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5认知心理障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128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5认知心理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5认知心理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5认知心理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5认知心理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5认知心理障碍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5认知心理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课件5认知心理障碍(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认知心理障碍一、感知觉障碍 感知过程实际上包括了传入和传出的机制,即反 馈和矫正的机制。因此,感知过程的产生不仅取决于 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同时也依赖于人的情绪状态和 个人的人格特征,即感知的指向性、选择性、理解性 和感知对象的范围等都受情绪、动机和人格因素的影 响。这样,在感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不管哪一个环节 都可能造成感知障碍。它表现为认知上的困难、对感 知材料的歪曲、感知错误以及感知活动动机的改变等 等。()感知和识别能力缺失症(不识症)患者不能把客观物体作为整体来感知,不能识 别物体的性质和含义,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这种 感知异常现象称为“不识症”。它大多发生在脑器官疾 患的病人身

2、上。关于视觉不识症已有很多研究,有 人把它分为:物体不识症(即病人不能认识物体及 其图形)、颜色和字形不识症以及空间不识症等。关于对物体及其图形的不识症,例如,病人把 钥匙说成是“一个圆环和一根细”:把浇花的喷壶说成 是“一种桶形的体,圆圆的,在中间的一边有一根粗 的棒”;有的病人进行变态心理检查时发现,感知和 识别物体的能力发生严重的障碍,给他看图形,竟 有40认不出来,例如,他把蘑菇说成是“干草堆” ,而把火柴叫做“结晶”等等。(二)感知错幻1错觉错觉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歪曲的感知,即把客观 外界存在着的某种一分物感知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 一种事物。对于精神病人,错觉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错觉 一旦

3、产生,病人自己不能觉察,不能认识,更不能 加以纠正,而且往往严重影响病人的行为。例如, 病人会把屋顶的小猫看成是猛虎或把吊灯看成是巨 蟒,因而惊恐万状;也会把碗里的白米饭看成是一 碗蛆,因而大发雷霆,拒绝进食,等等。精神病人 的错觉可见于不同器官,因而有错视、错听、错味 。错嗅、错触及内感受器的错觉,但临床上最多见 的是视错觉,其次是听错觉。 2幻觉幻觉是一种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 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即外 界环境并不存在某种事物而主体却坚持认为感 知到该事物的存在。幻觉是精神病人最常见的 症状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心理过程障碍。例如 某病人整天愁眉苦脸,认为自己是废物,没有

4、任何用处,白吃了人民的大米;并经常听见屋 外有单位某领导人责备的声音,说其“白拿工资 ”、“偷懒”、“没病装病”等。患者一听到声音就 到屋外寻找,并没有人,患者则认为该领导是 不愿意跟自己见面,因此常独自向窗外大声回 答说:“是,我是偷懒!”,“是,我是白拿工资 !”等等。幻觉也可以在正常人身上见到。 正常人在某种特殊状态下,如处在疲 劳状态,入睡前或醒觉过程中,在催 眠暗示或感知觉剥夺状态下以及因期 待而焦虑的情绪状态下等等,都可以 出现幻觉。不过对正常人来说一般都 是片断的,持续时间也很短。如果反 复出现大量的幻觉或持续时间很长就 应看做是病理状态。 作为病理过程的幻觉,按其内容的性质 来

5、看,可以是肯定的、中性的、否定的与命 令性的。“肯定的”是指幻觉的内容对患者有 利的, “中性的”是指幻觉的内容是一些与患 者无关的东西,“否定的”是指幻觉的内容对 患者不利,“命令性的”是指幻觉的内容对患 者具有命令性质,病人“听到”声音命令他做 某种事情,如声音“命令”病人扔掉自己的东 西;“命令”病人把钱币烧掉;声音“威胁”病人 说要打死他等。病人在这种幻觉的影响下, 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例如病人真的把自 己的东西扔掉;真的把钱币烧掉;受“威胁” 的病人因忍受不了而企图自杀等。 通常有幻觉的病人不能区别幻觉的形象 和从现实中获得的物体的形象。病人常常能 指出幻觉形象的方位,例如声音发自

6、楼上, 隔壁或窗外。病人甚至可以辨出是男是女, 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的声音。幻觉形象的产生 是不以病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病人既不能随 意地让它产生,也不能随病人的意愿避开它 ,不让它产生。幻觉形象的产生是无法进行检查的,即 不能用事实来向病人证明或无法使病人相信 其幻觉形象是不存在的。要说服幻觉病人是 不可能的,只有随着整体病理状态的改善, 症状才能消失。按照感知器官的不同,幻觉也可以 分为幻视、幻听、幻嗅、幻味、幻触 以及内脏和本体感受器的幻觉等。在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幻听,而幻听之中 又以言语性幻听最多见;其次是幻视 ,以及幻触、幻嗅、幻味等。正常人 从外界得到的信息 90以上来自视觉 通道;而精

