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59768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宁陕县师训教研中心 陈 湉联系电话:13992501886 邮 箱:一、模式的定义模式就是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所编制的系统的、结构性的程序。比如:开幕式、学校行政工作会、教职工会议等都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在进行。二、模式的应用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其实,都 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一种比较合理的 模式。比如:炒菜、穿衣服、洗簌、建筑、学 习某种技艺等。三、模式的作用帮助人们找到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项 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因此,也可以说,模式 就是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方法论 。所以,模式是一门科学。计算机软件设 计师就是从事模式研究的专门人才。教师是 应用模式的实践

2、者。四、模式的特点1.系统性 2.条理性 3.结构性 4.时序性5.可控性 6.完整性 7.普遍性 8.可认识9.可应用 10.可推广 11.随机性 12.发展性 五、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人的灵动,依靠人的灵动,激发 人的灵动,发展人的灵动,我们提出了以 人的灵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 教学模式由于分五个大环节实施,其中第 二个环节为了突出学科特点,又分为四步 进行,因此又叫做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 。六、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们提倡用师生最熟悉、最普通的人和事创设情景。案例一:宁陕小学张伟老师在2013年安康市教学能手大赛中 ,她执教的白杨树一课,是这样创设情景的:“同

3、学们,老师好几年没到安康来了。这次来安康,发现街道两旁已经 载上了好多树。同学们能给老师介绍一下都栽了哪些树?”由于老师问的是学生最熟悉的天天上学放学都看到的树,同学 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纷纷抢着回答有哪些树。 接着,张伟老师继续提问:“我们校园里也有很多树,有哪些 呢?”同学们的兴趣更大了,因为是校园里的树,同学们更熟 悉,回答的更积极。紧接着,张伟老师进一步提问:“这些树 有什么特征吗?”学生说冬青树常青,香樟树香。于是,张伟 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同学们,还有一种叫白杨树的树,你们 见过吗?”“没有。”“那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道走进今天要学 习的课文白杨树。”案例二:江口小学吴权丽

4、老师也在这次大赛中,用讲故事的方法创设情景:“猪八戒饿了,孙悟空找来了一块烧饼。第一次,悟空分了一半给猪八戒,结果,猪八戒很不高兴,以为悟空给他分的少。于是,悟空把烧饼分成四份,给了八戒两份,猪八戒就高兴了。悟空为了让猪八戒更高兴,又把烧饼分成八份,给了八戒四分,结果,猪八戒高兴极了。同学们能说说悟空是用什么方法让猪八戒高兴的呢?”同学们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一下子就有了好奇心。第二个环节为了突出学科特点,我们对语、数(理科)、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七、第二个环节层层推进,突出口语训练(小学英语)层层推进,探究原理(理解慨念) (小学 数学)层层推进,突出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第一步:一读“扫”单词,

5、变换方式奠基石。教师组织 学生在第一次读短文时,引导学生把影响和妨碍学习 短文的单词梳理出来,用最普通的方式,如教读三遍 、集体读三遍、自由读三遍、分组读三遍、大声读三 遍、小声读三遍、快速读三遍、慢点读三遍、展示读 三遍等方式组织学生把每个单词读近三十遍,使学生 把舌头读顺、读熟、读流利,甚至使学生能够把单词 记忆下来。当然,这里并不强调要学生都记忆下来, 主要是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学习短文打好基础。在这个 环节,一定要使学生读单词次数的量上去,这才符合 大脑记忆的要求和规律。第二步:二读理结构,重点句型练个够。小 学英语短文每节突出的句型其实只有一两个 ,如:“Whats this?”和“Th

6、is is a pen.” 其中 “pen”的位置可以变换单词进行练习。 那么,“whats this?”和“This is a pen.”就 是要学生重点练习的句型,这就应该变换方 式让学生练个够,练到熟悉和理解句型结构 。这样的重点句型,在练习次数上应该达到 十次以上,才是符合理解要求的。第三步:三读理文意,突出口语练 流利。在前两步扫清了障碍的基础上,组 织学生进行短文口语训练。这时口语训 练,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依然可以 用集体读、自由读、分组读、展示读等 形式进行口语练习。教师在练习的过程 中同时注意引导探究、分析、理解,文 意自然而然地也就理解了。第四步:四读入情意。在理解的基础

