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p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2603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重心的南移-p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p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p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p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p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重心的南移-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重心的南移-p(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海号是一艘宋代木质船。 1987年在广东附近 发现。2007年12月,这艘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古沉 船终于被成功打捞出海面。 26810南 海 一 号 模 型第20课南北南北南北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问:促使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 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包括:1、北方在长期的农业发展中,忽视了对生态环境 的保护,经济发展缓慢。2、北方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促使南方经济 发展。3、南方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4、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政府的重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

2、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圩田“江东水乡,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农 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 杨万里农业久习田间兴益长, 插秧方能骑快马。曹勋农业(一)、农业的发展 水稻: 棉花: 茶叶:海南、闽浙种植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得到了很大推广1、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 熟,大量土地的开垦。2、农作物的推广和产量的提高。产量增加,推广占城稻。谜语三则: 白如玉

3、,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 宝中宝。(打一农作物)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 会开花。(打一农作物)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打 一农作物) 水稻茶叶棉花(二)、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丝织业、棉织业     机户景德镇东南沿海  世界领先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 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 中心。当时江浙一带“茧薄 山立,缫车之声,达甍相 闻”(李觏直耕李先生文 集富国策)。蜀锦的产 量几乎占到当时全国织锦 产量的20%。 明朝人认为:“唐绢粗而厚,宋绢细而薄,元绢 与宋绢相似而稍不匀净。”朱克柔的茶

4、花图“一寸缂丝一寸金”棉织业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 地区,出现了纺车、弹弓等工具 ;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 要衣被原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 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 过于蚕桑也。清王应奎柳南续笔钧瓷【河南 禹州 】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 【河南开封 】 定瓷 【河北曲阳 】 哥瓷 【浙江龙泉 】 宋代五大官窑瓷都 【江西 景德镇 】 定窑孩儿枕汝窑青釉瓷器哥 窑 弦 纹 瓶官窑瓷器钧窑尊景德镇瓷器 城市: 货币: 贸易:城市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出现了纸币(三)、商业的繁荣清明上河图   北宋城市中的夜市相当繁华,宋朝耐得 翁在其都城纪胜中称其

5、“与日间无异,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到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 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王志振 夜市史话明州泉州广州高丽、日本苏门答腊岛印度阿拉伯半岛东非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在11世纪后半叶完成 其南移过程,此点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这从 根本上改变了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经济一直 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同时经济重 心区域由于向东南方向移动,而更加靠近拥 有优良海港的沿海地区,为封闭型的自然经 济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过渡提供了某种历史 机遇。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小结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最为活跃 的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宣

6、告完成 ,集中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 领域,其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为中 国乃至世界都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物质和精 神财富,中国一度迎来了一个走向海上强 国的历史机遇,但这个机遇却在后来的历 史发展中逐渐萎缩 考古资料:南海一号精美瓷罐精美瓷器古代金丝胭脂盒和胭脂瓶铜钱阿拉伯风格的瓷片鎏金龙纹手镯瓷器瓷碗瓷盘阿拉伯风格的瓷器碎片铁锅带有西亚风格的瓷片喇叭口大瓷罐成箱的瓷罐各式各样的瓷器碗底的字迹鎏金腰带瓷碗宋代的蓖梳从南海一号的考古资料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9载,宋 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广州城外蕃 汉杂居已有数万家之多,蕃

7、商以1/10计,亦 有数千户。故广州城南专门划出一块地盘作 为外商的聚居区,时称“蕃坊”。仅广州、 泉州二地之蕃商已近万人矣。葛金芳:两宋东南沿海地区海洋发展 路向论略,载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3年5月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1)经济重心的南移(西晋末年至南朝末年、 “安史之 乱”至五代十国、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至南宋)。(2)农业: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稻 麦轮作的推广。耕地的大量开垦,圩田、沙田和梯田, 水稻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苏湖熟,天下足”。经济作 物。(3)手工业:杭州、苏州、成都等有官办的丝织作坊, 江浙一带出现了“机户”。棉花种植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 南一

8、带,海南岛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江西景 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东南沿海 城市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海上丝绸之路(1)宋朝政府鼓励外贸的原因、三大外贸港、市舶司、 “番坊”、“番市”。(2)海外贸易的商品、“海上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 线、意义。 练习与测评1.(1)三国两晋南北朝;(2)两宋时期,由于北方 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经济赶上并超过北方,经济重 心的南移最终完成。而同时期的北方,因战乱而人口 减少、城镇衰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3)农业:水 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稻麦轮作的推 广。耕地的大量开垦,圩田、沙田和梯田,水稻居全

9、国粮食作物首位,“苏湖熟,天下足”。经济作物。手 工业:杭州、苏州、成都等有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 一带出现了“机户”。棉花种植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南 一带,海南岛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江西景 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东南沿 海城市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 位。商业外贸:宋朝政府鼓励外贸的原因、三大外贸 港、市舶司、“番坊”、“番市”。海外贸易的商品、“海 上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意义。 练习与测评2.(1)由于西夏的崛起,中原通往西域的 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 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对 外贸易在南宋经济中的重要性。如绍兴末

