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管理-蝎子刺乌龟的反思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99993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化管理-蝎子刺乌龟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制度化管理-蝎子刺乌龟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制度化管理-蝎子刺乌龟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制度化管理-蝎子刺乌龟的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制度化管理-蝎子刺乌龟的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化管理-蝎子刺乌龟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化管理-蝎子刺乌龟的反思(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度化管理2010.8.18目录一、什么是制度化管理(案例)二、制定制度的基本要求三、制度的特点四、制度的制定和调整五、制度化管理六、制度化管理的进阶七、总结一、案例:制度化管理之一 看山是山(分粥的故事)江湖传说,有7个人住在一起,他们每天共食一锅粥。当时没有称量用具或 有刻度的容器,加上人多粥少,所以每次总有人吃不饱。于是,他们坐在一 起商量:如何来公平、合理地分粥。他们先后尝试了以下做法: 做法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 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做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 多分

2、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有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 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饥饿难挨。大家认 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 做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 还能公平分粥,不久,他却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看来,权力容 易滋生腐败。 做法四:设立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 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几乎每次分粥委员会提出的议案,监督委员会都有 不同意见,于是双方据理力争,等到大家争论得筋疲力尽,粥早就凉了。四种做法都不如人意,怎么办? 7个人又坐在一起商量。终于,有个人 福至心灵、灵感乍现,他提出:每个

3、人轮 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人要最后一个领 粥。意料之中、意料之外,这下,七份粥 的分量差不多,大家的心理都平衡了。 可见制度的美妙! 通过一套游戏规则,来指导大家规范 的操作、帮助散兵游勇进化成正规军、减 少“人治”因素和随意性管理的现象、积淀下 企业的管理经验,这是制度化管理的好处 。一、案例:制度化管理之二 看山不是山(植树的故事)一个三人小组执行植树的任务,有一天,出现了 这样的场景:甲在前面挖坑,丙在后面填土。路 人非常奇怪,就问:“你们在做什么?”丙说:“我 们在植树!”。路人更加迷惑了:“植树?哪里有树啊 ?”丙说:“我们三人小组是有分工的,甲挖坑,乙 放树,我填土,但是乙今天有

4、病请假了。 可见,完全按照制度办事,可能会带来令人 啼笑皆非的结果。 束缚员工的手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般 的对立、钻制度空子、官僚主义,这是制度化管 理容易招人辱骂,指责的地方。思考: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有这种情况出现吗?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享受制度带来的规范,又能够避 免僵化、保持弹性,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答案是肯定的。你看,有些企业,内部有大量的管理制度,可是,它们的 员工并未受到太大束缚,反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原来,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员工在制度的基础上,去充分 发挥创造性,高度自治,按规则做事、但不是机械的做事 ,这种工作方式逐渐成为了企业独特的文化,

5、起到了自主 管理水平循环提高到目的。 如何面对“植树”的难题? 早就安排好乙的替身了乙生病没关系,因为乙早就向上 级汇报了、甲或丙早就向上级反映了、上级早就监控到了 。一、案例:制度化管理之三 看山还是山(不机械植树的说明)讨论题:公司的一名管理干部说:“一些著名企业是 很少用制度管人的。所以,我也要向他们 看齐,努力做到无为而治。”请问您的看法?您觉得应该怎样做?5分钟思考,提问分享。答:确实,这些著名企业很少用制度管人。然而,大家看到 的只是现在的结果,而忽略了这些结果的背后或长 或短的规范化管理的历史进程。在人员素质不高、管理 尚未规范、内部思想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就做“甩手掌 柜”,那么

6、,常常会带来混乱不堪的局面。 所以,把程序化的东西固化下来,形成流程、制度 或规定,在落实这些流程、制度、规定的同时,管理者 要不断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 主动意识,使得员工可以应对程序化问题出现的新情况 、非程序化问题,而各级管理者在旁边计划、组织、协 调、控制。 一般来说,企业会经历从完全没有制度到有制度, 从有制度到“没有”制度的过程,这是一种类似于禅宗所 说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从简单到 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相比于最初的“山”,此 时的“山”已经有了质的飞跃。9二、制定制度的基本要求4、系统和配套2、根据需要制定6、先进性制定制度的基本 要

7、求3、建立在法律 和社会道德规范 基础上 5、合情合理1、从实际出发10三、制度的特点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稳定性借助强制力无差别性制度的特 点11四、制度的制定和调整制度制定者制度制定程序制度的调整121、制度制定者制度类型制定主体 企业基本制度企业所有者,主要经营管 理人员。 管理制度制度涉及的单位、管理者 和有关组织成员。 技术规范制度技术部门为主,会同约 束对象和管理者。 流程规范制度直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个人行为规范制度高层管理人员。132、制度制定程序提出编制讨论 和会、 审、批试行正式 执行143、制度的调整管理制度调整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工作 “破”与“立”相结合。制度的调整不宜太频

8、繁,要维护制度规范的严肃 性和稳定性。 15五、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制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制度化管理的优越性制度化与人性161、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 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 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 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 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 172、制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按照各机构、各层次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 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指挥链 或等级系统,并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 。以文字形式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承担责任 的个人应有素质、能力等要求。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只负责特定的工

9、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所拥有的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要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管理者的职务是管理者的职业。183、制度化管理的优越性与传统的以个人权威为主进行的管理相比 ,制度化管理更具优越性个人与权力相分离 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精神的体现。 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案例:例 :蝎子刺乌龟(蝎子是有毒,它不会游泳) 有一天蝎子要过河,它要求乌龟背它过河,乌龟对它说 过河可以,但不可刺他,蝎子同意了,可刚到河心,蝎 子就忍不住刺了乌龟一下,乌龟问它为什么要刺他, 它说它实在是忍不住了,最后它们都淹死在河里。 蝎子明知刺了乌龟自已会被淹死,但它因养成了习 惯;改变不了,最终害它害已。说明

