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 普心课件 心理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2522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晕轮效应 普心课件 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晕轮效应 普心课件 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晕轮效应 普心课件 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晕轮效应 普心课件 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晕轮效应 普心课件 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晕轮效应 普心课件 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晕轮效应 普心课件 心理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他比一般人还更有钱,更成 功,也更容易相处? 晕轮效应心理学院 黄事志 2008213619什么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 “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 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 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 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 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 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 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 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 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 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

2、 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 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 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 是推断的。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被试看一些照片 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 有的中等 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 这些人 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 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 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心理学成因】心理学的角度 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 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 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 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 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 譬如,我们闭着眼睛

3、,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 ,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 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 摸感(光滑的),等等。 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 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人们既可从外表知觉内心,又可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 评价上。这样就产生了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 遮掩性:抓住的事 物的个别特征并不 反映事物的本质, 却仍习惯予以个别 推及一般、由部分 推及整体,势必牵 强附会地误推出其 他特征 表面性 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 弥散性 对一个人的

4、整体态度, 还会连带影 响到跟这个 人的具体特 征有关的事 物上 【如何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 第一,注意“投射倾向”。 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 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 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 往是不自觉的。 第二,注意“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 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这就是产生晕 轮效应的“温床”了、因此,冷静、客观 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 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非常重要。 第三,注意“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按照预想 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 签,按图索骥。 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

5、 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 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 第四,避免“以貌取人”。 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 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 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 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第五,避免“循环证实”。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 ,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 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 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 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 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避免光环效应影响他人对自 己或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要过早地对新的老师、 同学做出

6、评价,要尽可能地与 老师、同学进行多方面的交往 ,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 第二及时注意自己是否全 面地看待了他人,特别是对有 突出优点或缺点的老师与同学 。 第三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 分在意他人是怎样评价自己, 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 认可和理解。第四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 每一件小事,如作业、作文、 值日等等,特别要注意处理发 好可能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较 大影响事情。 第五要敢于展示自己,让 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 处,同时,也尽可能让他人了 解自己的缺点。除了晕轮效应,还有很多有趣的心 理学现象 鸟笼逻辑 破窗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 帕金森定律 霍桑效应( Hawthorneeffect) 习得性无助实验 证人的记忆 罗森塔尔效应 虚假同感偏差( falseconsensusbia s) 未完,待续Thats all!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