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59686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本章重要内容有三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 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的主要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 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本章的知识点与“特色理论体系”基本重复 。对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 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 “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命制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1976 1982)(一)真理标准大讨论1、两个凡是:“凡

2、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 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这一方针是由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最早提 出的。2、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提出。1978年5月11 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南京大学哲学 系胡福明)的文章。这篇文章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3、邓小平最早旗帜鲜明地批判“两个凡是“,并 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强调,要 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 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 各项工作。他认为,必须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 条件,正确理

3、解毛泽东说过的一些话,不能够只 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 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讲话围绕全党工 作重点的转移,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则和政策。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扬民主,加强 法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方针和任务。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的主 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实践是 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全会

4、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全党工作重心转移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大批老一辈无从阶 级革命家重新回到重要岗位。 (4)全会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 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5)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难寻改革的 新进程。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有 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 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2)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

5、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 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三)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我国的改革首先从经济体制的改革着手,经济体制的改革首 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面临的两大问题。“政社合一”的人民 公社体制亟待改革。第二,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 决。(2)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试验阶段。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在包产到 户的约定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80年,中共中央以75号文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的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文件允许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存在,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这在观

6、念和政策 上都是突破。 (3)家庭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第一,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 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 渐推广开来。 第二,它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集体经营和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方式,有利于将农 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第三,“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 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4)家庭联产承包的意义 “两个飞跃: 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在同江泽民等谈话 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 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

7、实行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即“高水平的农业集体化 ”。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企业同国家的关系问题,实行多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和 盈利包干,进而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初步形成了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形式 并寸,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格局。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 特区。(四)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国民经济的调整 主要任务是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调 整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集中力量先把农业搞上去。2、中央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 李先念代表中央在讲话中 分析了经济形势,论述了调整经济的必要性

8、,提出了“调 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 (五)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经济建设的重 要保障。 (六)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形成。 (1)决议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32年的历史。 (2)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3)决议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毛泽东思 想的灵魂。提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 的活的灵魂。 (4)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 的胜利

9、完成,中共是在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坚强的马克思主 义政党。 (5)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一)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1、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1982年9月111日中共在北京举行。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2)十二大以后,1982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第五 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完成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的工作。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制定。 (1)中共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把我国建设成 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提出经

10、济建设的总目标: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 在本世纪末“翻两番”。 (3)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 社会主义民主。 (二)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1、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 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 (1)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 得到发展,单一的公有制机构有很大变化。(2)国 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 分离。 (3)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杠杆在国 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三)多层

11、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1988年4月,海南经济特区成立。2、开放14个 沿海城市。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 对外开放格局。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1、1987年10月25日11月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 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指出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党的基本路线 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路线。3、三步走战略部署“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 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 一番,达到500

12、美元。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未,再翻一番, 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 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第三步,在下世纪 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 。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样就形成 了从温饱到小康到富裕的战略构想。“三步走”战略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长期性和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三步走 发展战略进一步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 标、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中国未 来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1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 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核心 。(3)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首先, 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其次,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首先,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 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其次,邓小平强调:“基本路线要管100年, 动摇不得”。最后,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 成败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 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 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14、5)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 革目标1、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 世纪发展战略 1、中共十五大 大会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 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15、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 纪。 2、抓住机遇,开拓进取。 (1)十五大报告回顾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 史性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 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四)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 改革。 (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 重大的政治问题。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 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1、三个代表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 建设党”而展开的。2、主要内容: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 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

16、 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 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 成果。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 执政为民。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1、中共十六大的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 (1)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 21世纪头20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