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稳态的重要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59603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节稳态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2节稳态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2节稳态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2节稳态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2节稳态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稳态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稳态的重要性(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环境概念: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 态环境,这个液态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复习:血浆淋巴组织 液组织 细胞体内细 胞与外 界如何 进行物 质交换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内环境 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 换,会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定?第二节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体温动态变化过程 )口腔(37.2C) 腋窝(36.8C) 直肠(37.5C) 成员员上午 6h上午 10h中午 12h下午 2h傍晚 6h晚上 9h母亲亲37.0 37.0 37.3 37.4 37.2 37.1

2、父亲亲36.8 36.8 37.1 37.3 37.1 36.9 自己37.1 37.1 37.4 37.5 37.3 37.1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有没差别?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一个温度范 围内变动,变化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 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性高于男性。结论: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血液检查化验单 编编号项项目结结果参考值值ALT AST GGT TP GLU BUN TG

3、CHOL HDL LDL谷丙转转氨酶 谷草转转氨酶 谷氨酰转肽酰转肽 酶 总总蛋白 葡萄糖 尿素氮 甘油三脂 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165 20 37 71 9.0 4.0 2.05 8.69 3.30 4.91 0-40IU/L 0-40IU/L 0-50IU/L 60-80g/L 3.9-6.1mmol/L 3.6-7.1mmol/L 0-2.26mmol/L 2.33-5.69mmol/L 0.77-1.94mmol/L 0-3.38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 功能受损情况的指标,转氨酶存 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肝脏发 生炎症,转氨酶即从肝细胞释放 到血液中,所以肝

4、脏病变可引起 转氨酶升高肝炎。 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 功能的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 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以 致大量尿素和其他毒性物质在 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尿毒症。 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 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脂 水平的指标。无论哪个含量增高,都 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与冠心病有 密切关系,尤其是两者都增高的,患 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结论: 内环境的平衡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 活动的必要条件,健康人内环境的 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 平衡中(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器官、系统协调活协

5、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叫做稳态。包括水、 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1. 稳态理解: 1、各种理化性质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处于 动态平衡中的。 2、波动是在一定范围内的。2. 稳态的特点:(1 1)稳态是在一定范围)稳态是在一定范围内内相对恒定的动态变化相对恒定的动态变化。 (2 2)不同个体)不同个体有有差异。差异。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稳态是怎样实现的)红细胞吸水胀破正常形态的红细胞酸性食物碱性食物海带、蔬菜豆制品酸奶、水果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P8 神经神经体液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免疫调节网

6、络是机是机 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 度的度的P P9 9法国:贝尔纳法国:贝尔纳 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 调节。调节。 美国:坎农美国:坎农 提出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提出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 节的共同作用下节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协调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协调 统一而实现。统一而实现。目前认为: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新陈代谢包括了许多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需要 温和的

7、外界条件。如温度、PH 等必须保持在适宜的 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进行。稳态破坏细胞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血液中缺钙、磷, 影响骨组织的钙化成年人患骨质软化病、 儿童患佝偻病血液中高钙肌无力等疾病如:稳态失衡时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而发生疾病,但 疾病不一定都是因稳态失衡造成的,如遗传病、 传染病等。P9与社会的联系: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 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 难以集中、头痛等。主要原因:体表水分蒸发多,毛孔收缩, 不能正常排汗,以及内外温差大,致内分泌紊 乱等。思考与讨论提示1.病人感觉头晕、厌食、恶心。正常体温 是生化反应最适温度,高烧影响酶活性,导致各 种反应出

8、现紊乱,使机体功能异常。应采用物 理方法或药物来退烧。P92. 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此时内环境的 水较多地渗入细胞,造成肿胀,使细胞代谢紊 乱。出现疲倦、不适、恶心、厌食、皮下 组织肿胀等症状。 3.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使 体内缺氧。说明外界环境变化会影响内环境 稳态。(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小结(4)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代谢会

9、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 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 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 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使pH稳 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为什么呢?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方法步骤:1、以4人为一组。在记录本中,画一个如下表所 示的记录表。2、将25ml自来水倒入ml烧杯中。、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作记录。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加入mol/LHCl加入mol/LNao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一次加入一滴mol/LHCl,然后 轻轻摇动。加

10、入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 步骤直到加入了滴为止。将pH测定结 果记入表中。5、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 测定并记录起始的pH。再如步骤,一 滴一滴地加入mol/LNao,测定并 记录pH。注意:氢氧化钠和盐酸均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肤和眼 睛接触,也不要入口。若有碱或酸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 水冲洗min,并告诉老师。、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 重复步骤至步骤,记录结果。、充分冲洗烧杯,选两种生物材料分别 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至步骤,记录 结果。、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 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 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的变化,虚线表 示加入碱后的

11、变化。再用其它颜色的线条 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 ,也同样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加入酸和 碱的变化。讨论:1、就加入HCl或NaOH后的pH的变化来说, 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更像缓冲液、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 进行解释。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在加入酸或 碱时,能使pH的变化减弱1、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D2、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A、凝固的状态 B、绝对不变的状态C、相对稳定的状态D、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

12、改变的状态C3、当大量饮水后,排尿量也显著增加、其 生理意义是A、排出人体过多的代谢废物B、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排出人体过多的无机盐D、带走人体的热量B4. 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对BC 段 变化的解释正确的A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B乳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C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D乳酸与Na2HPO4反应生成H3PO4 C AB血液中乳酸浓度A5.内环境稳态是指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 稳定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 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等的调节下,通过各 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等的调节下,通过各 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 态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