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9038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創新與創業精神李 建 裕輔仁大學國際貿易與金融學系1創新與創業精神n創新的機會與來源n創新與創業精神的實踐2創新的機會與來源3各種形式的創新n經營模式n技術n產品n行銷n服務n供應鏈4經營模式的創新n開創全新品牌/事業n開創成長機會 新的顧客 新的產品 新的市場區隔n使企業恢復生機5技術的創新n更多的應用領域 規模經濟n標準平台 控制力量n成本績效 競爭力n形象 品牌價值n產品升級6產品創新n量身定作的產品n符合生活型態n產品可以思考7行銷創新n專注於目標客戶群n降低行銷成本n提高顧客忠誠度8服務創新n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更便宜、更有彈 性n顧客安心n學習和提前處理顧客偏好9供應鏈的創新n降低

2、呆滯庫存n縮短循環週期n快速反應市場n提供新鮮的產品10影響創新的因素n外在因素 市場 產業結構 資本市場 智慧財產(IP)保護 社會文化11影響創新的因素n內在因素 企業文化 組織與獎勵 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 領導12市場大小對創新的影響n高風險、高報酬n在相同的市場易於複製n維持領導地位需面臨強烈的挑戰n易於吸引國際人才n更多的資源進行投資13產業結構對創新的影響n高度的競爭刺激創新n產業群聚加快創新的速度n專業分工促成專注創新與風險分攤14鼓勵創新思考n從創新思考中產生創意n逆向思考n腦力激盪n領導者對於極端構想之容忍度n落實民主化的企業文化15系統化創新n有目的而且有組織的尋求改變,以及

3、對 改變本身所可能提供的經濟性或社會性 創新機會,進行系統化的分析。n系統化創新即是追蹤創新機會的七項來 源:16創新機會的七項來源n一、意料之外的事件 意外的成功 意外的失敗 意外的外在事件17創新機會的七項來源n二、不一致的狀況 實際狀況與預期狀況之間的不一致 不一致的經濟現況 現況與假設之間的不一致 認知的與實際的消費者價值和期望之間的 不一致 某個程序的步調或邏輯所發生的不一致18創新機會的七項來源n三、程序需要n基於程序需要的成功創新,必須擁有五 項基本要素: 一個獨立的程序 一個“無力的”或“欠缺的”的環節 對目標的清楚定義 解決方案的規格可以被清楚地加以界定 廣泛地了解到“應該還

4、有更好的方式”,亦 即對此信念的高度接受性。19創新機會的七項來源n四、產業與市場結構n產業結構即將發生改變的明顯指標: 產業的快速成長 某個產業的營業額快速成長到原先的兩倍 時,它認知和服務市場的方式可能就變得 不適合了。 一直被視為截然不同的科技彼此整合在一 起 產業的交易方式正在快速地變動。20創新機會的七項來源n五、人口統計資料:決策者不可忽略的 變動 人口數 年齡結構 組成狀況 就業情況 教育水準 所得21創新機會的七項來源n六、認知的改變 “杯子是半滿的”轉變成“杯子是半空的 意外的成功或失敗通常是認知和意義有所 改變的指標 當認知改變發生時,事實本身並未改變, 改變的只是它們的意

5、義。 一時流行與真正改變之間並不容易清楚劃 分 過早發動的危險22創新機會的七項來源nEx:n大陸球鞋市場nESSO ULTRON之使用者n竹科車輛快速保養中心23創新機會的七項來源n七、新知識的創新 科學性、技術性、社會性的創新 所需的前置時間最長 重大的外在危機能縮短前置時間 許多不同的知識湊在一起,才使得電腦科 技成為可能 在所有必須的知識齊備之前,任何一個基 於知識的創新都會太早被發動,而面臨必 然失敗的命運24創新的功能性來源n公司內部價值鏈的功能n外部價值鏈中的供應商、顧客、互補創 新者n大學、政府及私人實驗室n競爭者與相關行業n其它國家或地區25創新移轉有效轉移的要素:n吸收與傳

