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讲义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9930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政治经济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政治经济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政治经济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政治经济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讲义(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政治经济学讲义 主讲教师:吴其旺马鞍山电视大学政治经济学全书共四部分 :1、导言(研究对象)2、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1、2章 )3、资本主义经济(3-8章) 4、社会主义经济(9-17章) 返回目录目 录:1、导言及第一章:商品经济、2、第二章;社会化大生产;3、第三章:资本主义制度(上)4、第四章:资本主义制度(下)5、第五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6、第六章:资本主义政府的经济职能7、第七章: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8、第八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9、第九、十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第十一章:现代企业制度11、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体系12、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13、第十四章:国

2、民收入的分配 与使用14、第十五-十七章:个人收入分配、对外经济关系、宏观调控导言1、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被称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研究对象: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含义: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为什么? 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返回目录四个环节: 决定生产 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2)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含义:*基本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另:科学技术、管理与信息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

3、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 式 (3)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经济规律*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客观性: 人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 律或改造规律,但人们可认识它,并利用它为 人类造福;特点与种类:各有三点返回目录思考与练习?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本章概念多、难点多。要注意理解。) 本章要点:1、商品经济的由来与发展2、商品及其属性3、货币及其代用品4、价值规律 返回目录一、商品经济的由来与发展(一)自然经济 : 自给自足 (二)商品经济:*目的:直接进行商品交换*产生的基本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返回目录二、商品及其属

4、性(一)商品的二重属性:*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含义*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各种形式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价值的实体*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是同 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 动。返回目录(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四)商品的价值量* 价值量 劳动量 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成反比 注意: 那么,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高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低 个别劳动时间 社

5、会必要劳动间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返回目录三、 货币及其代用品(一) 价值形式的发展:简单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二)本质: 一般等价物 (三) 职能: 价值尺度 基本职能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返回目录(四)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1、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 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所需要的货币量 同一货币单位流通速度2、通货膨胀:原因:(1)直接的:纸币发行过多(2)间接的: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发纸币返回目录四、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一)内容:*价值决定规律*价值实现规律 (二)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返回目录(三)价值规律的作用:1、刺

6、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 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 发展;2、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优胜劣汰;3、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劳动力在部门间分 配。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社会化生产要点:* 生产的社会化及其发展趋势*生产社会化的基本规律(重点)返回目录一、生产的社会化及发展进程(一) 生产社会性化的含义及内容: 1、 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社会化:前者指生产不是孤立,而是社会的生产,而后者则指 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为大规 模的社会生产。 2、 内容:(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3)产品的社会化 返回目录3、发展进程:简单协作形成阶段 工场手工业成熟阶段现

7、代化阶段 生产的垄断化生产的国际化返回目录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1、内容: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 2、决定因素:社会的需求结构(可实现的需求)物质财富的 劳动生产率生产条件 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 返回目录3、规律的实现形式:(如何实现规律性)(1)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有意识分配)(2)在商品经济中:(通过价值规律实现)返回目录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上)要点: 1、资本主义制度概述 2、资本主义生产 3、资本主义流通返回目录一、概述(一)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1、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化生产+普遍化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 2、特征:资本剥削雇用劳动返回目录(二)雇用劳动和剩余劳动1、必要产品如

8、剩余产品 *无偿占有剩余劳动,是历史上一切剥削制 度的共同特征 *资本主义是历史上最隐蔽的剥削制度返回目录2、劳动力商品与剩余价值(1)资本总公式:GWG(G+ G)*包含的矛盾: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在流 通领域价值不会增殖;但资 本经过流通过程,却产生了 剩余价值。返回目录(2)劳动力商品:条件:有人身自由,可以出卖劳动力一无所有,必须出卖劳动力特殊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有三部分构成使用价值:它在使用中不仅创造出新价值,并且是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剩余价值 )返回目录二、资本主义的生产(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1、二重性:即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1)劳动过程:*

9、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劳动者的劳动者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也属于资本家返回目录(2)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 ,而且要生产价值 ,不仅要生产价值 ,而且要 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 增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一方面创造使用价值,同时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另一方面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一是创造了与劳动力价值相等的价值;二是创造了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返回目录2、资本的本质表面上,资本是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材料等。本质上,是体现在 物上的生产关系,是能 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返回目录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据用于购 买劳动力的资本和用于购

10、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 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 (1)C与V:可见, 只有V才能生产 剩余价值,只有工人的剩 余劳动才是剩余 价值的唯 一源泉。返回目录4、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 剩余劳动m=- = - 可变资本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它表示剥削程度,资本家总是 要想尽办法来提高剩余价值率。返回目录(二)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共有三种。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区别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返回目录(三)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1、资本主义再生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返回目录2

11、、资本积累:(1)含义及实质:实质: *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一 部分,来扩大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权力。(2)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增大d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返回目录3、资本有机构成:从价值方面看,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之比,即资本的价值 构成;从物质形态看,生产资料数量和这些生产资料必要劳动力数量之比,即技术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 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呈提高 的趋势。返回目录4、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个别资本增大的 形式:(1)一般规律:资产阶级- 财

12、富的积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2)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返回目录三、资本主义的流通:(一)资本的循环: 1、资本运动:AG W P W GP 返回目录*资本价值在运动中的形式: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货币资本(增殖)2、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货币资本循环G W P W G生产资本循环P W G W P商品资本循环W G W P W这三种循环各有片面性,必须统一起来 返回目录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空间上- 并存时间上- 继起 (二)资本周转:1、周转速度:通常用一年内周转的次数来表示。U - 一年,正比n= -u - 周转时间,反比返回目录2、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

13、固定资本* 含义*折旧* 磨损 物质磨损(有形的)精神磨损(无形的)流动资本:* 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意义前者- 剩余价值 的来源后者-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返回目录3、预付总资本的周转:一年内固定 一年内流动 预付资本的 资本周转总值+资本周转总值总周转速度 预付总资本总额例:某资本主义企业的全部固定资本为300万元,其中 厂房价值100万元,可使用20年,机器设备价值 200万元,可 使用10年,流动资本为100万元,一年可周转5次,则该企业 预付资本总周转为:固:厂房年周转5万元,设备年周转价值 20万;流:年周转5次,价值500万元;预:(5+20+5

14、00)/400=1、325次返回目录4 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影响:(1 ) 可以在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时,节省预付资本量(2 ) 可以在使用同样多的预付资本时,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年剩余价值)M = M/C 返回目录(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1、社会总资本的实现问题:*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1)简单再生产假定:实现条件:例:I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II 2000c + 500v + 500m = 3000*两部类产品三方面交换:返回目录实现条件:基本条件: I ( v + m ) = II c派生条件: I (c + v + m) = I c + II cII ( c + v + m ) = I (v +m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