7、神病人的感知错幻则大多 数产生于听觉通道,特别是言语声音 的幻听。 幻觉还可以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真性幻 觉是指病人对幻觉形象的体验与对真实事物的感知 映象完全相同。假性幻觉与真性幻觉不同的是:1、病人所感受的幻觉形象,一般轮廓不够清 晰、不够鲜明和生动,不具备真性幻觉的那种现实 性,幻觉形象往往不完整。例如患者只看到一个人 的上半身,或仅有头部而没有躯体部分。2、假性幻觉的形象并不位于客观空间,而只 是在病人的主观空间之内(脑子里)。它只是对于 内部表象的重新感知。如果说真性幻觉是病人对外 界客观现实的虚假的感知的话,假性幻觉则是病人 对自己内部的主观形象的感知。3、假性幻觉并不是通过病

8、人的感官获 得的,病人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就“看”到头 脑里有一个人像;可以不通过耳朵而“听”到 脑里有人说话的声音。4、病人对待假性幻觉的幻觉形象的态 度不同于真性幻觉。病人并不害怕假性幻觉 中的狮子,尽管他感知到了狮子的爪子的接 触。但如果在真性幻觉中看到狮子,他一定 会叫喊起来,并要逃跑。幻觉的另一种特殊形式是机能性幻听。 这是病人在听到外界某种现实声音刺激的同 时,出现与此无关的言语性幻听。当现实刺 激作用中止时,幻觉也随之消失。换言之, 这种幻听是在听觉感知器官受到现实的声音 刺激作用时,即处于某种和能状态下才出现 的。能够引起机能性幻听的声音一般是单调 的声音,如钟声、流水声。雨声、

9、雷声、刮 风声和脚步声等。幻听的内容一般较单调、 简短而固定。(三)感知综合过程的障碍病人在感知某一客观事物时,作为 一个客体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是 对它的部分属性,如形状、大小、颜色 、位置、距离和时间关系等产生了歪曲 的感知。这时病人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虽然并未发生变化,但对其个别属 性及时空关系等的综合作用却发生了障 碍。表现在空间特性方面的感知综合过程 的障碍称为视物变形症即病人所看到的 外界物体或人的形象发生了改变,如看 到别人的脸变得很长,眼睛很小,鼻高 大,脸色很难看等。如果被看到的物体 的形象比实物明显增大了,则称为视物 显大症,如果变小了则称为视物显小症 。如果病人对

10、周围物体与自身的空间距 离产生了歪曲的感知,即把本来很远的 物体看得很近而把近物又看得很远,称 为视物错位症。 表现在时间关系方面的感知综合过 程障碍,主要是病人感到外在世界已经 停滞不前,周围环境变得死气沉沉,岁 月不再流逝等。或者反过来,病人感到 周围世界的一切都在剧烈地变化着,而 且变化得异乎寻常地迅速。此外,病人 还可以觉得周围争物变得模糊不清,缺 乏真实性,这种现象称为非真实感。 也有表现在对自身体形或对自身躯体结 构方面的感知综合过程的障碍。病人感到自 己整个的躯体或它的个别部分都发生了变化 。例如,有的病人感到自己的头部膨大起来 ;有的病人感到自己四肢的长短、轻重、粗 细、形状和

11、颜色等都发生了变化。此外,还 有的病人感到身体很轻,简直可以被一阵风 吹到天上去;有的病人感到自己身体变得特 别高大,可以顶到天花板,所以在屋里走路 时总是弯着身子。感知综合过程的障碍还表现在病人不能 把情节并不复杂而意思相互连贯的两幅画面 综合起来说出其统一的意思。 二、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是精神疾患(尤其是脑器质性 疾患)中较为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病人一 般不说自己的思维有缺陷,行为和情绪有变 态,却往往诉说自己记忆发生了障碍。因此 ,记忆障碍成为精神病学和变态心理学研究 的中心问题之一。(一)记忆增强作为变态的记忆增强是指人处在病理情况下或其 他特殊情况下,对过去已经遗忘了的、久远的经验或