6、遞能力n文化差異n創新類型n移轉時機n競合者26影響辨認創新潛力的因素n管理邏輯n策略、結構、系統及人員(S p)n當地環境n技術改變的類型327管理邏輯n所服務市場的成見n看法及假設n人事僱用n市場競爭所需的知識技術n誰是競爭者n如何經營企業28策略、結構、系統及人員(S p)n創新策略:攻擊、防禦、模仿、依賴 、 傳統、投機n組織結構:(1)協調性 (2) 異質性、整 合性的問題n系統:建立資訊能在最短時間送達正 確地方的制度n人員:創意生產者、守門及環境偵查 者、領導者、贊助者、專案管理者329當地環境n提供資源及獎勵制度:公開上市(IPO) 、創投(Venture Capital)n容

7、忍失敗的文化n創新的來源n變動的環境30技術改變的類型n漸進式的變動n突破式的變動31創新機會n基於知識的創新需要些什麼? 對所有的必要因素進行有用的分析,如果 尚不具可行性,創新本身最好予以遞延。 清楚地專注於策略性地位,創新者必 須一次就做對。 學習並應用創業型管理,基於知識的 創新風險相當高,因此更需要財務與管理 上的遠見,以及市場導向和市場驅動。32創新的原則n目標明確且系統化的創新始於對機會的 分析n創新既是觀念性的,也是認知性的n一項創新必須保持簡單且目標特定,才 能有效n有效的創新都是由小做起,而非一開始 就是宏偉壯觀的n一項成功的創新是朝著領導者的地位而 努,它不一定要朝著大型

8、企業努力33創新的禁忌n不要太聰明,創新必須普通人能夠操作 才行n不要分心,不要一次想太多事情n不要嘗試為未來而創新,請為現在而創 新34創新的三項條件n創新即工作:創新者很少在一個以上的 領域發揮他的才智n創新必須配合創新者的長處n創新必須接近市場、專注於市場、並由 市場來推動35創新與創業精神的實踐36何謂創業精神 ?n將創新想法具體的落實完成, 包括: 洞見機會 勾勒願景 吸納資源 組織團隊 落實執行37何謂創業精神 ?n創業精神是一種行為,而非人格特質; 它的基礎在於觀念和理論,而非機構本 身。38創業型企業n大公司也可成為傑出的創業家與創新者n規模大小並不是創業精神與創新的障礙 ,真

9、正的障礙是組織本身的現行作業方 式n真正阻礙創業精神與創新的,是現營事 業的卓越表現n創業精神與創新是可以學習的39創業政策n制定系統化的政策,凡是過時、作廢、 不再獲利的事物,以及錯誤、失敗、不 當方向的努力均予以放棄n使現營事業渴望新事物n使用企業X光,提供企業所需的資訊, 以決定需要多少創新、以及創新的領域 及時間n有系統的放棄40培養創業精神n著重機會的管理n激發管理團隊的創業精神n建立高階主管與基層人員(資淺人員)的 溝通管道41創業型的組織結構n應該有別於舊有的結構n應設有專司新事業的單位,且宜由高階 主管負責n創新努力應獨立經營,免於背負過重的 負擔n創新事業的回收與縣營事業的回

10、收大不 相同,應有完全不同的評估方式n應指派專人或小組來擔負起明確的責任42創業型管理的禁忌n不要將管理單位與創業單位混在一起n創新努力如果離開原有的領域,則少有 成功的可能。應配合原有的專業知識 市場知識或技術知識均可n藉由購併來達到創業化的目的,終究是 徒勞無功43新事業創業型管理之需要n以市場為重心 企業不是要改造顧客,而是要滿足顧客n前瞻性的財務計畫 新事業愈成功,缺乏財務遠見的危險性就 愈大n及早建立最高管理團隊(非正式的方式)n創始事業的創業家必須設定自己的角色 、工作範圍以及關係n接受獨立而客觀的局外人士的建議44創業型策略n孤注一擲n打擊對方的弱點n找出並佔據一個生存利基n改變

