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人际关系变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9384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人际关系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改革开放人际关系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改革开放人际关系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改革开放人际关系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改革开放人际关系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人际关系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人际关系变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30年青年在交往观念 上的巨大变迁 社会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行为方式,它是一 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动态系统结构。社会交往的 主体包括了个人与个人的交往、个人与群体的 交往、群体与群体的交往等各个层次,内容包 括了社会沟通、社会交换、社会互动等多个方 面。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交往的高峰期, 积极的社会交往能使年轻人迅速适应社会环境 ,培养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积累丰富的社会 资源,为以后的社会生活起到有效的铺垫作 用。 中国青年的人际交往在社会经济和传统文化的 影响下,长期以来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继承,直 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青年的社会交往随着 对外开放和体制转型,较传统的交往观念、交 往

2、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改革伊始至20世纪 80年代中期:封闭与依赖并存的启蒙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尤其是经济领域的逐步改革,中国 社会逐渐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步伐,而人际交往作为现 代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感觉到拓 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开始尝试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这一时期青年人的交往特点,主要表现在亲缘交往、代际交 往、同性交往仍是交往的主要方式,同时业缘交往、同辈交 往、异性交往较以往有了较大的增加。改革开放之前,年轻 人的交往主要是在家庭内部,长辈的教育是他们社会化的主 要途径,参加工作后也是以前辈和领导意见为主。改革开放 后,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

3、机缘交往和流动性交往 增长,人际圈子拓展,交往兴趣增加,交往的对象和范围也 由单纯的传统纵向和封闭式交往转向横向和开放式交往。(这个图表说明改革开放后有相当部分的青年对人际交往抱有美好的期望 ,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但同时,20世纪 80年代初期的青年,在人际交往上,一方 面渴望突破旧的交际圈子的樊笼,另一方面羞于主动开拓新 的人际圈子,期待别人来与自己建立关系而不愿主动交际。 在人际交往的词汇上,“传统”是贤惠的代名词,“保守” 具有褒义倾向,尤其对于女性,而“开放”则有贬斥的意 味。年轻人的正常交往经常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或者理由, 而非坦率地为了交往而交往,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往,普通 的友情

4、也很有可能被视为“找对象”。交往的目的也多是出 于情投意合的背景,交往的多样化和主动性仍然有待突破。 群体性的交往更是如此,往往要借助于一定的社会组织表达 他们的交往热情,如集体组织的舞会、集会或者民俗乡风等 ,私人或小团体的聚会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 改革,使人们不再单纯地作为行政指令的执行者,而对新事 物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和自我见解,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得 到释放,青年人“在家靠父母,单位靠领导”的交往观念也 已经被启蒙,势必产生更大的变化。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 期: 功利化取向与适度介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阶段,是中 国人进一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凸显

5、自我的时期。这个时 期的青年交往体现出了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人际 交往上,情感型交往仍是交往的主要内容,但是理智型 乃至功利化的人际交往观念开始展露头脚,年轻人的交 往不再热衷以往那种“两肋插刀”全盘托出式的密集交 往,而是开始注重隐私,保持必要的距离,交往的目的 开始有意识地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1情感仍然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4年的调查, 中国城镇青年在交往对象选择上,58.47% 的城市青年认为,最喜欢的朋友应该是与 自己情趣相投的,占所有选择项的第一位 ;69.67%的农村青年选择了与自己“能说 到一起”的人。注重情投意合、共同语言 是中国青年社交的一

6、大特点,也仍然是20 世纪90年代的青年交往最重要的出发点。2功利化人际交往观念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交往对象的选 择标准上,排在前三位的标准分别是:能互相帮 助、品质纯正、有共同兴趣。能相互帮助,说明青 年开始注重社会交往的工具性。这种工具性还体现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人情费”支出惊人。根据1992 年我国社会人际关系现状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我国居民用于办私事送礼的费用占了人均年收入的14%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一年中用于办私事的费用可 以造两座“三峡大坝”。受社会氛围影响,年轻人 更愿意与经济条件比自己强的人交往。这些经验调查结果说明,20世纪90年代的青年公关意识增强, 他们有意识

7、地扩大交往范围,在交往中带有一定的 实用性和功利性。 对己有用则主动交往,培养感情,对己无用则敬 而远之这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 有直接关系,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功利性仍会是 中国青年社交的出发点。适当的功利性,打破了 传统温情脉脉的“人情”、“脸面”社交,是适 应时代进步的;但过于工具化、功利化所造成的 市侩、冷漠的社交心态,也逐渐开始显现,见死 不救不再是个别现象,“英雄流血又流泪”、“ 旁观者的冷漠”等话题,曾一度激起了包括青年 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大讨论。3“适度介入”交往观念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是“全方位介入”的关系,介入的触 角涉及到人的方方面面,亲密交往的群体之间几无隐私的可

8、能性。随着西方注重人权、隐私的观念西风东渐,中国人开 始不像过去那么喜欢亲密无间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重在点 到为止。这尤其体现在邻里关系上,以往“远亲不如近邻” 的观念开始被颠覆。1992年的全国性调查发现,我国的邻里 关系正由传统的紧密互动型向松散礼仪型的交往过渡,在我 国邻居交往中居第一位的情况是:“见面点点头,说几句应 酬话”。1996年北京零点公司的调查显示:北京35岁以下青 年中,“熟悉自己所有邻居”的只占18%,这表明城市中原 先在人际交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邻里关系,逐渐走向了平淡 和疏远,人们更注重在交往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对干预 他人生活的兴趣淡薄。 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80

