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PPT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92013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一)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一)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20102010年年9 9月月1515日日刘永清刘永清 13605803159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 课程要求课程要求 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技术课的重点是介绍国内 外近年来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的 主要模式、技术、系统与管理方法,使学生能有一 个系统和基本的了解,并掌握其基本知识和方法。本课程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1.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 2.制造过程管理的体系结构; 3.面向制造的产品开发与管理; 4.制造系统的建摸方法; 5.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 6.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典型模式; 7.数

2、字化制造过程管理; 8.案例分析本课程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选择37中任一内容,完成一篇学习心得。先进制造与管理概述o 制造与制造系统o 制造系统与管理发展历程o 先进制造与管理的概念o 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的模式概述o 案例1.制造与制造系统制造或制造业o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国家安全的主 要保障、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o 制造或制造业的内涵:将可用资源(物料、能 源、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进行加工或 再加工),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 或生活消费品的产业。o 制造业一般有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 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民用制造业和军工制 造业、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

3、业之分。装备制造 业是指资本品的制造业。制造与制造系统制造或制造业国家统计局分类标准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其它制造业 1.27%轻纺制造业 30.24%机械电子制造业 35.48% 资源加工业 33.01%制造业共30个行业分为三大类别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烟草制造业 服装、鞋、帽制品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其制品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制造与制造系统制造过程o 制造过程由三方面组成:制造工艺过程,物 料流动过程和信息流动过程。 o 制造工艺过程

4、:对原材料的一系列的转换加 工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物理或化学)。 o 物料流动过程:实现物料采购、存储、生产 、装配、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的流动过程。 o 信息流动过程:实现在制造工艺过程及物料 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信息进行处理与控制,使 整个制造过程能顺利和协调。制造与制造系统制造方式o 制造方式可划分为连续制造(流程制造)方式 、离散制造方式和混合型制造方式。 o 连续制造方式:物料流通过一系列的混合、状 态变化、成形过程而形成一件或多件成品的制造 过程。(如:化工、医药、饮料等) o 离散制造方式:相对于连续制造,离散制造的 产品往往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 的加工最终装配而成。(

5、如:机械加工等) o 混合型制造方式:整个加工过程是由离散制造 和连续制造穿插或糅合在一起的。 (如:毛纺等 )制造与制造系统离散制造方式o 离散制造方式可分成:工程项目型生产、车间 任务(产能)型生产和重复(大批量)生产。 o 工程项目型生产:整个生产过程带有项目管理的特征,制造装 备、工艺过程与元器件安装就在产品所在地进行,企业的大部分生产 能力和资源在某一时期内用于单项工程。 o 车间任务型生产:将功能类似的加工设备组成一些工作中心( 工段、小组),工件从一个工作中心到另一工作中心进行不同类型的 工序加工。 o 重复(大批量)生产:加工路线固定,所需的加工能力和工装 设备是专门设定的。被

6、加工的零件以流水的方式通过工作中心或设备 。采用由不同加工设备和工作中心组成的生产线、装配线或者一个加 工中心以高速重复进行生产都属重复(大批量)生产。制造与制造系统制造系统制造系统由三个方面定义: o 制造系统的结构:制造系统是一个包括人员、 组织、规章制度、生产加工设备、物料流和其他 附属装置等软硬件所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o 制造系统的功能:制造系统是一个将制造资源 (原材料、能源等)转变成产品或半成品的输出 输入系统。 o 制造系统的过程:制造系统是一个产品的全生 命周期过程: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工艺规划、 制造生产、检验出厂、产品销售、回收处理等各 环节的制造全过程。2.制造系统与管

7、理发展历程o 制造系统与管理发展历程o 制造系统与管理的特点o 制造系统与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o 数字化过程管理的核心制造系统与管理发展历程o手工作坊时代,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上下学徒关系。 o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开始电动机发明,19世纪末,经验管理为 主。 o前期工业经济时代,20世纪初60年代,美国福特流水装配线、标 准化产品、可互换零件、专用机器和专业化工人,工位制的产生大 批量生产方式(高效率、低成本、少品种):规模经济(规模生产), 集中固定式管理科学管理。 o发达工业经济时代, 20世纪70年代后,生产方式:多品种、中小批 量。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各种单元制造技术和管理