11、產品、市場、或產業的經濟特性*:以上四個策略並不互相排斥45孤注一擲n必須有一個野心勃勃的目標n必須一擊中的,事先經過審慎的分析且 深思熟慮的過程n必須逐步降低其產品或處理過程的價格 ,減低對競爭者的吸引力n風險較大46打擊對方的弱點n創意性模仿 等待別人推出近似的新產品後,它才 推出真正的新產品來掠取市場 創意性模仿策略的目標乃是取得市場或整 個產業的領導地位 從顧客的角度來觀察產品與服務 此策略需要一個成長快速的市場 再高科技領域中較容易見效47打擊對方的弱點n創業家柔道 首先鞏固一個灘頭陣地(先驅者忽略之處) ,一旦建立之後,向其它地方進軍,最後 佔領全島 以市場為重心,並以市場為導向

12、維持領導地位之道:在競爭者有所行動前 就降低產品價格,使舊產品提早過時,領 先推出新產品48打擊對方的弱點n採用創業家柔道策略的契機 領導廠商過度的自信 領導廠商只擷取市場菁華 領導廠商對品質錯誤的信念 溢價的錯覺 領導廠商追逐最大化,而非最適化 49找出並佔據一個生存利基n針對一企業如何在一個小市場取得實際 獨占地位n最成功的生存利基策略,就是要使自己 顯得不起眼50找出並佔據一個生存利基n收費站策略 該項產品必須是某個處理程序中的重要成 份,不使用該項產品的風險遠超過產品的 成本,而且市場必須小到誰先來就獨占的 地步n專門技術策略 時機是建立專門技術利基的要素 獨特的技術,必須經常改進n專

13、門市場策略51改變產品、市場、或產業的經 濟特性n創造顧客實用性n定價策略的運用(刮鬍刀、印表機)n配合顧客的社會及經濟現實 顧客的現實通常與廠商的現實大不相同 沒有無理性的顧客,只有懶惰的廠商n提供顧客所需的真正價值 利潤的創造,不是因為你比別人聰明, 而是因為別人比你愚蠢52保障創新的利潤防堵才能 產品或行業 公司策略 生命週期前進合作53防堵策略公司必須防止他人的侵入;例如智 慧財產權、商標、專利權、或銷售 管道54防堵的特有功能n研發階段n製造階段55發布“侵入將無利可圖”的訊息 以防堵跟進行為:n管理者對現有技術的承諾n技術趨動因子,共享之資源n報復的歷史n特定資產n產業最小經濟規模

14、太高56前進策略公司必須保持創新精神,勇於放棄 已過時的才能並淘汰現有的產品57合作策略邀請其他企業加入58合作的基本理由n贏得標準(主流設計)n增加下游需求n建立才能n第二供應來源的重要性n進入國際市場59採行策略之考量n與價值鏈結合 公司可以在其價值鏈的任何點上採取不同 的策略n與新產品生命週期結合 公司可採行的策略因技術生命週期改變而 有所變化60創業型社會 無論是社會或經濟,也無論是公共服務機 構或私人企業,都需要創新與創業精神 一個國家若只重視高科技的創業精神,而 不推動包含零科技、低科技、及中科技的 創業型經濟,就像一個沒有山脈支持的山 頂一樣 社會創新的需要61創業型社會 一個創業型的社會及經濟,需要訂定獎勵 資金形成的稅負政策 免除政府法令、限制、報告及文書作業對 新事業的干擾 在創業型社會中,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地學 習、再學習,並將這種學習機會視為一種 挑戰62資料來源nAllan Afuah (1997),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Implementation, and Profits.nPeter F. Drucker (199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63Q & A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