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地方教材培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59911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江市地方教材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内江市地方教材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内江市地方教材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内江市地方教材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内江市地方教材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江市地方教材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江市地方教材培训(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地方教材培训 生活、生命与安全 七、八、九年级资中教研室曾建中七八九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 教材总体介绍 1.课程开发的依据 (1)国家地方对地方课程的总体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 于三级地方课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 )(川教2007173号) 四川省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修订)( 川教200981号)三级课程的内涵 国家课程 是国家规定的课程,他集中体现 了一个国家的意志,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 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 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即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 制定各个领域或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 纲,编写教科书。国家

2、课程体现国家教育 意志它是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中的主体 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 要标志。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 定的各个教育阶段(课程计划) 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 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 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 要而开发的课程。满足地方社会 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上 述两类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 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 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 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 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 不可缺少的部分。(2)充分体现国家一系列专题教育 大纲的内容 200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 要的

3、通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 教育部办公厅2003号中小学预防爱滋病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专题大纲的通知2.课程性质及内容 (1)课程性质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育涵盖了生命教育 、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 、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有序地贯穿于 九年义务教育的各个年级,是一门兼有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型性地方课程课 程。 以专题教育为模块的综合性地方课程。(2)课程整合现有地方课程的问题:门类多(心理健康、青春、综合实 践活动、环境与社会、家庭与法制、四 川

4、历史与社会等)部分课程在内容上有交差(相互的 交差,与国家课程的交差)有的课程缺乏使用性生命与安全的内容没有进入地方课程(3)重整现我省地方课程的对策:重新规划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 地方课程九年一贯,拉通考虑缩 减门类,减轻学生负担针对我省 实际,重点引入防灾、减灾等安 全教育内容(4)课程内容 七至九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身心健康 公共安全(生命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 人与环境 国防安全七八九年级部分内容介绍 七年级(上)一单元“呵护生命”介绍与解 析 “生命教育” 单元的教材结构 本部分是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教学部分。 共分三课: 第一课课题是“奇妙的生命世界”; 第

5、二课课题是“珍爱生命”; 第三课课题是“守护生命”。本单元教学指导思想及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为主线,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以学生的 个性健康发展为关注点,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 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注重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 对生命价值的感悟,为建立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 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呵护 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 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 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的质量水平,理解生 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 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环境 、

6、生命与关爱、生命与感恩的教育,帮助学生获得 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知识和 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 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 生命,同时学会对他人生命和其他生命形式(动物 、植物等)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 观,成为对自己生命、他人生命和其他生命形式具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第一课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 的描述,提高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水平,感悟生 命的美好和珍贵,对生命建立起自觉的情感基础。 第二课教学目标:旨在通过“生命的伟大”、“救援生 命”、“敬畏生命”三个板块的内容展开,进一步提高 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水平,

7、增强热爱生命、珍爱生命 的意识。 第三课教学目标:旨在通过“生命的唯一”、“生命的 来之不易”、“生命的有限”和“我们对生命的庄严承诺 ”等几个板块的内容展开,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人生观和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培养其关心自我、 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意识。第一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介绍解析 (一)课题解析 (二)课序解析 (三)“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解析 (四)“生命的奇迹”解析 (五)本课总结“第二课 珍爱生命”介绍与解析 (一)课题解析 (二)课序解析 (三)“生命的伟大”解析 (四)“救援生命”解析 (五)“敬畏生命”解析“第三课 守护生命”介绍与解析 (一)课题解析 (二

8、)课序解析 (三)“我是唯一,他(她)也是唯一”解 析 (四)“我们对生命的庄严承诺”解析“手工制作”七年级(上)四单元 本单元的各课目构成 第十五课 “陶器制作” 第十六课 “食品雕刻” 第十七课 “礼品包装” 第十八课 “棒针编织基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 化教育活动。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 界,创造了文明;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 进步与发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多种教 育功能和社会效能,惠及了人类。它虽历 经嬗变,却始终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彰显 着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教育 的角度来看,劳动与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发 展,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

9、极为重要 的意义和作用。一是劳动技术教育可以养德 二是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益智 三是劳动技术教育可以健体 四是劳动技术教育可以育美 五是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练技 本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从手工制作入手,重点通过介绍陶器制作、食品雕 刻、礼品包装盒棒针编织等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 教育。根据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 本单元主要通过传统工艺品或模型等的制作教学,让学生 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养成良好 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意识。同时,通 过教材设计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充分调动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创造能力