10、我们不能养成不良的坏习惯,对已对他人都没有 好处。通过制度的执行改正不良的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对 已对他人都有好处。204、制度化与人性他律与自律的关系充分依靠他律,发挥制度规范的作用 将他律控制在必要限度内关于“管理制度化”和“操作人性化”是否影响制度的执行 力问题:实践中许多人可能说,操作人性化是不是大家都当老好 人,以人性化的名义对管理制度不执行,歪曲执行或变 相执行,达不到制度管理的目的?等等。操作人性化不但不是不执行管理制度,反而是对管理制 度最好的执行,操作人性化的核心因素是沟通,在使用 制度之前,首要要通过沟通核实事实,通过沟通分析原 因,进而适用制度。人性化操作的直接目的,是让

11、员工 被制度处罚后心服口服,不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积极性 ,让员工知道,自己真的是错了,今后应当引以为戒, 要干的更好。在某种意义上,如果一个管理者可怜到只有靠制度去压 制和管理部下的时候,这个管理者离下课也差不多了。人性化管理除了沟通之外,背后还隐藏了管理双方的尊 重,对话,交流互动等许多有利于管理进步的要素和因 子,尤其,对于制度的优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个朋友曾经碰到过一个小老板,他制定一 份制度,对人家一个月一千多块工资的员工 制定的处罚制度是,犯错误一次起码罚款五 百。谁跟谁啊?凭什么呢?人家一个月出卖 时间和劳动为你打工,你一次就罚人家五百 ,你有什么资格?你可以以无耻的手段逼迫 员工

12、离职,但你无法贯彻执行罚款,否则劳 动局那里有你的苦吃,这叫 做人太过分,做 事无后路。这样的小老板,你不要去理他,他终将搬起 石头砸自己的脚。许多管理人员有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就是总想给 员工“下马威”,特别是对新来的员工,主管或经 理。时代不同了,下马威是通过自己身体力行地成为 正面典范,不言自明,不怒自威的,而不是搞一 些恶性制度来管制员工。因此,管理制度化应当 是经过员工认可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才能执行下 去;操作人性化是经过双方良性沟通,在互相尊 重的基础上达成的操作,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而 不是打击员工积极性。黄帝内经,说庄子 徐无鬼中有一个故事 ,黄帝一次外出,碰到一个放马的小孩,黄帝

13、问 治国治天下的道理,小孩说,很简单,和放马一 样,去掉害群之马就可以了。于是黄帝立拜。道 理是一样的,具体的事情中都包括着深刻的管理 思想。另一方面,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发达,社会就 业结构也在调整中。一些不愿意以“操作人性 化”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制度化”的管理者,骨 子里还是想以“下马威”和恶制度管制员工, 结果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分两方面。一种结果:就是必然带不来效益的澎湃发展.两种表现形式:一方面是有本事的人鸟也不鸟 你,你下马还没来得及威一下人家已经开枪 为你送行了;另一方面是留下来的,基本上 没有太大的本事,所以他也才能受如此的心 理压抑,混饭。现如今,“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得到人们

14、的重视 ,这种新的管理理念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挑战着我们, 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作为传统的管理方法,因忽视 人的价值,不利于人的发展和教育创新,而遭到管理 者的日渐冷落。但是如果把“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全盘接受,或者把“制 度化”管理模式全盘摒弃,也是不客观的,这不符合唯 物辩证法。“人性化”是情,“制度化”是理,在企业管理中要情理 并存,理是情之基础,情是理之升华。理在于规范、 约束,情在于激励、动心。摆正情与理的关系,才能 使管理者在规则下达到企业和谐快速发展的境界。关于制度执行难的根源在哪里?执行难的根源在哪里?面子文化 中国人讲究以情理服人,情在前理在后, 先讲关

15、系和面子,再讲道理。清淡文化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农业文化,对东西的描述提倡含糊的“悟道”,而不是量化。两级文化 下级揣摸上级的意图,要么就是悟对了, 要么就是没有领悟高层的精神。人治文化 依靠能人,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能人第一,制度第二。 个人依赖 一个人能成就你,也就能毁掉你。制度变形 下属发现与其遵守制度,不如投靠某某,在企业内部就形成帮派体系。六、制度化管理的进阶1、初创期: 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基本规章制度初创期是指中小企业从创立到基本能够实现以收抵支的发展阶 段。有些中小企业的初创期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天,有些企业却 需要一年甚至数年的苦苦挣扎,还有一些企业因无法跨越初创 期而走

16、向死亡。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犹如刚刚诞生的婴儿,具有自身独特的生 命特征。生命信号非常微弱。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 、收入和利润水平、现金流、存货周转率、核心技术等信号准 确反映其是否具备了健康成长的足够潜力。强烈地依附于创业者。企业尚且不能自立,需要的投入多, 而产出却很少。企业不能依靠自身力量获得生命延续所需的资 源,也不能为出资者带来巨大投资回报。创业者的信心及其在 资金、知识、精力等方面所给予的支持,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 死存亡。组织结构柔性化。虽然企业中已经出现了部门、岗位、工作流 程、职责分工等,但发育都不完全,且随时处于变动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复杂的管理制度不仅无助于企业 的发展,而且会束缚创业者和员工的手脚。衡量 员工行为是否适当的首要标准,不是其是否遵守 了企业的规章制度,而是其是否最有利于企业的 生存。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