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大学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666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大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大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大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大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大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大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大学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柏拉图文艺思想要点回顾: 理论出发点:政治的理想国理想艺术理想人哲学基础:理式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 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之模仿说:理式、现实、艺术-文艺不能给 人以真理,诗人都是说谎者,总结诗人罪状,不利于城邦, 予以驱逐。 文艺的社会功用:应当使理智聪明,让意志勇敢,让情欲节制 。这样的诗可以留在理想国。 这样的诗是从哪儿来的呢?神 智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了。诗神凭附。 关于艺术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包括 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这 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数量 的优美崇高的思想语言,得到丰富的

2、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漫之后,他 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会饮 篇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出生于马其顿。 父亲是马其顿宫廷名医。公元前367年,17岁时求学 于柏拉图学园,和柏拉图有18年的师生情谊。他以“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对待柏拉图的学说。主要著作有: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 学、论灵魂、政治学、伦理学、 诗学。“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在理想国卷十: “荷马的确是悲剧诗人的领袖。不过尊重人不应 该胜于尊重真理,我要说的话还是不能不说。”“亚里士多德象小马驹生下来对它母亲那样 踢我。”-柏拉图的抱怨。一

3、、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二、关于美的理论三、艺术模仿论 四、悲剧理论五、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的影响在柏拉图学园中,他被看作最有智慧的人。柏拉图死 后,学园交给了柏拉图的小舅子。亚里士多德离开雅 典,游历各地。公元前335年,重回雅典,开办了鲁 开昂学园。因为教学时常常采取在户外边走边讨论问 题的方式,所以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鲁开昂学园不 同于柏拉图学园的教学方式,更注重材料的收集和探 索,力求把思辨和实际经验、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 学方法相结合。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 运动,他也被控以“亵神罪”,成为政治打击的对象, 为了不使雅典第二次对哲学犯罪,他离开雅典,去了 卡

4、尔西斯避难,并于次年病逝。黑格尔称亚里士多德为“人类导师”。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是“ 古代世界的黑格尔。”罗素:“他的前人的错误是青年人企求不可能的事 情而犯的那种光荣的错误;但他的错误则是老年人 不能使自己摆脱于习俗的偏见的那种错误。” 西方哲学史上卷。亚里斯多德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 他第一个以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各学科的对象、简 史和基本概念,并把前苏格拉底时期混沌一团的 科学进行分门别类。也希腊文艺的辉煌成就做了 精细的分析和扼要的总结。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言简意赅,是西方公认的 各门学科的必读书,长期具有法典的权威。亚里

5、士多德认为,人类活动不外三种:认识或观照、 实践行动、创造。 在形而上学中,他根据人类活动的特点,把科学 划分为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创造科学三类: 理论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天文学、逻辑学、气象 学、心理学等; 实践科学包括政治学、伦理学等, 创造科学包括诗学和修辞学。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是属于创造科学。并在诗学 、修辞学中阐发其文艺理论思想。这两部著作也 是为了同柏拉图辩论而作。其基本观点和柏拉图是对 立的。诗学是西方文论和美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深 刻总结了古代希腊文艺实践的光辉成就,第一次 建立了严整的唯物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标 志着古希腊文艺、美学思想的高峰。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它是西方“

6、第一篇最重要的 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前世纪末一切美学概念的 根据。” 是西方第一部从理论内容到理论形态都 比较完整的美学、文论专著,深刻体现了亚里士 多德的方法论。一、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把理念看 作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并把它当做世界的本体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这种理念论。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批判了 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从根本意义上说,实体就是客观独立 存在的、物质的、具体的个别事物,他称之为“第一实体”。指出 :“人和马等等都是一个个地存在着,普遍的东西本身不是以单 一实体的形式存在着,而只是作为一定概念和一定物质所构成的 整

7、体存在着。”“同单一并列和离开单一的普遍是不存在的。”( 转引自列宁哲学笔记p415)一般只存在于个别之中,除了个别事物之外,不存在什么一般的 “理念”,人们只能看到个别的人,个别的马,个别的房屋,此外 不存在什么一般的人,一般的马,一般的房屋。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根本错误在于把实体看成是独立 于个别事物之外的理念,这是割裂物质与精神、个别与一般的结 果。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还颠倒 了人类认识的程序,人们认识事物是由感官经验 开始,先认识个别事物,再抽象出一般原理。倘 若只知道原理而无经验,只认识一般而不认识其 所包含的个别,那就好像一个只懂得病理而不了 解病人的医生,

8、是永远治不好病的。列宁评价说,“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批 判,是对唯心主义,即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因为 概念、抽象从什么地方来,规律和必然性等等也 就从哪里来。”哲学笔记首先,亚里士多德否定了作为单一实体的形式存在着的理念 ,也就否定了那个脱离并先于美的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美的理 念或永恒绝对的美本身,从根本上摧毁了柏拉图唯心主义美 学的哲学基础,从而那套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艺术 是影子的影子的艺术模仿论,就站不住脚了。其次,既然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子虚乌有的,那么现实世界 就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因而模仿现实的艺术也就是真实的, 它和哲学一样,也能给人以真理。因此,模仿的艺术不应该 受到攻

