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医学实验动物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664518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医学实验动物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课件-医学实验动物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课件-医学实验动物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课件-医学实验动物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课件-医学实验动物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医学实验动物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医学实验动物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讲:李安兴 副 教 授动物医学博士 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简介: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医学 实验动物学课程本作以如何正确地使用实验动物和进行 动物实验操作为目的,力求简明扼要地阐述医学实验中 常用的实验动物种类、来源、遗传背景、饲养方法、生 理解剖、生理、生化、生殖及生态等特点;如何正确地 选择和使用实验动物;如何建立最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如何进行动物实验的常规操作(如动物麻醉、基本手术 、给药方法等);同时介绍国内、外实验动物应用的法 规和标准等。该课程为多媒体课件。课程后期将组织参 观国内著名的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该课程主要是为医学

2、、药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选修课,同时也欢迎生物专 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化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学科概况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医学实验动物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物特性、饲 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科学。实验动实验动 物科学诞诞生于本世纪纪五十年代初期,现现在已发发展成为为一门门独立 的、综综合性的基础础科学,它是融合生物学、动动物学、兽兽医学和医学等 科学,并引用了其它自然科学的成就发发展起来的。因此这门这门 科学是综综 合性的,它所涉及到的知识识面很广泛,它所包括的内容极为为丰富,其 中不仅仅要以生物学、医学、药药学、兽兽医学、畜牧学等为对为对

3、 象,以遗传遗传 学、育种学、病理学、生理学、营营养学、微生物学等为为基础础,还还要引 用机械工程学、环环境卫卫生学、建筑学等科学,对实验动对实验动 物和动动物实验实验 方法进进行开发发和研究。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以实验动物本身为对象,研究它的 育种、保种、生物学特性、繁殖生产、饲养管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防,以期达到如何提供标准的实验动物;第二,是以实验动物为材 料,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 、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等问题,着重解决实验动物如何应用到各个科 学领域中去,为生命科学和国民经济服务。二、我国实验动物的现状q实验动物广泛应用:据估计

4、国家每年约需1,5002,000万头只。q实验动物饲养规模大: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已建立起四个国家级实 验动物中心,即:天津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 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和云南灵长类实验动物中心。各个行业系统(如中 国医药卫生系统的动物中心),各在地方单位(如省级动物中心)和许 多高等院校、医院、研究所、医药企业中均设有实验动物部、科。所有 这些,组成了我国实验动物的多层次的网络系统。q实验动物的标准化: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颁布了我国 第一部实验动物法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使我国的实验动物标准化 有法可依。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

5、动 物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微生物学监控,饲养 环境控制标准,营养标准等,这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标准化工作基本进 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体系。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安排本课为选修课,2学分,36课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第二节 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情况第三节 实验动物科学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育种及遗传质量监测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群体遗传和育种学第二节 近交系动物及其育种第三节 突变系动物及其育种第四节 杂交群动物及其育种第五节 封闭群动物及其育种第六节 无菌动物及其育种第七节 悉生动物及其育种第八节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及其育种第九节

6、 实验动物的遗传监测第三章、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第三节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监测第四章、实验动物的营养学控制第一节 实验动物饲料中的养分及其营养作用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第三节 实验动物饲料的分类第四节 饲料的配制及加工及处理第五节 营养因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第六节 实验动物饲料的营养检测第五章 医学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与应用第一节 小 鼠第二节 大 鼠第三节 豚 鼠第四节 地 鼠第五节 家 兔第六节 狗第七节 猴第九节 小型猪第六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第一节 动物实验前的准备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法第三节 实验动物编号标记方法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随机分组方法第五节 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第六节 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方法第七节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第八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第九节 实验动物采血方法第十节 急性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手术方法第七章 医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第一节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第二节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第三节 基因突变动物及其应用第四节 肿瘤模型的复制方法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第七节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第八节 神经系统疾病模型第九节 寄生虫病动物模型第十节 中医:“证”的动物模型生产实习:国内著名实验动物中心参观(半天)小动物医疗机构参观(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