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9616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 文献检索教研室文献检索教研室点击进入END第一章 绪论1.课程名称释义文献 文献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宋代朱熹解释为:文指典籍, 献指熟知史实的贤人。 近代一般理解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和图书或与某一学科 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 现代学者认为,文献是记录有人类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它由四个要素构成:文献内容、载体材料、信息符号、 记录方式。 检索 检,考察,察验;索,寻找,搜索上一页首页下一页课程介绍课程介绍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学时:30学时科技文献(信息):用文字、图形、符号科技文献(信息):用文字、图形、符号 、声像等手段

2、记录下业的科技活动或科技、声像等手段记录下业的科技活动或科技 知识,包括科研成果、科技著作与论文、知识,包括科研成果、科技著作与论文、 专利文献、标准和科技法规等专利文献、标准和科技法规等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哪里查找 文献信息怎么查找 文献信息如何利用 文献信息学习内容:了解科技学习内容:了解科技(文献)信息(文献)信息认识文献(信息):类型、特点、作用认识检索工具:构成原理、类型、特点检索的原理、方法和途径学习内容:如何查找文献信息学习内容:如何查找文献信息常用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介绍和使用网上资源的查找会议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的查找课程目的课程目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习、

3、工作、 科研等打下良好的基础。2.为什么要学习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源于对文献存储和查找的需要。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研究的这两大特点使科学研究几乎离不开记录科技活动的科技文献和信息,可以说没有科技文献信息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技造成了科技成果的高速发展。大规模、高集成度,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层出不穷,新的成果从出现到应用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等等,“信息爆炸”使得人们获取和利用有用信息越来越困难。上一页首页下一页例证一:感受信息爆炸信息量激增:全世界每年发表科技 论文1500万篇,出版图书60万种,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知识的有效期缩短:信息资

4、料的平均寿命约为5年。有关统 计资料表明,大学生毕业一年后,其在校所学的知识大约 老化15,五年后老化50%70;学位论文5-7年,期 刊3-5年,标准5年,图书10-20年。 文献的载体类型、出版类型、传播手段、组织形式十分复 杂,迅速、准确、完整地获取所需信息已成为一项专门的 技术。78年我国有104家出版社,每年出版15万种图书。2003年大 陆有图书出版社570家,年出版19万种,新版11万多种。上一页首页下一页 例证二华文出版是世界上最大语种出版 物之一,涉及人口136亿人,占世界人 口的22;每年出版图书约24万种,占 世界出版总数的14; (2005北京图书 订货会组委会召开的“

5、海外代表座谈会) 。上一页首页下一页 例证三 在座的同学可能都只20多岁,那么我可以帮你们回忆一下20 多年前的时代,那是个灰色的年代,一眼望去,人们穿着颜 色、样式相近的衣服,发型、发色非常单调,包含的信息量 非常少看一眼就够了,就知道大概是什么情况。而现在则 不同,每个人都在力求突出自己的个性那么每个人都包含 着大量的信息。想想你们经常走的大街上,能告诉我到底能 看到多少个广告牌,多少座楼,多少种车,人们穿着多少种 不同的衣服,路过多少个报摊,有多少份报纸杂志,网上有 多少个站点吗?所以把20年前和现在相比,只有一句话:信 息量爆炸。 上一页首页下一页 结论: 在文献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的时

6、代 ,如何获取有用信息成为人的能力 的重要方面。文献检索课学习的重 要意义正在于此。上一页首页下一页信息检索课的意义 信息检索是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 ;信息检索能使科技工作者及时把握科技发展 的动态和趋势 ; 信息检索有助于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信息检索能避免科研重复,加快科研工作的 进程。信息检索能加强科技交流,促进技术合作。上一页首页下一页信息意识不强,可造成低水平重复研究、财 物和时间的浪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各类科研和革新课 题中有50%左右是重复国外已有的成果;国内课题 彼此重复的约占三分之二。全球由于没能及时获取 相应的、及时的科技信息资料,造成重复研究所引 起的浪费占

7、科研经费的10%,金额达百亿美元 我国近几年平均每年批准专利8000多件,专利专利 局专利文献的利用率仅为1.1%,在有限的书刊中, 利用率不超过30%我国科研人员中能阅读外文资料者占30%左右, 90%的人从未受过信息培训,近20%的人对信息检 索还一无所知科研人员收集信息在整个科研工作中所占的工作和 时间比例为5-15%,而美国为59%提高信息检索的能力,信息检索是学 习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有80万种以上,科技期 刊8万种以上,发表期刊论文大于600万篇以上;公 开的专利说明书100多万件;国际会议文献1万多件 ;美、英、德、日等国产生的科技报告达20万件左

8、 右,科技文献浩如烟海,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 才能查找出有用的科技信息如科研立项是每个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第一环,也是 科学研究的起点,对今后研究成果的大小、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研人员在开始某项课题研究之前,要有针对性地掌握和了解有 关科技信息资料,充分了解本课题的历史基础、现状与发展趋势以 及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弄清楚他人是否进行过研究或正在研究, 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才会避免重复,少走弯路,事半功 倍。学会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如推广科研成果,比较成功的科研成果,往往是在 成果的早期开发阶段上,派一些懂市场、了解专业的科研信