10、年 ,泉州、广州两市舶司的每年收入达到200 万贯,约占当时南宋政府年度财政总收入的 二十分之一。(2)经济重心南移后,对外 贸易成为南宋王朝的重要收入来源。 练习与测评3.(1)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 贸港;以中国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 ,向北可通往日本、高丽,向南可通往东 南亚,向西南可通往印度、波斯和阿拉伯 的海上丝绸之路 (2)向外传播丝绸、瓷 器等商品的“经济贸易之路”;传播各国人民 友谊的“友好往来之路”;传播各族人民光辉 灿烂文化的“文化交流之路”;传播我国四大 发明、科学技术交流的“造福人类之路”。 探索与争鸣(1)两宋时期,传统纳贡体系的崩溃和岁币的输 出,使海外贸

11、易成为必要。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 ,指南针的发明,又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可能。特 别是南宋,海外贸易成为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海外贸易的繁荣,使南宋经济逐渐背离了悠久的 农业传统,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2) 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政策。宋代经济繁荣,国家 却没有因此而富强,二者 之间是否矛盾?为什么?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税收收入2225150851262511614全年财政情况余大半余2407无余蚀1574 两宋商品经济虽然空前繁荣,却没有因此 而发展成为富强盛世,究其原因有: 两宋时期,内忧外患,商品经济的发展 时常因战乱而有所中断,难以持续发展, 因而“繁荣”也是有限的。 两宋军费、官俸、“岁币

12、”,使政府入不敷 出,造成了难以解决的积贫积弱。 政治腐败,由工商业繁荣带来的财富常 被统治者腐朽奢侈的行为所抵消。 The end南北南北南北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从远古到西晋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 从北宋到南宋 问:促使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因 素有哪些?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洋人巧弄 译笔,瓷器代称中国。                     魏明伦遂宁赋红、紫瓷河南 禹州钧窑青瓷浙江 越州哥窑体薄色青河南 汴京官窑青瓷,花纹河南 汝州汝窑白瓷

13、,花纹河北 定州定窑制瓷业制瓷业   瓷器有花纹,始于宋。 练习与测评1.(1)三国两晋南北朝;(2)两宋时期,由于北方 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经济赶上并超过北方,经济重 心的南移最终完成。而同时期的北方,因战乱而人口 减少、城镇衰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3)农业:水 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稻麦轮作的推 广。耕地的大量开垦,圩田、沙田和梯田,水稻居全 国粮食作物首位,“苏湖熟,天下足”。经济作物。手 工业:杭州、苏州、成都等有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 一带出现了“机户”。棉花种植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南 一带,海南岛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江西景 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远

14、销海内外。东南沿 海城市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 位。商业外贸:宋朝政府鼓励外贸的原因、三大外贸 港、市舶司、“番坊”、“番市”。海外贸易的商品、“海 上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意义。 练习与测评2.(1)由于西夏的崛起,中原通往西域的 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 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对 外贸易在南宋经济中的重要性。如绍兴末年 ,泉洲、广州两市舶司的每年收入达到200 万贯,约占当时南宋政府年度财政总收入的 二十分之一。(2)经济重心南移后,对外 贸易成为南宋王朝的重要收入来源。 练习与测评3.(1)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 贸港;以中国泉

15、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 ,向北可通往日本、高丽,向南可通往东 南亚,向西南可通往印度、波斯和阿拉伯 的海上丝绸之路 (2)向外传播丝绸、瓷 器等商品的“经济贸易之路”;传播各国人民 友谊的“友好往来之路”;传播各族人民光辉 灿烂文化的“文化交流之路”;传播我国四大 发明、科学技术交流的“造福人类之路”。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 量多,而且质量高,船体巍 峨高大,结构坚固合理,行 船工具更趋完善,装修更为 华美,特别是开始使用指南 针进行导航,开辟了航海史 的新时期. 宋船头小,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 狂风袭击仍很稳定,同时,结构坚固,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

16、性.底板 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或三重大板结构,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 .大船上又都设有小船,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抢险.每只船上都有大小 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这些极适合于远洋航行. 南方经济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是什么原因使黄 河流域失去了占据2千年之久的重心地位而让位给南方? 造成北方落后的原因? 南方的先天有利条件? 什么原因使得在历史上南方的先天有利条件没有得到发 挥? 什么原因使南方赶上并逐渐超过北方? 为什么丝绸之路从陆上转移到了海上?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是否意味着当时的中国存在走向海 上强国的可能?据统计,古代北方亩产粟折合今市斤为:汉代 281 斤;唐代334 斤;宋代187 斤;明代300 斤;清 代303斤。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懦之民为之; 工之获,利一而劳多,雕朽之民为之;商贾之 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贩盐之获, 利五而无劳,豪猾之民为之。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六江南四。宋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幅 度的增长。江浙地区的粮食产量,从北宋时 期的亩产米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