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动机与需求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620544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动机与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三章动机与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三章动机与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三章动机与需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三章动机与需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动机与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动机与需求(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動機與需求第一節 休閒動機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休閒動機的源起 第三節 休閒動機的種類 第四節 休閒動機的特性 第五節 休閒動機的理論第六節 影響休閒動機之因素第一節 休閒動機的意義與重要性一、 休閒動機的意義動機(Motivation)是控制人類行為的內在力量,也就是發自個人內在的驅力,促使人們去完成標的過程。登山活動。旅遊活動。運動。購物。第一節 休閒動機的意義與重要性二、休閒動機的重要性2001年開始實施週休二日。以進香團為例重要的不是生理的需要而是宗教的使命。 旅遊動機牽涉旅客的社會、文化、生理、年齡、性別、成長背景、教育程度、以及職業等因素。第一節 休閒動機的意義與重要性問

2、卷報告內容:造訪美加經驗的有無?拜訪就有或是新朋友?增廣見聞?安全性?經歷不同的生活方式?體驗新的文化?覺得好玩?紓解身心?避開繁忙的工作?與家人在一起?嘗試新的體驗?路過此邊順道觀光?與興趣相同者聚會?第二節 休閒動機的源起從神經和心理的理論結合。從心理和人類學裡論結合。從科學角度探討動機。 19世紀後,科學家將動機和需求納入研究。有家人和大自然的愛、性、尊重、好奇、安全感、成就感、鼓舞與接納。同時存在與獨立存在。第二節 休閒動機的源起旅遊的利益:1.因為工作繁忙,想要忙裡偷閒,身心獲得釋放。2. 追求刺激,外在的探討有著極高的嚮往。3. 家庭聚會,家庭和樂、親子關係。4. 接近大自然。5.

3、 以上的項目可能同時存在。第三節 休閒動機的種類一、生理性動機 飢餓驅力、渴驅力、性欲驅力、母性驅力、疼痛驅力等原始動機。 二、心理性動機 就是非生理變化為基礎的動機。也可稱社會動機。追求社會目標滿足個體的心理需求。多經學習而獲得。 有工作、交往、成就、成長、親合等動機。第四節 休閒動機的特性一、差異性旅客的年紀、職業、收入、成長背景以及家庭狀況等因素了解後才能進一步了解她們的旅遊動機。 二. 多元性 休閒活動並非單獨存在。旅遊品質超越消費者期待。旅遊服務提昇旅客增加效益成長。第四節 休閒動機的特性東勢林場功能多元-森林區、遊樂區、體能訓練區、住宿區以及餐廳外包、形成群聚效應,相輔相成,達到滿

4、足旅客多元的需求動機增加消費的人口成長。增加解說功能,可以誘發客人潛在的需求動機。告示牌或是聘請解說員,促使了解資然環境與人文背景,增進知識。達到遊憩、教育、環保、文化等多元化功能。第四節 休閒動機的特性三、動態性旅客滿足一種需求後會去追求另一種需求。旅遊動機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會隨著時間環境而改變。實際:投宿墾丁、喝啤酒、吹風、與友人暢談,可能引發其他旅遊的動機第五節 休閒動機理論一、內在與外在動機理論:行為科學家依動機產生的來源分為兩大類: (一)內在動機指的是純粹為了旅遊活動本身的樂趣而產生的動機。活動本身的挑戰和樂趣。水域活動、路地活動、空中活動。第五節 休閒動機理論內在動機的假設,能夠

5、提升人們參與旅遊活動滿足感的方式,就是允許個人做他熱愛的事情,讓個人自由選擇參與休閒活動使其能找出心中最有興趣的活動並參與其中。引發興趣參與的其他動機-活動內容、景點、交通方式、預算、天數和餐飲安排。第五節 休閒動機理論(二)外在動機外部刺激的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趨力,通常是指為了獲得獎勵而產生的動機,這些獎勵所產生的價值與活動本身無關。越容易受到金錢或其他形式的報酬所激發時,越容易受到外在動機的驅使。例如:馬拉松選手參加比賽是為了受到獎金的報酬的話,失去獎勵的話參加的動機就會受到影響。第五節 休閒動機理論二、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人類需求有層級。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實現。(一)生理需求:

6、人類的本能,為了維持生存而必須的。例如:空氣、水、飢餓、冷熱等。(二) 安全需求: 人類的生命及安全免於威脅與恐懼的需求,內容包括穩定、保障與秩序。例如:穩定的經濟來源、安全的住家環境或是規律的生活步調。第五節 休閒動機理論(三)社交需求: 人類對於歸屬感與愛的需求,諸如朋友之間的友誼、團體活動的參加或是團體的歸屬感等。(四)自尊需求: 有分內在和外在自尊。內在自尊對自己的尊重與自信心,外在自尊是被人尊重。第五節 休閒動機理論(五)自我實現需求: 最高層次的需求。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與技術、接受自己的優缺點以及接納自己的人格特質,最後達到自我成就之境界。第五節 休閒動機理論三、Beard and

7、 Ragheb 的休閒動機理論針對16歲以上學生與社會人士提出四個休閒動機-知性的需求、社會性的需求、成就性的需求、避免刺激的需求。(一)知性的需求: 探索未知的世界,追求新領域的知識,滿足好奇心為主。第五節 休閒動機理論(二)社會性的需求: 建立人際關係,對所屬的團體擁有歸屬感,並且得到同儕的認同為主。(三)成就性的需求: 挑戰與競爭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可以視為一種向自我挑戰所赫德的產物,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增進從事該項運動應具備的技巧和能力。(四)避免刺激的需求: 解除壓力獲得紓壓。目的要達到良好的人際關係或是工作的要求所做的一種調劑方式。一、個人因素: 人口統計變數-性別、年齡、職業、收入及教育程度。 年輕族群-逛街、購物、球類運動、郊遊、登山與健行。 中高齡-拜會親友、應酬、散步與慢跑。第六節 影響休閒動機之因素二、休閒態度: 包括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消費者參與休閒活動的種類會因其對於休閒的態度而有截然不同的選擇。 三、休閒經驗: 好的休閒經驗能夠激發消費者下次參與休閒活動的動機。第六節 影響休閒動機之因素四、休閒資訊: 休閒資訊不僅能激發消費者參與休閒活動的動機,還能加速休閒決策的過程。網路、電視、雜誌都是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