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诗歌鉴赏专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632143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诗歌鉴赏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高二诗歌鉴赏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高二诗歌鉴赏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高二诗歌鉴赏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高二诗歌鉴赏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诗歌鉴赏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诗歌鉴赏专题(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鉴赏总括五步法2、鉴赏诗歌意象及术语储备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品读诗词诗歌鉴赏一谢 铭五 步 法一、阅 读二、判 断三、审 题四、分 析五、表 述读正文 读诗题 读注释 读作者 基调诗型 背景 风格流派 体裁提示语 提问语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略) 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1.松梅竹菊寓高洁,2.借月托雁寄乡思。3.杜鹃鹧鸪啼凄凄,4.梧桐叶落透悲意。5.别时长亭柳依依,6.落花流水传愁绪。7.乌鸦燕子系兴衰,8.草木仍在人事移。诗歌鉴赏二谢 铭古诗词中重要意象举例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

2、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1、鸿雁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 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 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 嘏寒 塘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 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 浓的乡愁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 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雁来音

3、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2.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 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 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 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最典型的当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 味在心头。李煜的相见欢不仅如此,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

4、长安。”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营中写下的,表达了身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 念。诗人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想象今夜鄜州月圆,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 己,妻子身旁虽有儿女陪伴,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的思念,并不能为母亲 分忧。这样写来,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使诗情更进了一 层。落花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 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美丽鲜活 的生命的凋零,当然会在人的心头引起阵阵的伤感。 如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实则感慨万千。这固然体现在今

5、与昔的对比中 ,也全浓缩在“落花时节”这四个字里了。想当年,歧王宅里、崔九堂前 ,杜甫和友人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大唐也正处于其全盛 时期。如今,诗人和友人历经时世艰难,流落江南,他们已经到了人生的 “落花时节”;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江河日下日益衰微,也到了“ 落花时节”。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恨一齐涌至心头.3、落花(落红)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城. 秦观满庭芳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

6、符号,而 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不仅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而且也暗示日暮已经降 临。薄暮起,乡愁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 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 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4、日暮(夕阳)(补充)其他的一些常见意象。就动物而言 悲鸟,一种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的意象。 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如杜甫登高:“风急天 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表达喜悦之情。如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 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但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 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刻晓穿朱户。” 如晏几道临江仙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5、杜鹃(子规)6、猿啼(同杜鹃)7、燕子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现自己 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如骆宾王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但秋蝉(寒蝉)因临近生命终结,故含有凄凉之感。如柳永雨霖铃:“寒蝉

8、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常常用来表达一种黯然愁思的情境。 如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8. 蝉9.乌鸦就植物而言 10.菊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隐逸风范。11.桐梧是个哀愁的意象。如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的孤寂哀愁的意境。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 滴到明。” 其他 12.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冰雪的洁白、剔透、冷傲常常用来表现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如柳宗元江

9、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13.捣衣声(或捣练声)是一种极富家庭生活色彩的声音 ,常常用来表达夫妇或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菊花菊花 高雅高雅 莲花莲花 高洁高洁 杨柳杨柳 惜别惜别 月光月光 思念思念 落叶落叶 失意失意 春风春风 得意得意 浮云浮云 飘零飘零 落日落日 惆怅惆怅 冬雪冬雪 冷峻冷峻 秋雨秋雨 忧愁忧愁 鸿雁鸿雁 思远思远 流水流水 叹惋叹惋 落花落花 感伤感伤 大漠大漠 苍凉苍凉 旷野旷野 凄清凄清 美酒美酒 壮行壮行

10、 红豆红豆 相思相思 竹林竹林 闲趣闲趣 孤灯孤灯 孤苦孤苦 秋虫秋虫 凄凉凄凉 故园故园 乡愁乡愁 归燕归燕 温情温情 枯藤枯藤 萧瑟萧瑟 古琴古琴 知音知音其他一些常见意象古诗词中重要意象举例了解重要诗人主要经历,总体风格李白 飘逸豪放杜甫 沉郁凝重王维 形象如画1.充分调动认知积累,知人论世白居易 雅俗共赏杜牧 旷达绰约李商隐 含蓄典雅贾岛 清寒峭瘦李煜 颓靡伤感柳永 缠绵自然范仲淹 苍凉悲壮苏轼 雄浑豪放李清照 凄苦婉约陆游 雄浑厚重辛弃疾 壮阔雄奇孟浩然 清旷冲淡了解重要诗人所处时代,总体风貌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 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2.充分调动认知

11、积累,知人论世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夹杂了几 许悲壮和凄怆,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宋代朝廷先天不足,外交上处于弱势,儒 家理学逐渐发展,诗歌讲技巧,重说理。南宋半壁江山沦亡,外临强敌内政颓糜, 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谢 铭o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简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现手法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的表现手法,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托。因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主题,抒发感情的。一、 【分析艺术手法 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要求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类类 别别概 念说说 明例句1. 表 达 方 式 记记 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 生、发展、变化过程。

12、 描 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 和刻画 议议 论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 的意见 抒 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 、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 大散关”(陆游书愤)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 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 多 情 自 古 伤 离 别 , 更 那 堪 冷 落 清 秋 节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类类 别别概 念说说 明例句表 达 技 巧修 辞 手 法 比 喻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 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 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

13、,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 借 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 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 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 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 练、含蓄。 夸 张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的作用。 1.羁鸟念旧林,池鱼 思故渊 2.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 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类类 别别概 念说说 明例句表现手法 设设 问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 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 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 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 问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

14、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起 兴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 更 与 何 人 说 ? 2.凭谁问,廉颇老 矣,尚能饭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类类 别别概念说说 明例句表现手法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 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 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 ,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 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 言外。 联联 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 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 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衬托 或烘 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 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 种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 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 心托杜鹃此 去 经 年 , 应 是 良 辰 好 景 虚 设 。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 更 与 何 人 说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 类类 别别概念说说 明例句表现手法 11 对比 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