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讲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59639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讲义(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概论授课教师:刘作 东南大学 考核方式:卷面考试,满分100 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缺课一次扣5分,3次不来者该门课程成绩 为0;自辩和中特各进行一次课题小测验 ;学生请假须有导师签字、院系盖章; 请假3次该门课重修(此为研究生院规定 )。 何谓“哲学” “哲学”philosophy:从日本传来的 从苏格拉底质疑特尔斐神谕谈起 爱智慧: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万物之灵 质疑“不证自明性” 有知和无知 熟知和真知绪 论 1 何谓“自然辩证法”? Dialectics of Nature 理工农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 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

2、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 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 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科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 学 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 性的特点。三种基本思维方式 哲学、科学与常识 何谓“思维方式” 主体概念框架客体 常识 科学 哲学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自然观或自然哲学 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社会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

3、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 基础。 思想渊源: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的核心是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 科学技术观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科 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和基本内容的基 础上,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体系 结构,揭示科学的发展模式和技术的发 展动力,进而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 律。它是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 和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 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 发,总结出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 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 证思维形式,并且吸取具体

4、科学技术研 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 方法等基本方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 ,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论是从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出 发,探讨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 社会运行等的普遍规律。包括科学技术 社会经济发展观、科学技术异化观、科 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观、 科学技术文化观等方面,是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概括和总结了毛泽 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科学技术思想,包括科 学技术的功能观、战略观、人才观、和谐观和 创新观等基本内容,体现出时代性、实践性、 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等特征。建设中

5、国特 色的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 观的具体体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 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 的重要组成部分。3、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 适应当时革命的需要,继承和批判了19世纪自 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 哲学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的 自然辩证法之前,古希腊哲学和科学是联系在 一起的,试图回答世界是什么、是由什么来组 成的问题。带有直观性和猜测性-+ 近代文艺复兴之后,自然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牛顿力学的产生和发展。哲学进 入了认识论转向,即要回答我们何以

6、能 够获得关于对象的知识。带有机械性的 特点,比如霍布斯。4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无用论:中国传统特色的“学以致用论” 指导论:哲学指导具体学科的工作 影响论:哲学对具体学科有影响 科学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有必要自觉地学点、懂 点自然辩证法 懂点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工作者作好自己的工作会 有积极的影响 素质论:现代人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恐吓论:必修课必须修,不修毕不了业!第一讲 什么是科学? 从“李约瑟难题”谈起 “为什么当代科学、伽利略时代的新哲学或称 实验哲学只产生于欧洲文化,而非中国文化或 是印度文化中呢?” “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15世纪期间,在应用人 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

7、中国文明 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 另两个难题: 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 现代中国科学为什么落后?科学中心转移说 三个难题的性质:是哲学问题还是历史问题?“Science”东进 “Science”:西方土生土长 由“Science”到“科学”:日本的福泽谕吉 或西周的翻译舶来(1874) “科学”:中国康有为首次引进(1893) “科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任鸿隽科学(1915年) :“中国无科学” 陈独秀新青年(1919年): “德先生”和 “赛 先生” Democracy ; Science科学的内涵 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思维方式:科学方

8、法 精神气质:科学精神科学的特征 客观性和实证性 理性和系统性 探索性和创造性 通用性和共享性 一般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作业:思考题:你对科学的看法,中国 到底有没有科学? 写上姓名、学号、班级,1000字左右 第二次课交第二讲 马克思自然辩证法的自 然观 第一、思想渊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 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是马克思 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朴素自然观的来源和基础 第一,古希腊哲学对神话的突破 第二,阶级的分化,出现了奴隶主阶级 和奴隶阶级,使得一部分人有了闲暇。 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们由于惊异而开始 研究哲学”。只有才有闲暇,才有可能

9、思 考物质之外的问题,否则就是一种生计 的满足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自然(physis),最早一批哲学家思考的 宇宙起源和万物本源即自然,古希腊哲 学的原初形态表现为自然哲学。 “自然”既是作为事物总和的“世界”或“宇 宙”(cosmos),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 本原”(arche);本原既是世界的起源, 也是世界中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因。古希腊哲学对自然的看法 米利都学派:泰勒斯,阿拉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米尼 赫拉克利特 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 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巴门尼德) 原子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 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定义:“自然是自身 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

10、形式,这 些形态或形式只有在思想中才能与事物 相分离。”自然是运动着的事物的本性 运动的三本原和双重本质 用纯粹概念的 思维解释自然的运动 四因说 综合了古希腊哲学对自然的看法近代哲学对自然的看法 伽利略、牛顿等近代自然科学创始人虽 然把自然科学当做自然哲学的一部分, 但是伽利略的关于两个世界系统的对 话、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牛 顿的自然哲学著作有了新的内容。既破 又立,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同时 也提出了经过实验和数学证明的科学原 理和方法,推动了自然科学范式的确立 这种范式的特点:一、冲破教条的探索 精神 二、重视观察的实验精神 三、通过精确计算达到确定知识的数学 精神 四、理解世界的

11、机械性图式。 什么是机械性图式?伽利略认为:“建造 大机器的物质和比例与小机器的物质和 比例在每一方面是相同的。物质是 不变的,同一的,我们完全可以在纯粹 数学中对这种不变的稳定性做严格研究” 按照机械论图式,引力也被想象为机械 力,如开普勒把太阳光想象为“流溢”出 的力量,牵引着行星。 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作为背景,试图 回答那个时代的问题,从而出现了近代 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近代哲学把哲学 知识的起源、性质、对象、基础和范围 作为首要问题,并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 论两大派别。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包 括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 观 它们是中国马克思

12、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 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理论 基础 1、系统自然观 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 以系统图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 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 近代的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都主 张自然界是一个系统;马克思和恩格斯 主张系统是自然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 界是永恒循环和发展的 古代中国自然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由阴阳 五行构成的一个统一的、运动的整体 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它超 越了还原论和决定论思想,注重研究自然界的 复杂性和非线性特点及其演化机制,提出了系 统与要素、

13、结构与功能等范畴,揭示了系统与 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生命 起源的自组织机制及演化机制,阐明了时间、 空间和物质的相互联系,论述了自然界的演化 和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系统自然观的观点 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和生成性、 确定性和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 系统是由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 体,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 性 系统的演化史不可逆性的, 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时间和物质系统相互关联 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不断交替的过程, 是无限循环和发展的 系统自然观的主要特征: 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 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 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

14、辩证统一 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 运动观和时空观 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 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 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 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 样性和线性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2、人工自然观 关于人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 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 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 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人工自然分为两类: 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如人造 森林,人造牧场、农田生态系统、水产 养殖场,城市生态系统,村镇

15、生态系统 等,人工自然物,即人利用天然自然 物制造的,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各种制成品,包括衣食住行的各种物品 ,各种各样的机器和工具等等。 人工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近代培根等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人需 要运用知识改造自然界,为人类谋求福 利等 康德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化自然”的观 念 人工自然观的科学技术基础 1、科学基础是近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系 统科学、生态科学等 2、技术基础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 中所创造出来的采取技术、加工技术、 控制技术、输运技术、通信技术和医疗 技术等技术以及当代高技术和新技术 人工自然观的观点 1、人工自然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力量创造出来的相对独 立的自然界,本身具有目的性、实践性、中介性以及 独立性等特征 2、人工自然界来源于天然自然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 社会属性 3、人工自然界的发展既有自然地普遍规律,也有其特 殊规律 4、正确认识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研究、 开发和应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采用生态科学和系 统科学的方法,创建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型 的人工自然界。 人工自然观的特征: 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 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