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远离毒品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9196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远离毒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二化学远离毒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二化学远离毒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二化学远离毒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二化学远离毒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远离毒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远离毒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个从事戒毒工作的年轻女医生想:许多药品,是医生们先在自己身上 试验,然后才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的。她自认为自己的毅力总比一般吸 毒者强,而且从事的就是戒毒工作,便立志要找到戒毒的良方。她让吸 毒者当场吸给她看,接着自己也试吸了几次。岂知,她从此便上了瘾, 而且再也离不开毒品。先是丈夫离婚,接着是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 再后来是出卖肉体。她成了十足的晚期吸毒者,骨瘦如柴,绝经,乳房 彻底萎缩,头发甚至也脱光,不思饮食,体表所有可以注射的大小静脉 均被进过针并结痂。最后,她走上了割脉自杀的绝路,并在留下的遗书 上呼吁:“千万不能吸第一口啊!“ 究竟是凭着什么使吸毒者欲罢不能的 呢? 究竟是凭着什么

2、使吸毒者欲罢不能(即上瘾)的呢? 警钟敲响:年轻的女医生为何惨死 ?毒品介绍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统计资料:全世界每年死于吸毒的人 数约10万,有1000万因吸毒丧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 我国公安部统计: 去年中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为68万,比 前年增长8.5万多人,上升14.3%,超过了前年10.3%的上升幅 度。 在册吸毒人口中,男性约55万人,占吸毒人员总数的80%; 17至35岁的青壮年吸毒者约53万人,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 近49万人吸食、注射海洛因,占全部人员的72%。全国有2081 个县(市、区)有毒品问题,比前年增加48个。其中,吸毒人 员在100至1000人之间的县(市、区

3、)有827个。 据北京等10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1999年由毒引发的 杀人、盗窃、抢劫、诈骗、伤害等刑事案件高达2.6万起,各类 治安案件高达3.8万起。 卫生部门统计:全国现已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7万人, 其中因注射毒品感染的占72.4%。 新修订的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的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 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以及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 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神药品。某些医疗 应用药物,如吗啡、杜冷丁,当它们 被非法滥用时,也成为毒品。 一、鸦片 鸦片现代医学称“阿片”,民间叫“大烟”、“烟土” 、“鸦片烟”、“ 阿芙蓉”等。 鸦片是从罂粟未成熟蒴果 经割伤果皮

4、后,渗出之白色乳汁干燥凝固而得。罂粟是草本植物,夏季花开,花瓣脱落后露出成 熟果实,称罂粟果。用刀割开果实外壳,有乳白色汁 液流出,在空气中氧化成棕褐色或黑色膏状物,这就 是生阿片。生阿片经加热煎制便成熟阿片,是一种棕 色的粘稠液体,俗称烟膏。阿片属于初级毒品。虽然历史上已知阿片能治病 ,有些沿用至今的药剂如片酊(内含阿片)、 复方樟脑酊(内含阿片)、托氏散(内含 阿片粉)等都属阿片制剂。阿片含有多种生物碱,其 中含量最多的是吗啡,可达。 罂粟花罂粟壳罂粟果阿片 二、吗啡 吗啡从阿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鸦片生物碱已有180年历史。 吗啡为具光泽无嗅味苦之极微细白色针状结晶粉末。有苦味,遇 光易变质

5、,溶于水,略溶于乙醇。吗啡有强大的止痛作用,对各 种疼痛都有镇痛效果。临床上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和外伤性剧痛、 晚期癌症剧痛等,也用于心绞痛发作时止痛和镇静作用。 吗啡有强大的止痛作用,但它却比阿片更易使人上瘾,因而成 为毒品。通常连续用药一周以上即可上瘾。有的人仅用药几天就 可成瘾。吗啡成瘾者常用针剂皮下或静脉注射,寻求快感,或避 免断药后的痛苦。 从静脉注射吗啡,初始感觉为“一阵快感”或“激动”的心境体验 ,此种状态持续数秒到几分钟不等。它有一种强烈的欣快,这种 药理学特性,是产生滥用和上瘾的主要根源。滥用方式有 口服、 抽吸、鼻吸或注射。 使用吗啡初有欣快感,无法集中精神,会产生梦幻现象。过