9、年代中期开始的“民工潮”和 农村人口流动对青年交往观念的影响。流动人口中年轻 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至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70%以上,他们中的多数人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这场 迄今为止席卷1.4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11%的大迁移在 人际交往观念上的巨大刺激,不仅仅体现在对农村青年 的观念迁移上,对城镇居民的交往观念同样也是一场洗 礼,在考察中国青年交往观念变化时不应被遗忘。 新的工作和生活对原本处于一个相对单纯环境中的农村 青年来说,不啻于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文化休克。传统的 农村社会人际交往是紧密互动型的,青年习惯了“熟人 社会”里养成的捻熟和不设防的心理。当外出务工的农 村青年初到城市

10、,发达的城市生活对他们造成强烈的吸 引力,凭着过去十几年养成的文化习惯,他们会热情地 期待参与市民生活。 而在不需要太长的一段生活后,农村青年会发现 城市的游戏规则与农村大相径庭,城市生活人际 关系淡漠,尤其是城市居民对“民工”有着居高 临下的优越感。部分农村青年通过持续努力能够 融入城市的人际圈子,但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在多 次的被拒斥后,在人际关系上出现了信任危机, 对人际交往产生了退避的心理。这并不是说流动 青年就此隔绝于整个社会交际之外,他们也会形 成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主要是同乡、亲戚之间 的交往,并且这种交往在职业流动、地位获得、 社会交往中和社会认同、社会支持等方面起到一 定的作用随

11、着“移民飞地”、“城中村”的出现 ,这种以老乡、亲戚、同学、同事抱团生活的方 式,发挥了农村青年在城市生活中的心理自卫功 能,他们对市民社会的心理距离增大,这种体会 尤其在新生代民工中感受更为深刻。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追求平等、理智、多元的人际交往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经济迅猛发 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化影响, 青年社交也进入了“全球化”的洪流,可 谓异彩纷呈。多元化的社交观念,体现在 青年追求活泼、展现个性的自主社交上, 社交形式多样化、社交对象复杂化、社交 频率高速化是这个时期中国青年的社交生 态。1社交手段多样化 传统的中国人社交活动种类比较单一,“ 饭桌社交”

12、一统天下,如今更多社交方式 异军突起。网络社交、舞会晚会、派对社 交、旅游社交、俱乐部社交、新型社区社 交、公益活动社交、学习社交、购物社交 等活跃于青年社交舞台。2社交对象陌生化 传统的社会是“熟人社会”,而如今,青 年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基本处于陌生人环境 之中。在社交上,他们也更倾向于欢迎与 陌生人交往,如虚拟世界的网聊、网游; 一次性的团购、学习社交;素不相识的公 益社交等。尽管目前我国的人际交往仍然 以熟人交往为主(零点调查公司.中国居民 沟通指数2005年度报告),但陌生人交往 无疑将会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分。3社交高频率高流动 与前两个阶段的交往特质比较,现今青年的交往呈 现

13、高速度与高流动性的特点,短暂性成为青年社交 的常态,这一特点与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及 城市人口的高流动性是分不开的。在当代青年的社 交手段、社交对象、社交性质发生变化的同时,青 年的交往观念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表现为:一是开 放式、多元化、平等化观念。网络社交以其虚拟、 便捷、完全释放自我等优势特点,成为年轻人拓展 人际关系、开展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网络的特点 对青年的交往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社交最典型的人群是15-35岁高中以上文化的年轻人,他们 热衷在虚拟世界里网聊和交友,并且在青年学生、 白领、蓝领和农民等各种职业和地区均有广泛分 布。在网上,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

14、y Milgram的“六 度空间”理论深受追捧,这个理论可通俗地阐述为:“你和 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在互联网 普及之前,“六度空间”只是假说,但自从网民发现这个理 论十分符合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特点之后,就迅速受到热烈 地追捧,成为年轻人开放性人际观念的一个理论依据。同时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的网上交往无需考虑自己或对方 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等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 因素,不必顾虑世俗间的偏见和利益冲突,避免了现实世界 的危机和压力,人们的交往更深层次地体现为“自然之我” 的宣泄,心灵的沟通成为思想意识联系

15、的纽带。二是从理想 化到理智化。韦伯曾经把社会行为分为价值合理的行动、目 的合理的行动、情感的行动及传统的行动四种类型。改革开 放前期,我国青年的交往行为仍然以情感的行动和传统的行 动为主,20世纪 90年代中期青年被问及“交往的主要目的 ”时,绝大多数人会回答“满足情感的需要”,而2007年的 一次调查显示,年轻人交朋友的主要目的,绝大多数人会回答“满足情感的需要”,而2007年的一次调 查显示,年轻人交朋友的主要目的更多的人选择了“朋友是 一种资本(占45.9%)”,这表明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年 轻人的交往以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为核心,他们的交往 观念更趋理性,行为的价值合理、目的合理更

16、能刺激年轻人 的交往欲望。 中国传统社会那种以“情”为主、重情不重理的人际关系结 构在转化,理性在现代人际关系中所占的成分越来越大,但 这并不是说理智化就是功利化,理智化实际上体现了一种“ 契约精神”。契约关系所蕴含的自由、平等、权利、诚信等 一系列规则,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的自由意志和利益需要 ,符合人们的精神追求以及现代社会的本质。理智化或者说 契约化的交往观念,符合人情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的社会现 实。四、总结 改革开放30年来青年交往行为及交 往观念有很大变迁,但是这种变迁相对来 讲更具有连续性。1交往意识、能力和范围逐步拓展 传统的中国人性格通常被定位在“内向”、“ 羞怯”、“不善交际”,青年人也不例外。之 所以如此,这和我们讲究含蓄内敛的传统文化 有关,也和我们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有关,尤其是与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大环境有关。但从以上所述的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迁 过程可以看出,青年人作为社会中最活跃的一 支生力军,其交往的需求与主动性在逐步提升 ,交往的能力也在一步步扩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