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596168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讲:周云鹏一、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一)现实型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 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 (二)理想型是一种侧重以直抒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 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表现性和虚幻性n表现性: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 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n虚幻性: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 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 (三)象征型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 态。基本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 1、暗示性:重在寄寓某种意蕴,从而体现暗示性。 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意的内涵。2、朦胧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二、文学作

2、品接受的发生: (一)期待视野(三个层次:文本期待、形 象期待与意蕴期待) (二)接受动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 教动机和借鉴动机 (三)接受心境(可分为:欣悦、抑郁与虚 静三种情况)(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三、文学作品接受的发展 (一)填空、对话与兴味 (二)还原与异变异变: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思想观念的 异变。 (三)理解与误解 正误与反误 (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四、文学接受的高潮 (一)共鸣 (二)净化 (三)领悟 (四)延留 “余味无穷” 五、文学作品接受的方式:精读与泛读一、鲁迅生平与创作简述 二、阿Q正传的内容解读 (一)阿Q正传影像阅读思考题 1

3、、阿Q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与实质 2、怎样认识阿Q的当代意义? (二)阿Q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阿Q想象中的“革命”内涵 2、阿Q们革命所建立的“未庄”“新秩序”(三)阿Q的两性观 (四)说不完的阿Q(对比第(一)个问题) 1、“国民性”(“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反思的 一面镜子(20-40年代的接受主流) 2、“落后的农民”典型(50-70年代) 3、中国反封建的思想的一面镜子(80年代) 4、现代社会个体生命“存在”的精神化身(近 年来)三、阿Q正传的艺术解读(一)独特的叙事结构与艺术1、从作者、读者、叙事者与人物的关 系出发,可以发现作家的主体精神、生命体 验的介入。2、“看/被看”的结构模

4、式未庄各种社会身份的人“看”阿Q的形式和 内涵异中有同。(二)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和刻 画性格 1、心理描写 2、梦境虚构 3、置于各种矛盾冲突中 (三)以喜剧的形式去表现阿Q的悲剧一、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年) 二、都市的边缘者与边地的牧歌者 (一)表现都市生活的系列 绅士的太太八骏图如蕤等 (二)表现以湘西为代表性地域的边地生活 系列 媚金.豹子与那羊柏子萧萧等二、边城 (一)创作背景介绍 (二)主要故事梗概 (三)主要思想内容解读 1、翠翠与傩送爱情内涵的本质解读 理解关键:对于“车路”和“马路”的选择 2、作品结局的安排表现了作家怎样的矛盾心 态?(四)边城的艺术

5、特色 1、浓郁的地域风情与人性描写的内在统一( 写风俗就是写人); 2、融写实、纪梦与象征与一体一、老舍:中国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二、骆驼祥子 (一)主要内容分析 1、创作背景简介 2、主要故事情节介绍 3、祥子、虎妞形象分析重点:祥子、虎妞性格冲突的焦点祥子悲剧原因探讨: (1)社会原因 (2)文化原因祥子:农民文化的体现者(道德观、生存方 式等方面) 虎妞:城市市民文化的精神体现者 思考题:虎妞的悲剧反映了作家怎样的文化 心态?(二)艺术特色: 1、结构:单线谨严,线索分明; 2、人物形象的塑造: (1)使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合一; (2)结合人物的具体遭际写景 3、语言:浓郁

6、的“京味”、俗白、新鲜、准确 而富有表现力。一、巴金生平、创作简介 (1904年11月25日出生2005年10月17日去世) 二零零三年 九十九岁获选感动中国人物。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 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 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 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二、巴金的家 (一)创作及发表背景(1931年春开始创作 ,同年4月18日起在时报连载)(二)家的主题思想 1、揭露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罪恶,控诉了封建 制度、封建礼教,并展示了

7、其必然灭亡的历 史命运。 2、歌颂了“五四”青年不妥协的反抗斗争精神 。二(三)高觉新、高觉慧形象分析 1、觉新形象:一方面:懦弱、顺从;敷衍; 另方面:并不拒绝新生思想 悲剧根源分析:礼制、孝悌、忍让的儒家文化影响 2、觉慧: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首先,觉慧盼望封建家庭早点溃灭,思想几乎贯穿 于整部小说。2、觉慧形象 典型言论:“要散早点散也好,象这样惊惊惶惶,唯 恐散去,结果依然锡不掉一用,这才难受!”觉慧 气愤地说。 “你要知道树倒猢狲散,现在树还没有倒嘞!”觉新 忍耐地说。 “到底有一天会倒的,早点散了,好让各人走各人的 路。”觉慧说了这些话,好像许多时候的怨气都发 泄出来了。 其次,又有