6、量 使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昏睡、呼吸抑制、低血压、瞳孔变 小。具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长期使用后停药会发生渴求药物 、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恶寒、打冷颤、厌 食、腹泻、身体卷曲、抽筋等戒断症状。一旦成瘾极难戒治。 由古柯叶提炼而得,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古巴为主要 产地。美国及中南美洲为主要滥用地区。 吗啡是一种异喹啉生物 碱,分子式是C17H19NO3, 结构简式如图。吗啡存在于 鸦片中,含量含为10%。吗 啡为无色棱柱状晶体,熔点 254256,味若,在多数 溶剂中均难溶解,在碱性水 溶液中较易溶解。它可与多 种酸(如盐酸、硫酸等)和 多种有机酸(如酒石酸等) 生成

7、易溶于水的盐。吗啡盐 的PH平均值为4.68,吗啡对 人的致死量为0.20.3g。 三、海洛因 海洛因是半合成的阿片类毒品,距今已有一百年余历史。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主要来自“金三角”(缅甸、泰 国、柬埔寨三国接壤地带),有的来自黎巴嫩、叙利亚,更多 的来自巴基斯坦。产品的颜色、精度和纯度取新决于产地。白 色的来自泰国,既纯又白的来自黎巴嫩,褐色的或淡褐色的来 自叙利亚、巴基斯坦或伊朗。后来根据用途和纯度不同又分出 “2号”、“3号”、“4号”海洛因。通常装入小纸如包药般包装或以封口塑料带方式流通市面 。 使用初有欣快感,无法集中精神,会产生梦幻现象。过量使 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昏睡、

8、呼吸抑制、低血压、瞳孔变 小。具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长期使用后停药会发生渴求药 物、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恶寒、打冷颤 、厌食、腹泻、身体卷曲、抽筋等禁断症。一旦成瘾极难戒治 。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酰衍生物 。海洛因的毒性和成瘾性更大 四、可卡因 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一般呈白色晶体状,无臭,味苦而麻 。毒贩出售呈块状的可卡因,称“ 滚石“。吸毒者则把可卡因称作“自由垒“或“ 快乐客“。 可卡因的原料为“古柯”。古柯为灌木,是美洲大陆的传统种植作物。古 柯产地的人滥用的是古柯叶和古柯浆,而其他地方滥用的是可卡因。 可卡因对 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是导致滥用的重要原因

9、。兴奋初期,滥用者产生 欣快,感到飘飘欲仙、舒适无比,表现洋洋自得、健谈。用药后的兴奋作用, 产生了消除疲劳的感觉。 这类兴奋感觉只能维持分钟左右。随之以后,它 给人身体的抑制效应便出现了。吸毒者为了恢复初期的体验,往往再用第二剂、乃至每分钟使用 一次,以维持“瘾劲“不致衰落。周而复始,剂量越用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 把吸食者带到毁灭的深渊。 小剂量的可卡因导致的心律是缓慢的。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 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剂量,则可导致死亡。一 剂毫克的纯可卡因,可以使体重公斤的人当场丧命。 可卡因成瘾者在高剂量使用可卡因时,出现类偏执性精神病,出现妄想、假 性幻

10、觉。在被害妄想的驱使下,把一切人视为敌人,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视为 对自己的威胁,便采取先发制人“、攻击他人的行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产生的幻视、幻触,感觉看到而实际没有出现的东西,或感觉身体某一部分有 “虫子“ 钻进去在涌动的难受,而常常“采取措施“自残肢体。这叫做可卡因中毒 性精神病。 从古柯树叶提取的一种药物,又叫古柯碱。可卡 因是一种莨菪烷型生物碱,分子式为C17H21NO4,结构 简式如图。古柯碱是无色无臭的单斜形晶体,味先苦 而后麻,熔点98,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一般的有 机溶剂,但其盐酸盐易溶于水。古柯碱为酯类,用酸 或碱水解时,生成苯甲酸、甲醇等。 五、大麻 大麻是当今世界上

11、最廉价、最普及的毒品。大麻是地球上 大部分温带和热带地区都能生长的一种强韧、耐寒的一年生草 本植物,然而大多数大麻没有任何有毒成分。通常所说的可制 造毒品的大麻,是指印度大麻中一种较矮多分枝的变种。这种 大麻的雌花枝上的顶端、叶、种子及茎中均有树脂,叫大麻脂 ,这种大麻脂可提取大量的大麻毒品。 科学家从大麻的树脂中 提取了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叫四氢大麻酚,是 对神经系统起作用的主要成分。四氢大麻酚的含量越多,烈性 成分越强,毒品的劲头就越大。 用作毒品的印度大麻可吸食、 饮用、吞服,甚至加工后可注射。 大麻草可以单独吸食。将其卷住香烟,被称为“爆竹“,或 将它捣碎,混入一般烟叶里,做成烟

