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网络培养读图技能掌握答题规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9804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读图技能掌握答题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读图技能掌握答题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读图技能掌握答题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读图技能掌握答题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读图技能掌握答题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读图技能掌握答题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知识网络培养读图技能掌握答题规律(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读图技能 掌握答题规律一、高考地理考什么?命题人员总是紧紧抓住基础知识的重命题人员总是紧紧抓住基础知识的重 点、主干,突出基本概念和规律进行命题点、主干,突出基本概念和规律进行命题 。这一直是高考地理学科命题的好传统。这一直是高考地理学科命题的好传统。 也就是说考卷中的重点题目一般都是也就是说考卷中的重点题目一般都是“在在 含油富矿的地方打井含油富矿的地方打井”。 近几年高考中近几年高考中地球运动、气候、水文地球运动、气候、水文 、时间计算、区位因素分析、区域空间判、时间计算、区位因素分析、区域空间判 读和定位读和定位,这些重点知识在试卷中占很大这些重点知识在试卷中占很大 分

2、值。分值。1. 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重要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2. 2.记住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记住考试内记住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记住考试内容范围内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容范围内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3. 3.认识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认识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1.识记:包括再认、了解1. 1.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2.

3、2.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 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象、各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象、各 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 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3. 3.描述、概括、理解各地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描述、概括、理解各地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关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关 系等各

4、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2.理解:包括比较、区分3.应用:包括分析、综合、信息提炼与提 取、解决问题、评价等1. 1.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观点,运用地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观点,运用地 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 原理。原理。 2. 2.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 、判断及反思。、判断及反思。 3. 3.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

5、性 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4. 4.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 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36.(17分)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9分)(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8分)第

6、一采分点:合理(3分)。若答基本合理、完全合理等也给3分;若答“不合理”则该题为零分;但答“不十分合理”或“不完全合理”则不给这里的3分,后面的原因分析可给分。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第二采分点: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1分) ,废气对城市的污染小(1分)。 若答“在盛行风向下不会影响城区”、“工业区北面无城区”、“盛行南风,工业区位于郊区”等指出对城市大气影响小的都给2分。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第三采分点: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下游(1分),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1分) 若河流下游写成“下流”则不给分。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

7、问题第四采分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1分) ,交通运输方便。(1分)第五采分点:工业区靠近河流(1分) ,工业用水充足(1分)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第二采分点: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的污染小(2分)。 若答“在盛行风向下不会影响城区”、“工业区北面无城区”、“盛行南风,工业区位于郊区”等指出对城市大气影响小的都给2分。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第六采分点:工业区位于郊区,地价(地租)较低(1分) ,生产成本低(1分)说明:1.该题满分9分,后面采分点满分为6分,只有在第一采分点给3分的前提下第二至第六采分

8、点才给相应的分数。2.第二至第四采分点按两个方面处理,前者为产生的机理,后者为产生的结果,各为1分。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1. 基本素养较差基本概念不清、基本知识欠缺。逻辑关系混乱,不理解地理基本的因果关系,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差 语文水平差,基本语言素质差,错别字太多。生编硬造地理概念、地理名词。二、2007年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二、评卷细则分析及发现的问题2.读图(表)、识图(表)、迁移整合的能力欠缺 图(表)中信息判读失误没有熟记地理原理,分析问题的思路不成熟 审题不清,不能发现题目中隐含的信息。三、复习备考建议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新的地理课程标新的地理课

9、程标准为我国地理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内容,准为我国地理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内容,为地理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动力。地为地理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动力。地理高考也在逐步完善和确定新的地理考试评价目理高考也在逐步完善和确定新的地理考试评价目标,以标,以“有用的知识有用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能力”为评价核心,从而使原有的评价体系(以为评价核心,从而使原有的评价体系(以知识立意)不断向知识立意)不断向“以能力立意以能力立意”的方向转变。的方向转变。三、复习备考建议高三复习指导思想高三复习指导思想以巩固基础知识以巩固基础知识为前提,以强化知识应用能力的提

10、高为目标,以为前提,以强化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以“模块化模块化”教学和答题技巧为捷径,以全部知识教学和答题技巧为捷径,以全部知识内容为对象,提高应考能力和地理成绩。内容为对象,提高应考能力和地理成绩。1.熟记地理事物: 重要的地理事物(大洋、大河、大山、高原名称) 地理名称(重要国家、城市、工业部门、农作物名称 ) 重要地理数据(五种地形海拔高度,1纬度间距离等等)(一)知识准备三、复习备考建议2.掌握重要的地理概念及地理原理: 基本概念:如水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 。地势、地形、地貌。如云贵高原:地势特征西高东低(2000M到1000M)地形特征地表崎岖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溶洞、漏斗

