存和保管商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 包装物,应按价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长短,分别在“固定资产” 或“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单独列作企业商品产品的自制 包装物,应作为库存商品处理,不在本科目核算。 包装物的分类: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成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3、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4、出租或出借给外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包装物的核算 生产领用包装物,借记“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借记“销售费用”科 目,贷记本科目; 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借记“其他业务

14、成本”科 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月度终了,应结转当月领用包 装物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材 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用红 字登记)。 出租、出借包装物,是周转使用的,存在价值摊销问题。 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摊销方法在“中级 财务会计”中已讲,这里不再复述) (五)低值易耗品摊销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 段,包括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 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各种用具物品。 低值易耗品在使用中其实物形态保持不变,其价值 应采用适当的摊销方法计入成本、费用。 用于生产应计入产品成本

15、的低值易耗品摊销,应记 入“制造费用”科目;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的摊销,记入“管理费用”科目;用于其他经营活动 的摊销,则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等等。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次摊销 法和五五摊销法。(摊销方法在“中级财务会计”中已 讲,这里不再复述)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从企业外部购买的电力、蒸汽等各种动 力所支付的费用。 外购动力在付款时,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通过“应付账款”科 目或“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时,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应 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 在没有计量仪表的情况下,可按照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功 率时数比例,或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和辅助生产,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 目的动力费用,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 动力费用,借记“制造费用” 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 细账的有关项目。 用于车间、行政管理部门、专设销售机构的动力 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