7、上,注意创设情 景,激发感情,引导学生读出短文 的味道和情感,并注重渗透正确的 人生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更 要注重激发正确的价值情感。第一步:示例解析,提出问题。吴权丽老师在能手大赛中导入新 课以后,在黑板上把孙悟空分烧饼 的分法以分数形式列举出来。1/2 、2/4、4/8。第二步:动手操作,体验感知。吴权丽老师给每个小组三张大 小相等、形状相同的正方形纸片, 让学生用先折后画的方法,体验感 知什么是1/2、2/4和4/8。再接着 将三张纸片重叠在一起,通过看一 看、比一比感知它们的大小,得出 总结:1/2=2/4=4/8。第三步:诱思探究,深入分析。首先,引导学生从左向右看,1/2怎么变

8、成2/4 ?先看分子怎么由1变成2?再看分母怎么由2变成 4?2是1的几倍?4是2的几倍?看来1/2是把分子 分母同乘以2变化成2/4的。再引导学生从左向右 看2/4是怎么变成4/8的?先看分子怎么由2变成4 ?再看分母怎么由4变成8?4是2的几倍?8是4的 几倍?从而分析出2/4是把分子分母同乘以2变化 成4/8的。继续引导学生从左向右看1/2是怎么变成 4/8的?先看分子怎么由1变成4?再看分母怎么由 2变成8?4是1的几倍?8是2的几倍?探究出1/2是 把分子分母同乘以4变化成4/8的。紧接着,引导 学生总结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同一个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其次,再引导学生从右向左看

9、,4/8怎 么变成2/4?先看分子怎么由4变成2?再看 分母怎么由8变成4?2是4的多少?4是8的 多少?得出4/8是把分子分母同除以2变化成 2/4的。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分 数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 大小不变。再次引导学生分析:是不是分数的分子 、分母可以乘以或除以任何数呢?在教师 的引导下,又总结出一个补充性结论:零 除外。第四步:提炼升华,概括总结。基于前面的层层分析探究得出的三个递 进式的结论,吴权丽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 行提炼升华,概括总结出分数的性质:分 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零除外)。结论出来后 用媒体打出来,或黑板上板书出来,

10、并让 学生读几遍,加深记忆。第一步:一读“扫”字词。第二步:二读理结构。第三步:三读品词句,入情意。第四步:四读理文意。针对不同学科,这四步体现了不同的要求。语文阅 读教学,重在导读,数学重在导思,英语重在导 学和口语训练。这个环节突出了激发人的知觉、 思维和情感,动手和动口,激发学生的感觉、知 觉;导思激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 情感(卡耐基在人性论一书指出:情感是一 切行动的原动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 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将教师的主导作用 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浑然一体,形成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教师和学生的灵动交 相辉映,相得益彰,相互激发,相互促进。故而

11、 ,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也可叫做灵动课堂。九、第三个环节:欲知学生学好坏,出示 达标练习题。学生到底学的好不好,老师应对课堂进 行检测、反馈、了解。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训练,并组织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 习、讨论。十、第四个环节:小组展示多交流,纠错提升有 意义。小组学习的怎么样,让小组的同学用实物投 影仪进行展示,并由小组口述自己是如何进行分 析解决问题的。对与错,由学生评价,并由学生 纠正。这时,老师应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状况,但不要什么都去自己讲,要相信学生是有 学习力、分析力、判断力和选择能力的。多让一 些学生上去展示,不但使学生对正确的得到了加 深和巩固,而且,也自然而然地纠正了学生在解 决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十一、第五个环节:拓展视野再练习,留个 伏笔下回提。在学生已经比较全面掌握了课堂上学习的 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的拓展范围或 拔高,但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基础和理解力。 至于拓展练习中出现的新问题,老师千万不 要都讲清楚,留下悬念,作为一个伏笔,下 一节课再讲。这样处理的目的,就是使学生 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刺激着学生还想继 续探究学习。学生再想学习,老师就是不讲 ,确保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十二、秉性天然成,灵动自觉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