11、、峰林等)(一)知识准备三、复习备考建议2.掌握重要的地理概念及地理原理: 基本原理:如掌握地中海气候,理解它的形成原因( 西风、副高),成因决定了气候特点(冬季温 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成因决定了它的分 布(南北半球3040大陆西岸),气候特 点必然影响农业生产(地中海园艺业)等等。(一)知识准备三、复习备考建议3.构建知识框架 : 在章节内,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 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 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 例如气候,要能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有关 气候知识点的脉络梳理清晰。 (一)知识准备三、复习备考建议4.在整理知识过程中教会运用知识的方法,改在整理知识过程中教会

12、运用知识的方法,改变机械重复的复习模式,形成套路知识体系。变机械重复的复习模式,形成套路知识体系。知识的运用不仅反映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即使在知识的运用不仅反映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即使在 整理加工知识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如整理加工知识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如相同知识的相同知识的 归纳(各种等值线的判读)归纳(各种等值线的判读), ,相似知识的迁移(从黄相似知识的迁移(从黄 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到东南丘陵防止陡坡过度开垦)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到东南丘陵防止陡坡过度开垦) ,相关知识的联系(从沙尘暴的分布到形成以及其,相关知识的联系(从沙尘暴的分布到形成以及其 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一)知识准备三、复习备

13、考建议如河流套路:水文:水量、流速、汛期、含沙量、冰情水能:水量丰富(气候)、落差大(地形)水运:河流交汇、河口、水深、水面宽阔河港:陆地交通、水面、城市、腹地(二)能力准备1.重视母语学习,提高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只有学好母语,才能读懂题、读懂材料,才能驾驭语言,正确表达,增加得分的可能性,提高高考成绩。教学中应加强语言的表述、归纳、概括等多方面的训练,包括写字的规范性、语言的规范性、地理术语的规范性、语言逻辑的严密性等等。这需要我们日常学习中回答问题的规范、作业的规范,提高基本素养。三、复习备考建议2.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教会提取信息确定答题思路的方法,改变“单纯做题、只对答案、不加分析”的做

14、法。 通过做题强化记忆、加强练习、熟悉所学知识 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适当适量,追求针对性,即不 追偏难怪题,不做不符合高考命题思路的试题,且 要适量。更应注意要分析命题意图,了解情境设置 的所提供的信息,理解设问要求,学会确定解题思 路,然后调动储备的知识套路编制答案。 三、复习备考建议要获得解决新问题的体验(甚至是失误的教训),拿到题目后,先看情境设置,了解命题意图,知道考查的能力点和知识点;再看提供的信息,文字说明事物的内涵、前后联系、陈述的特征等,图像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空间联系;数据表格显示的数据比较、发展变化、分配比例,以及相对应的影响因素、原因分析等;随时对信息进行联想和解读,确定

15、调用何种套路。 (二)能力准备3.重视读图训练,重视对地理图表的定性定量分 析能力的培养 备考复习中一定要在读图表、分析地图上多下功夫,必须强化日常的读图训练,强化对地理图表定性、定量的分析能力培养。要做到从手中有图心中无图,逐渐上升到手中有图心中也有图,最后提升为手中无图心中有图这一境界,才能适应万变的高考。 三、复习备考建议全国文综40(3)说明燕京城城址 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13分)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 位置的重要性(7分)从答题套路来看,这个试题是考查城市区位选择的问题,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考虑图中信息是否都考虑到了。这里有100m等高线、河流、山区、古代大道、古代淀泊分布

16、区、古代关口等信息,只有“穷尽图中信息”,才能让自己的答案更完整 (3)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须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 水(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 效增加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4)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 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 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三、复习备考建议(三)答题技巧准备1.审题关键信息提取法 审题时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前提,而提取有效信息则要找到题目中包含的关键点。哪些是地理题中信息的关键点呢? 三、复习备考建议(三)答题技巧准备1.审题关键信息提取法 关于“是什么”的要素。它们是题中的文字概念(或地理名词)、图象的图例、坐标轴等。能够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其中还要特别注意对概念、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