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备案审查不是违宪审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59835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规备案审查不是违宪审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规备案审查不是违宪审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规备案审查不是违宪审查(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规备案审查不是违宪审查法规备案审查不是违宪审查最近,不少媒体都在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成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一事,有的媒体还称 这是中国违宪审查的开始,看后不禁哑然。其实,成立这样一个机构与启动违宪审查机制 是两码事。法规备案审查室只是一个办事机构,连工作机构(如委员会之类)都不是,更 不是一个有违宪审查权的权力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这个权力) 。那么,成立办事机构能 不能对违宪违法审查有所作用,是否有利于加强违宪审查呢?我认为,目前加强违宪审查 不在于是否成立这个机构,而在于是否能建立一套违宪审查的工作程序并公开之,把公民 提起的违宪审查建议按程序审查并给予公民一个回答。当然,成立了办事机构

2、可以协助全 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但办事机构协助搞法规备案审查并不是现在才开始,早在上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如果这个办事机构还是像过去那样工作,法规违法违宪的问 题依然不会得到太大改变。法规备案审查工作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六届全国人大法规是 只备案不主动审查。七届、八届全国人大期间对备案法规主动审查,七届全国人大以前法 案是由办公厅联系局承担,八届和九届全国人大是由办公厅秘书局承担。不过到九届全国 人大特别是立法法制定后,法规便只备案不做主动审查了。过去对备案法规进行主动 审查工作,由于不提交常委会进行实质审查,结果是劳而无功。因为这种审查劳而无功,因此在九届全国人大期

3、间,对备案法规主动审查这一 繁重工作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 2000 年立法法设定的被动审查原则,即通常所说的 “不告不理”。真正违宪审查的机制通常是不告不理的。立法法规定了“告”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由国家机关提出的审查”议案”,一 般是必须审查的事项;另一种是由单位和个人提出的审查“建议”,要经过法规审查办事机 构筛选以后,决定是否再送专门委员会审查,专门委员会可以审查也可以不审查。但是, 这里“理”没有进入实质阶段。现又回到主动审查的老路,而不启动“理”的实质程序,可能 不一定有效。首先,法规备案审查室是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面的一个办事机构,它没有撤销 法律法规的权力,发现违法问题要由法工委提

4、出审查意见报告,而人大常委会的惯常做法 是让地方人大常委会自行纠正。由于审查意见没有法律效力,地方人大可以考虑,也可以 不考虑,法规备案审查室同样可能像以前一样陷入无人理睬的尴尬。其次,不管审查工作部门有多少人,而每年通过的地方法规有时多达 1000 件, 还有国务院的法规也要报备,件件主动审是审不过来的。何况光看法律条文很难找到冲突, 只有在实施中才会暴露出问题来。我认为,如果要推动违宪审查,就应按立法法的规定,制定对法律法规进 行违宪违法审查的程序并公布之,按此程序对近来公民已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起的有影 响的违宪审查建议进行审查,并将结果公之于众。这才是违宪审查的实质性起步。 Www.ZlCOOL.CoM 资料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