10、。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伟大价值,劳 动创造美,感受到美好生活要通过劳动来创造的道理,培 养学生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了解我国 悠久的历史手工工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爱家乡的自豪 感。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建议 1.教材内所设计的有关实践活动,如果在课堂上 不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在新课开始时安排一定时 间来完成。 2.教材内设计的活动需要查阅资料并借助合作学 习完成的,建议作为课后作业布置,并对作业进 行批阅和评价,纳入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 3.建议结合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利用一课时开展 一次活动。活动的主题、要求和形式等由教师事 前安排和布置。第十五课 “陶器制作” 介绍 (一)该课知识结

11、构的设计遵循这样的逻 辑线索 (二)该课教材内容采取了叙述性课文和 活动性课文两种呈现形式 (三)本课内容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目的 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和技能 (四)本课教学重点:基本技法;本课教 学难点:造型多样 教学建议 (一)教师在讲授陶器制作相关知识的时候,要 避免简单的说教和灌输,注意对学生及时进行情 感和价值观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带 祖国,热带家乡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 1.请学生搜集陶器发展史、陶器欣赏、陶器制作 等有关图片和资料。 2.陶泥,陶器制作工具(钢丝绳或细线一根,泥 塑刀一把,泥塑木片一个,修坯刮刀一个,塑料 布一张);课件。第十六课 “食品雕刻” 介

12、绍 (一)该课知识结构的设计遵循这样的逻辑线索:先对 食品雕刻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对精美的作品产生浓 厚的兴趣,对食品雕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对 食品雕刻的兴趣和愿望,引出话题;在进入雕刻技能传授 之前,让学生对食品雕刻的历史、意义和注意事项等相关 知识做一介绍,对后面的技能讲授做一个铺垫,帮助学生 理解;然后介绍食品雕刻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讲 授和技能传授为主),注意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简单的食品雕 刻,既在活动中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同时进行情感、价 值观渗透教育;最后对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交流欣赏,进 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13、巩固和深化学生情感)。(二)教材内容采取了叙述性课 文和活动性课文两种呈现形式。一 是叙述性课文。主要介绍食品雕刻 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二是活动 性课文。设计食品雕刻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三)本课教学重点:通过月季 花和玉兰花的雕刻,学习食品雕刻 基本技法。本课教学难点:花蕊和 花瓣的雕刻;造型。课前准备1.请学生通过信息库、网络技术 活其他渠道搜集食品雕刻的相关知 识和雕刻手法,搜集相关的食品雕 刻精美艺术作品。2.食品雕刻材料:黄瓜或胡萝卜 ,萝卜;食品雕刻工具:平口刀一 把,尖口刀一把,牙签数根,环保 、干净的塑料布一张。第十七课 “ 礼品包装” 介绍与解析 教材浅

14、析(一)该课知识结构的设计遵循这样的逻辑线索:先从 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先联系生活实际对礼品包装 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引出话题;接着呈现相关的精美的礼 品包装作品,让学生感受包装艺术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 体验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然后介绍礼 品包装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讲授和技能传授为主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简单的礼 品包装,既在活动中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同时进行情感 、价值观渗透教育;最后对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交流欣赏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巩固和深化学生情感) 。(二)教材内容采取了叙述性课 文和活动性课文两种呈现形式。一 是叙述性课文。主

15、要介绍礼品包装 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二是活动 性课文。设计礼品包装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三)本课教学重点:基本技法 ;本课教学难点:礼品包装与合宜 的礼仪表达教学建议(一)教师在讲授礼品包装技能的时候,要让学 生感受到礼品包装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表达礼仪 ,交流情感,美化生活等方面所具有的主要意义,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初步的 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二)课前准备1.请学生搜集礼品包装的历史、相关技能和我国 礼仪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方盒、包装纸(花纸)、双面胶、丝带、丝带 花、细线、针、订书机、小刀或剪刀(其他相关材 料);课件。第十八课 “棒针编织”

16、介绍 教材浅析(一)课的设计遵循这样的逻辑线索:先对棒针编织制 品进行欣赏,让学生对精美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棒 针编织制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对棒针编织制 品的兴趣和愿望,引出话题;在进入编织技能传授之前, 让学生对棒针编织制品的历史、意义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 识有大概了解,对后面的技能讲授做一个铺垫,介绍棒针 编织制品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讲授和技能传授为 主),注意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棒针编制,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 相关知识、技能,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情感、价值 观渗透教育) (二)本课内容突出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 的编织方法和技能。同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