12、 根本记不起来的事情,都能记得起来,而且记得很清 楚。例如病人能回忆起他童年时期的某些事情,曾做 过的一些游戏以及和谁跳过什么舞蹈等等,即对非常 细微的情节也能清楚无遗地回忆起来。例如有系统妄 想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对周围事物特别警觉和专 心注意,明显地表现出记忆增强,就连正常人根本注 意不到的细枝末节也能毫无遗漏地回忆起来。轻性躁 狂症病人,由于联想十分主富,能产生对某些既往生 活事件的详情细节的追忆。一位女病人在大脑受到损 害以后,突然间把儿时学过并达到对话水平,但因后 来不用而已全忘记了的德语,又全都记起并说得和儿 时一样流利。此外,在催眠状态和梦境中,可以回忆 起一些早已遗忘了的以往

13、生活经历中的景象,甚至是 根本想不起来的早期童年生活的具体片断。这些都是 记忆增强的表现。(二)记忆减退记忆减退是指病人的记忆能力普遍降低 的表现,即病人识记、保持、回忆和再现这 四个环节的能力比一般常人或比本人发病之 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也可以是四个环节 中某一个环节受到严重破坏而导致整个记忆 能力的减退。记忆减退可以表现为近事记忆 减退(比较常见),也可以表现为远事记忆 减退;但从发展来看则常常表现为由近事记 忆减退开始逐渐发展到远事记忆减退。记忆 减退的极端表现是“遗忘症”。 1、遗忘症对于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称为遗 忘;不能回忆的有时还能再认,如果既 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称为完全性

14、遗忘 。如果对既往经验过的重大事件或某一 段时间内的经历,出现完全性的遗忘, 则表明记忆有严重障碍,这称为遗忘症 。遗忘症实际上是一种记忆的丧失而非 记忆减退 。由于大脑病态而引起大脑弥散性损 害的病人,如老年性痴呆病人,在大脑 疾病不断加重的过程中,记忆的损害也 会进行性地加重,并同时伴有日益加重 的痴呆和淡漠,这称为进行性遗忘症。 其突出的表现是回忆和再认的严重障碍 。遗忘一般持续进行,日趋严重,多由 近事遗忘开始,逐渐发展到远事遗忘。遗忘症根据它所波及的时间阶段而 划分为逆行性遗忘和顺行性遗忘。所谓逆行性遗忘症是指病人对于 疾病或受伤以前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 情,如他在受伤前在什么地方,做

15、什 么事情等均不能回忆。这种症状在颅 脑外伤并伴有意识丧失时较为多见外 ,也可见于老年性精神病或科中发作 ,有时在严重精神创作后或一氧化碳 中毒时也可出现。所谓顺行性遗忘是指病人在受伤或发病 当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如怎样被送 进医院进行抢救的等等均不能回忆,而且在 意识恢复以后,如果大脑已蒙受了严重的损 害,则继续表现识记的严重困难,甚至一过 即忘。可是在病前经验过的事以及久远以前 的、童年的经历,仍保持着较好的记忆。若 问病人今天是什么时候了,回答的总是大故 前一天的日期。可见顺行性遗忘主要是识记 过程的障碍,而对回忆与再认过程影响较少 。这两种遗忘症在理论似乎是有绝对区别的 ,但在临

16、床实际病例中,往往同时存在于同 一个病人身上。2再认错误这是记忆减退的一种特殊形式。病人对过去已 经认知过的个物不能正确地进行再认,称为旧事如 新症。如果病人对于过去并没有认知过的事物或情 景,却认为是曾经认知过的,称为似曾相识症。似曾相识症:病人在接触到新的环境、事物或 人的时候,好像过去曾经见到过或经历过,因而在 自己的记忆中有一种早就体验过的熟悉的感觉、这 里错误的再认,是把当前一事物的映象和以往的不 同而又类似的事物表象混淆在一起了,因而新到一 个陌生的地方会觉得是旧地重游;新见面的陌生人 似乎过去曾见到过;甚至对一切新的、生疏的东西 都有熟悉感,有已知的、曾经历过的体验。旧事如新症:是对于本来熟悉的周 围事物感到陌生,即病人对过去曾经体 验过而且相当熟悉的环境、事物和人, 当他再次接触时,有一种似乎从来也不 曾见过的新奇而陌生的感觉。这里的再 认障碍表现是当前感知的事物的映象, 无法与以往相同的事物的表象接通。如 在癫痴梦样状况下,患者对周围日常熟 悉的人都如同陌路,对熟悉的生活环境 都如初到的异地;家门、街道、同事全 都变得生疏了。(三)记忆错乱记忆障碍的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