8、方法: CAD/CAPP/CAM;DNC/FMS/GT;MRP/MRP/OPT等。事业部制(多元化、个 性化、主体化):柔性制造方式(时间、质量、成本、服务),速度经 济(集成生产),分布自治管理精益生产。 o知识经济时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 个性化弹性批量。CIM、虚拟制造、敏捷制造、CPC、大规模定制、网络 化制造、ERP/SCM/CRM/PLM等。产品创新,柔性/智能自动化,知识经济 (集约生产),协同创新管理。生产方式的演进生产方式的演进19世纪之前:手工作坊和 工业革命初期的小批量生 产,产品品种、数量、质 量都满足不了需求。生产 主要解决有无问题。生

9、产方式的演进20世纪初,在机械化的基础上 福特公司创立了大批量生产方 式,通过零部件和制造过程的 标准化,进行高效率的自动化 作业,以规模经济 效益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这就是规模经济。生产方式的演进n产品数量矛盾的解决,使市场竞争加剧 ,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日益受到重视。 计算器的应用使生产和管理的“工具” 发生革命性变化,导致制造业的生产方 式正面临深刻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来, 出现了多种新运行模式,主要有:精益 生产,敏捷制造,大批量定制。制造系统与管理发展历程时间时间成本(C)质量(Q)交货期(T)环境清洁(E)服务(S)知识创新 (K)70年代90年代80年代70年代以前21世

10、纪90年代后半期 企 业 的 竞 争 要 素制造系统与管理的特点o 经济规模:规模经济速度经济知识经济;劳动力密 集设备资本密集信息知识密集。 o 生产方式:少品种大批量规模生产多品种中小批量集 成生产个性化弹性批量生产; o 制造技术:机械化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 网络化智 能化; o 管理方式:面向库存 面向订单面向市场与顾客; o 生产装备、制造工艺:刚性流水线柔性流水线柔性 自动化、智能自动化; o 生产环境:利用环境、破坏资源节约资源、关心环境 更新资源、美化环境。制造系统与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数字化制造与管理的概念o 成组技术 (相似性) o CIM (集成) o 并行工程 (同步

11、) o JIT (准确) o 智能制造系统 (智能) o 敏捷制造 (灵活) o 精益生产 (简化) o CIPE (重组、标准化) o 业务过程重组BPR(重组) o 大规模定制生产 MC (简化、灵活 ) o 电子商务 EC o 协同产品商务CPC(网络化制造 ) o T Q C S E K数 字 化 制 造 管 理 方 法 与 技 术制 造 系 统 目 标4.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的模式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学在制造业 的广泛应用,形成了对21世纪影响的数字化制造过程管理方法和技术: p精益生产:(简化)生产操作/组织管理/经营方式,找出不增值的活 动和人员并剔除

12、。 p计算机集成制造:(集成)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信息/物流/资 金/人力/组织/管理等。 p敏捷制造和虚拟企业: (灵活)将高素质/专业化的成员(组织、成员 、企业)组成动态组织结构、采用网络分布式连接组织结构中各成员, 面向任务选择成员进行快速生产制造。 p大规模定制:以接近大批量生产的效率生产和服务,以满足个性化客 户的需求。 p供应链管理:供应商、生产厂家、销售商的集成管理的思想。 p客户关系管理: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与客户共赢。 p网络化制造:基于网络制造环境,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案例摩托罗拉的6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日本质量优异和价格低廉的产品击败美国产品,Motorola

13、先将电视产业买给了日本松下,然后音响产业又失去了市场,移动电话又因质 量问题走了下坡。为此Motorola公司的比尔史密斯 于1986年提出 6品质管理的概念:一 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 以4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 有6210次误差,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 ,达到6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 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 找得出3.4个瑕疪。 该管理法流程模式:界定、测量、 分析、改进、控制 。 与6关联的战略行动:全面缩短 生产周期,产品和制造挂钩,改善经营 效益,员工全面参与管理。案例摩托罗拉的大规模定制自80年代以来, Motorola受到市场的挑战:成本、时间

14、和产品多样性 。为此,Motorola 80年代开始在寻呼机上进行大规模定制,90年推广到 移动电话。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路:基于产品族零部件和产品结构的相似性、通 用性,利用标准化模块化等方法降低产品的内部多样性。增加顾客可感知 的外部多样性,通过产品和过程重组将产品定制生产转化或部分转化为零 部件的批量生产,从而迅速向顾客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定制产品。Motorola采取的大规模定制的策略: p部件标准化,不同的部件在不同的地方生产,在一个地方装配不同产品 。(标准化、过程重组) p业务流程改造,采用实时的CIM控制系统,机器人和组装流水线的应用。 (CIM、自动化) p建立一个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客户的网络。(网络制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