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第四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最新]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615010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第四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上学期第四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上学期第四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上学期第四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上学期第四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学期第四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期第四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最新](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复习一、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蛋白质的热量价:16、7千焦 糖类的热量价:16、7千焦 脂肪的热量价:、7千焦第1节 动物的食物与摄食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 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三、动物的摄食 摄食:动物机械性的获得食物,并将其咀嚼和吞咽的过程 各种动物具有自己特有的捕食方式和捕食器官。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蝗虫,家蚕(幼 虫),蟋蟀 虹吸式:蛾蝶类 舐吸式:蝇类 嚼吸式:蜂类 刺吸式:蚊类,蚜虫,蝉青蛙是捕食害虫的能手,它善于跳跃,在灵 巧的跳跃中甩出长长的舌头,一瞬间就把小飞蛾 卷进嘴里。 牙齿切

2、牙 前磨牙 磨牙 前磨牙切牙 尖牙 牙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是人体最硬的器官。 幼儿时:乳牙颗 成年时:恒牙颗,有些人第三磨牙(又叫智齿)终生不出牙齿的结构牙釉质牙质牙腔神经和血管牙冠牙颈牙根牙齿类型及作用切牙(门齿)切割食物尖牙(犬牙)撕裂食物咀嚼磨食物磨牙(臼牙)类型作用、四类昆虫成虫的口器,它们的口器最适用 何种取食方式? (1)刺穿动物的皮肤,吸吮血液 。 (2)咀嚼多种食物 。 (3)吸吮液体食物,如花蜜 。、将下列动物与相应的取食结构连线 青蛙 喙 海葵 倒生的舌 蝗虫 触手 鸟类 咀嚼式口器 猫 刺吸式口器 蚊子 伸缩的钩爪刺吸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口 咽食道肝脏胰胃大

3、肠小肠肛门消化系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消化腺:口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肛门胃腺肝脏肠腺胰腺唾液腺分泌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肠液胰液排入部位: (或开口)口腔胃小肠小肠小肠注意: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营养物质消化过程消化产物脂肪甘油 脂肪酸肠液、胰液胆汁小肠脂肪小颗粒 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胃液、肠液、胰液胃小肠糖类葡萄糖唾液、肠液、胰液小肠口腔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结论:二、酶1、什么叫酶?酶是活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能 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 质,我们称它们为生物催化剂。酶的

4、作用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催化作用受外界条件(温度、PH)影 响。、实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准备唾液: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 低头,将试管口紧靠嘴下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 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备用。(2)制淀粉糊: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 ,加99毫升蒸馏水,搅拌,水浴加热溶解,制成 1%淀粉溶液,备用。(3)取A、B两只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4毫 升,然后在A试管中加稀释唾液2毫升,B试管中 加蒸馏水2毫升,振荡后放入37 水浴中保温10 分钟。(4)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实验结果:A试管中溶液颜色 ,B试管中溶液颜色 。不变

5、变色思考:1、为什么将试管放入盛有37 温水 烧杯中?2、设置B号试管的目的是什么?3、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4、碘液颜色变化说明什么?变蓝色水浴保持温度37 的相对稳定,排除温度对酶的干 扰; 人体内的酶在正常体温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B号试管是用于对照(对比)检验试管里的溶液有无淀粉存在溶液变蓝说明有淀粉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 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血 小板有加速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人体内的血细胞也要经历衰老、死亡和再生 的过程。 人体内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和血管

6、1。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来吗? 2。动脉:将血液运送离开心脏,管壁厚 ,弹性大,管内血压高。 3。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管壁较薄, 弹性小,内有静脉瓣。 4。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管径较细,仅 容红细胞成单行通过。血液循环1。“血压”、“心率”、“脉搏”等 名词的涵义 2。感受脉搏 3。记住: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 一般在12-18.7千帕,舒张压通 常为8-12千帕。 3。“高血压”和“低血压” 4。心脏左侧的心肌比右侧的心 肌更为发达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也称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物 质,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有氧

7、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的催 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 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 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机物+ 氧酶二氧化碳+水 + 能量(二)无氧呼吸 细胞在无O2的情况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 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实例 a.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 时间的无氧呼吸 b.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 胞内就会出现无氧呼吸。肌肉酸胀。 c.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可以将有机物 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比较 项目呼吸 类型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程度产物能量多少有机物有机物需酶、氧

8、气需酶、缺氧彻底氧化分解不彻底氧化分解CO2、H2OCO2、酒精或乳酸大量少量糖类葡萄糖糖元二氧化碳和水神经胰岛素脂肪消化吸收氧化分解(血糖)糖类的利用一。 营养物质的利用转化第五节第五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2、血糖含量的调节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1)葡萄糖(血浆) 糖原(肝脏)含量多含量少(2)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葡萄糖(小肠)血糖代谢终产物糖原(肝脏)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脂类的利用脂类 消化、吸收淋巴循环血液循环重新合成脂肪(储能)参与合成 磷脂 氧化分解CO2 + H2O + 能量合成分泌物(C、H 、 O)蛋白质的利用蛋白质 氨基酸 消化、吸收合成组织蛋白质

9、和酶转氨基新的氨基酸脱氨基含氮部分:氨基不含氮 部分尿素氧化分解CO2 + H2O + 能量合成糖类、脂肪肝 (C、H 、O、)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储存的能量人体代谢终产物有哪些?(尿素、尿酸、无机盐、CO2、H2O等)排出体外的途径:循环系统,当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的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随血液流进肾脏时,在肾脏中形成尿液,通过排尿排出体外,同样,这些代谢废物也可以通过皮肤排汗排出体外。呼吸系统:CO2、 H2O 泌尿系统:H2O、无机盐、尿酸、尿素 皮肤:H2O、无机盐、尿酸、尿素 2.尿的形成尿形成的器官: 肾单位: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肾脏

10、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囊示意 动画肾小球、尿的排出肾盂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逐步流入2、无机盐的平衡意义:是细胞的以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平衡机理当体内有很多水但盐分不增加时,肾脏形成盐含量较低的尿当体内水分较少,盐分较多时,肾脏形成盐含量较高的尿一、新陈代谢1、概念:生物与环境物质和能量交换,生物体内物质能量的转变。2、代谢:a、同化作用 物质、能量代谢b、异化作用 物质、能量代谢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经过复杂变化,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同时贮存了能量的过程叫同化作用。生物体把自身物质分解,

11、释放出能量 的过程叫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联系 异化作用所分解的物质是同化作用所积累的,而同化作用所需要的能 量,是由异化作用过程释放的。 3、同化、异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交换生物体外界环境物质 能量物质 能量转 变新陈代谢实现生物体的自我更新营养物质 自身物质 能量异化作用能量 自身一部分物质 代谢废物能量代谢物质代谢摄取 合成 储存释放 分解 排出同化作用新 陈 代 谢关系: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第五节 生物的营养方式1.自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 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储藏着能量的有机 物(主要是淀粉),作为自身的有机养分, 这种营养方式叫做自养。进行自养的生物主 要是绿色植物。2 .异养:从外界摄取现存的 有机物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 ,以获得有机营养,这种营养 方式叫异养。3 .异养的营养方式主要包括 捕食、寄生、腐生 等几种形式。 捕食: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营养的方式。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 ,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摄取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 的营养方式。 腐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遗体或其他有机物中吸 收营养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营养方式。腐生生物:在腐生方式中,以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为主。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也是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 的。根据呼吸时是否需要氧气,把 微生物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被称为发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