8、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二(四)家的艺术特色 1、严谨的结构组织,波澜起伏的情节安排; 2、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A、充分展示各类的心理状态,以及显示这种 心理状态的细枝末叶的变化过程; B、通过系列形象或形象群内部之间的对比手 法塑造人物; C、运用情景交融、借景生情的艺术手法,使 人物的内心状态表现得富有诗情画意。(四) 家的艺术特色 3、作品洋溢着火一样的激情,弥漫着浓厚的 抒情色彩。一、张爱玲生平(19211995)创作简介 1、出身特殊的封建家庭 2、病态的家庭环境对于张爱玲的影响 3、大学生活对于她创作的影响; 4、“横空出世”二、创作的主要主题形态:以近乎执着的两性关系 题

9、材揭示出女性的一种近乎原罪感的自卑和荒 凉意识以倾城之恋为例。三、代表作金锁记分析 (一)故事梗概 (二)曹七巧形象分析:1、曹七巧身上较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常态与变态, 人情的难以言传的复杂内蕴,人格善恶美丑的有机 统一;2、悲剧原因:首先是封建家族制度的悲剧;其次,爱情的不幸;3、对金钱的贪婪 。(三)金锁记的艺术成就n1、对于传统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借鉴;n2、对于两性关系深刻而细致入微的描绘;n3、意象的活泼与生动传神。一、钱钟书(1910-1998年)简介 创作: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 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 重要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二、围城的主题意蕴 可分三个层面: 1、

10、从反映的现实层面来看,该书是“写现代中 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就是对抗 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世态世象的描写。可从主人公方鸿渐等的行迹所见所闻所遭际见出: 上海宁波溪口金华鹰潭宁都吉安 南城界化陇邵阳(三闾大学) 如:金华欧亚大旅社的“蚤虱大会”、鹰潭小饭馆风干 肉上载蠕载袅的虫蛆、三闾大学的乌烟瘴气等。 2、文化反省层面:企图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 文化进行反省。着眼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以方 鸿渐为例。 3、哲学思考层面。三、艺术特色: 1、淋漓尽致的讽刺艺术; 2、丰富多彩的新譬妙喻; 3、生动曲折的细节刻画,淋漓尽致的心理描 写; 4、涵盖全局的小说命题,隽永含蓄的象征手 法。1

11、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而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2、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劳,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 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象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3、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4、他俩虽然十分亲密,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至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

12、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5、那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最后的一句 ,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了贞操。吕校长在鸿渐背后含 有警告意义的咳嗽。方鸿渐那时候宛如隆冬早晨起床的人 ,好容易用最大努力跳出被窝,只有熬着冷穿衣下床,断 无缩回去的道理。 6、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 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 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的眼睛并不顶 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 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 ,会诧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 、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

13、踏的鞋袜,可是从 没有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头发没烫,眉毛没镊,口红也 没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 7、鸿渐偷看苏小姐的脸,光洁得像月光泼上去就会滑下来, 眼睛里也闪活着月亮,嘴唇上月华洗不淡第二红色边为滋 润的深暗。苏小姐知道他在看自己,回脸对他微笑,鸿渐 要抵抗这媚力的决心,像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 是挣扎不起。 8、假使真把鸿渐的鼾声灌成片子,那声气哗啦哗啦,又像风 涛澎湃,又像狼吞虎咽,中间还夹着一丝又尖又细的声音 ,忽高忽低,袅袅不绝。有时这一条丝高上去、高上去, 细得、细得像放足的风筝线要断了,不知怎么的像过了一 个峰尖,又安稳降落下来,辛楣被刺激得神经

14、给它吊上去 ,掉下来,这时候追想起还恨不得要扭断鸿渐的鼻子。 一、汪曾祺简介(19201997年)江苏高邮人。就读于西南联大期间,曾师 从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主要作品有 邂逅集晚饭花集汪曾祺文集汪 曾祺全集等。 二、受戒 (一)主要内容及精彩部分赏析 (二)主要艺术特色分析汪曾祺的小说开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 1、重气氛。所谓气氛,即包括作者的情感、 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 俗的生动描写;尤其重风俗描绘。 2、语言方面,一方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 、味、活、 ;另方面讲究语言的绝、妙、精、洁、雅, 读来韵味悠长。 3、结构上看似信马由缰,了无拘束。一、曹禺创作简介 二、雷

15、雨 (一)主要剧情介绍 (二)戏剧冲突分析蘩漪与周萍的冲突构成全剧冲突的主线 (三)主要人物分析 1、周朴园:重点把握其复杂的人性世界 2、蘩漪:重点把握其形象美学特征及其在全剧的“ 引爆手”作用 3、周萍:避免简单的视其为一般的纨绔子弟形象。二(四)“回溯式”戏剧结构的运用; (五)语言的个性化、心灵动作性及诗化倾 向一、徐志摩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地云彩。 n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n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河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离别的笙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艺术特色 1、融康桥的自然美与诗人自我于一体;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3、对意象的精心经营。二、戴望舒的雨巷雨巷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