9、息工作者,对市场前景和经营状况进行广泛、深入地调研和 评价。这些市场信息对制定投产和推广应用方面有指导性作用 人在学习中会遇到三种语言障碍:自 然语言障碍、专业语言障碍、检索语 言障碍。 一个科研人员的时间分配:查找资料 50.9%,实验32.1%,计划思考7.7% ,数据处理9.3%3. 国外文献检索课情况简介美国于1989年在普及科学美国261 计划中特别提到在高等学校广泛开设“ 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课程,旨在提高学 生的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1994年和1996 年又分别提出并制定了科学素养的基准 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其中均强调 了加强学生检索文献信息能力的培养问题 ;1998年英国议会通

10、过了1998教育改革法 案。规定“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课为 中小学的公共基础课;上一页首页下一页日本在80年代即重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 ,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课的教学;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1993年法国提出 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1994年欧盟宣布在欧洲建立信息社会的计划 ,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应用领域;上一页首页下一页俄罗斯在1994年成立了俄联邦信息政策 委员会,俄杜马1995年通过了俄罗斯 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意大利、加拿大、南非等国家也都以政 府行为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上一页首页下一页4.我国文献检索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949年以前的目录学教育阶段 我

11、国自古代起就比较重视目录学教育,到清朝乾嘉时 期,目录学一度成为“显学”(著名的学说、学派) ,成为学人必读的一门学问。到了近代,在教育界人 士和文化学者的热心倡导下,用户教育以目录学、参 考工具书使用法为主要内容在大学讲坛上得到了传播 。这段时期,图书馆学情报学用户教育处于萌芽时期 ,图书馆利用的教育刚出现,但因体制等原因没有坚 持下去。如东南大学1920曾办过几次图书馆暑期学校 ,也搞过读者培训,但到1930年以后,由于学校内外 条件的变迁、人事变动而未能继续下去。上一页首页下一页第二阶段 1949-1966年的起步阶段 1949年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大学图书馆也

12、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图 书馆的用户教育走上起步阶段。无论在教育思想 、目标、方法还是在观念形态、内容方面,大学 图书馆用户教育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召开读书 座谈会、组织阅读交流活动等,南京师范学院等 为学生开设了“目录学”、“语文工具书使用方 法”、“中文工具书使用方法”等课程;南京工 学院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65年,曾为在校 大学生讲过“怎样查找科技文献”、“美国四大 报告文献检索”等课程。还有一此学校为学生开 讲了专业文献利用课。上一页首页下一页第三阶段 1976-1983年的生长时期* 1966-1976年用户教育陷入停顿或瘫痪。 1981年7月和8月,人民日报先后刊载刘 毅夫

13、、潘树广的建议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 的文章,1983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 秘书处筹办了理工、医药、农业3个文献检 索课师资培训班,10月召开了“全国高校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专题讨论会”。 国内已有一定数量的学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 。上一页首页下一页第四阶段 1984年以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家重视 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高教字004 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 意见。1985年9月又颁发了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 课教学的几点意见提出了文献检索课“要逐步实 现分层次连续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两个文件的 颁发,成为用户教育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也为文 献检索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199

14、2年5月原国家教委 再次印发了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对文献 检索课的课程性质、教学目的要求等作了细致而全 面的规定,从而使文献检索课从形式到内容更加规 范化、系统化。1996年成立了全国文献检索课教学 指导小组。上一页首页下一页教学手段丰富 检索课程教育中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或在电子阅览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性教学,或将教学内容做成交互式学习课程发布到网上供用户自学。上一页首页下一页教学面扩大,教学队伍壮大 到1990年代中期已有70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形成了2000千多人的师资队伍,出版了600多种教材。经过近20余年的实践和探索,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具有

15、一定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的课程。上一页首页下一页 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92年11月颁布了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将文献检索学列为类目,成为一个独立的三级学科。国家教育部198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其培养要求明确规定目录中的218种专业须“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近20年文献检索教学跨越了三个阶段 印刷型文献检索; 光盘型文献检索; 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检索上一页首页下一页5.文献检索课的性质(1992年044)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 掌握用手工方法和计算机方法从文献中获取 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

16、方法课”。从五个方面去理解“科学方法课” 其一,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 系;上一页首页下一页 其二,是一门学问,是获取信息知识、情报 的学问,它有自己包涵的知识内容,需要专 门的教育才能掌握; 其三,是一门方法课,是介绍如何检索(获取 )和利用信息方法的课程; 其四,是一门技能课,是培养学生检索与利 用信息的技术和能力的课程;上一页首页下一页 其五,是一门信息素质课,是培养学生信息 生理、心理和文化素养,强化信息意识,提 高信息科学、信息道德、信息鉴别、信息劳 动、信息交流水平的课程; 其六,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课,是为学生增 长知识、培养全面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服务 的课程。上一页首页下一页6. 6.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大纲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大纲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信息资源概论第三章 检索基础理论 第四章 手工检索工具第五章 专利文献 第六章 标准文献第七章 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