12、卷直接卖给吸毒者,这就 是 “大麻烟“。一支大麻烟卷,通常可供五六个人过瘾。 吸食大 麻油的方法主要是用扎洞法。事先在黄烟上用针扎许多洞,然 后将纸浸在大麻油中,卷在烟外,外面再卷上两至三层烟纸, 以免大麻油失掉。 以大麻油为原料,做成的大麻衍生物可供注 射使用,这种溶液的作用特别危险,毒性特别强烈。 小剂量的印度大麻,会产生洋洋自得的感受。独 自一人吸毒者,表现为嗜睡,有松弛感。若有几个吸 毒者在一起,则表现得莫名其妙地傻笑、愚蠢性欢乐 唱歌等。这类吸毒者的记忆力受损害,难以做依靠智 力的综合活动的工作。对时间、空间发生错觉,觉得 时间过得特别慢,原来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觉得有好 几小时。他们

13、的平衡功能也发生障碍,由于肌肉张力 松弛,变得站立不稳,双手也会不由自主地震颤。 吸毒者如吸入大剂量大麻,会产生大麻中毒性精 神玻出现幻觉、妄想和类偏执状态,伴有思维紊乱, 自我意识障碍,出现双重人格。长期吸服大麻者,表 现为呆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判断力 损害。偶有无故攻击性行为。随着吸毒时间迁延,个 人卫生不顾、饮食不佳、人格扭曲,对任何事物兴趣 缺乏,呈精神衰退状态。大麻被认为是海洛因、古柯 碱等强烈药物中毒者的入门药物,常与酒精合并滥用 。 从大麻叶中提取的一种药物,叫大麻酚,它的分 子式为C21H26O2。大麻叶中含有多种大麻酚类衍生 物,目前已能分离出15种以上,较重要

14、的有:大麻 酚、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 、四氢大麻酚酸。大麻酚的结构简式如图。大麻酚及它的衍生物都 属麻醉药品,并且毒性较强。 六、冰 毒 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 ,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 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 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又因苯丙胺 (Amphetam- ine)有其译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称, 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称。此外,甲基苯丙胺是 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故又有去氧麻黄素之称 。 甲基苯丙胺药用为片剂,作为毒品用时多为粉末

15、,也有 液体与丸剂。 “冰”之所以被滥用,与其特性有关。一般中小剂量者,可以提高人的心境,有能力增加、觉醒 程度提高的感觉,表现出精神振奋、清醒、机敏、话多、兴 致勃勃、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工作能力(特 别是技巧性工作能力)提高,而且长时间工作或学习无疲劳 感、无饥饿感。基于此,一些偶尔的滥用者,如长途行车司 机服用以免困倦,学生挑灯夜战应付考试,运动员用以增强 耐力和速度,演员用以增加精力和提高表演艺术等,他们都 属于非经常使用者。 “冰”的成瘾者,以每天要强迫性服用大量毒品为待征。这些人每天 使用“冰”以保持兴奋,否则他们难以度过;夜时必须用安眠药镇静他们 高度兴奋的神经,弥补

16、“冰”作用后期的不快效应,否则亦难过。次日又 开始这种恶性循环,如此反复,不能自拔。这种恶性循环极易导致过量 中毒。 “冰“的滥用者,采用静脉注射的目的是为了捕捉和感受一种短暂即 逝的强烈快感或兴奋,这种体验对滥用者的求药行为起着正性强化作用 。快感过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重抑郁、疲劳和激怒,这是一种痛苦 的体验,这种痛苦与再次寻味“快感“的强烈欲望相交织,导致强迫性用 药行为。这种使用毒品方式,极易导致精神病状态,表现出活动过度, 情感冲动,野蛮,妄想,偏执狂,幻觉甚至有杀人倾向。此种状态过后 ,出现一种极度衰竭和抑郁状态,也有因严重抑郁而自杀者。 “冰”长期滥用后突然停止使用,患者会出现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