9、击,而且是有益的高尚的活动,所以应当加以发扬。这样,亚里士多德驳斥了柏拉图对文艺的否定,肯定了文艺 的认识价值,为文艺的存在和发展争取了合法性的权利,在 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奠定了唯物主义路线的基调。二、关于美的理论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肯定了现实世 界的真实性。不再从抽象的哲学思辨出发,转向了 从具体事实和艺术实践出发。因而,他的美学主要 表现为艺术理论。在形而上学中,他指出,每一事物的本身与其本 质是“实际合一”的。美不是理念,美只存在于具体的美的事物之中,美首 先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这主要就是体积的大小适中和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机的和谐统一。 在形而 上学中指出,“美的主要形

10、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 。”在诗学中:“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由某些部分组成之 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 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 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 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 一万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 不出它的整一性。”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中强调美的“适中”“ 合度”。(戏剧三一论,生物学有机整体观。)亚里士多德不但看到了美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而且看到了 美同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有关。这种看法包含了美是主客观辩 证统一思想的萌芽。亚里士多德力图确定真善美

11、的关系。十分重视美与善的关系。 在修辞学中,他把美看作自身就具有价值,并令人愉悦、 向往和赞美的东西。“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 善。”在他看来,美就是善。但是并非所有的善都是美。只有既是善 的又是愉悦的才是美的。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美和善的区别。在形而上学中,他 说“美与善是不同的(善常以行动为主,而美则在不活动的事物 身上也可见到)”。他还批评那些把数学排除在美的范围之外的 人。认为“那些人认为数理诸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这 也揭示了美与真的关系。他还认为,美和愉悦有关,但是美不同于功利,有 些人类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益,而另一些则只为了 美,美比必需的和有益的事情的位置要

12、更高。在政治学中,说“教授绘画的目的是给学习 者一双善于观察形状美和体形美的眼睛。处处以功 利为目的对于崇高的思想和自由的心灵来说都是不 合宜的。”(转引自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pp213- 214)三、艺术模仿论1、艺术和技艺的区分 亚里士多德最早把艺术和技艺区分,明确肯定了艺术 的本质是模仿。 古希腊时期,艺术一词不但包括诗歌、文学、戏剧、 音乐、绘画,还包括人类其他的各种技艺制作。 亚里士多德最早把一般技艺称为实用的艺术,而把我 们今天所讲的艺术称作模仿的艺术。诗学一开头,他就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 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 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

13、不同,所 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p3如绘画和雕塑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许多事 物,音乐用声音来模仿,舞蹈用节奏来模仿,这是媒 介的不同。 喜剧模仿比我们坏的人,悲剧模仿比我们好的人,这 是对象的不同。 史诗用叙述手法模仿,戏剧用演员的动作表演,这是 方式的不同。 但是,他们的共同本质都在于模仿。 这样,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把握住了艺术的特殊本 质、各门艺术的特性以及艺术的共性与特性的相互关 系的重大美学问题。 在他那里,艺术不再是柏拉图所谓的代神立言,而是 现实的反映。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这是亚里士多德 整个美学体系的基础。2、艺术与人生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与人生有密切联系,艺

14、术模仿的对象主 要不是自然,而是人生。在诗学中他明确提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事件、性格和思想,是“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是“在行动中的人”。Pp4-7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亚里士多德的中,“无论柏拉图 或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艺术的尤其是诗的真正内容完全不是自然,而是人生。认为艺术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这伟大的光荣应该 归于他们,在后世只有莱辛一人曾说过这种见解,而他们所有 的弟子都不能了解。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没有一字提及自然;他说人、人的行动、人的遭遇就是诗所模仿的对象。”我们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主张“艺术反映生活”的最早的提倡 者。3、史与诗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不是简单地再现事物的外形,而 是应当反映现实生活

15、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因而艺术可 以比现实生活更真实、更美、更带普遍性。从而在西 方美学、文论史上最早为典型说奠定了理论基础。“艺术所模仿的决不是柏拉图所说的只是现实世界的 外形(现象),而是现实世界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 性即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个基本思想是贯通在 诗学里的一条红线,是诗与艺术的最有力的辩护, 是现实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亚里士多德对于美 学思想的一个最有价值的贡献。”朱光潜西方美学 史上卷72诗学第九章,是亚里士多德全部美学思想的精华。 亚里士多德把诗(艺术)与历史加以比较:“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 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 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 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 ;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所谓 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 ,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才给人物起名字;至于 个别的事则是指亚尔西巴德(雅典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作 的事或所遭遇的事。”pp28-29当时古希腊人讲的历史指的是编年纪事史,即记述个别人物和个 别事件的历史,不是今天我们所讲的包括揭示发展规律的历史。这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