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9160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17年整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2017年整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2017年整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2017年整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找全信息,仔细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一、整体感知,钩玄提要明大意1.抓关键语句,做简要勾画关键句主要有以下四种:(1)表明新观点、新理论的内容。(2)阐述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体现论据的内容。(3)对文本内容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内容。(4)各段的起始句、收束句、结论句。2.理出文章思路(1)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题,把握大致内容及作者的倾向,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2)寻找标志性词语(关联词、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顺序词、范围词、过渡词、指代词等)。(3)寻找关键语句(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二、明确要求,擦亮眼睛审题干1.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2.选择“

2、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3.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三、对照原文,咬文嚼字审选项1.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3.排除确认:每个选项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正确或错误的依据。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这种流于形式的对比,实际上并没真正读懂文章。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去对比,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

3、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4.干扰项的设置方式: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强加因果。【阅卷归来话备考】克服两种不良的解题习惯1.做选择题只看题目不看材料。2.不先阅读材料,直接看题目然后到文中找答案。 【题1】(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明代花鸟画 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T1A项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

4、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T2A项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T1A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T2B项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

5、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T1B项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T1B项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T2B项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T2C项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T1C项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T2D项在绘画语言

6、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容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T2D项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T1D项角度一:有据与凭空命题者故意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无中生有。解答题时要认真分析确定哪些内容在文本中是有依据的,而哪些内容是

7、凭空捏造的。1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B.“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破题】找全信息,迅速突破1.审读题干,明确要求。本题要求选出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2.根据各项,找全信息。各项对应信息见原文相对应的上标序号处部分,分析这些对

8、应信息可知,、三项符合原文意思,项中说“吴门四家”的花鸟画“取得重大突破”属于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说“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而第三段开头一句说“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所以只能说他们的花鸟画颇有影响,不能说“取得重大突破”。 【解题】分析比照,得出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从原文第一段中“他(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可知A项符合原文意思。B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中“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

9、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和第三段首句“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可推知“吴门四家”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从原文第三段“(陈淳)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可知C项符合原文意思。从第三段中“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可知D项符合原文意思。答案:B角度二:言此与言彼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计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0、3分)A.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B.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而不失法度。D.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 【破题】找全信息,迅速突破1.审读题干。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2.找全信息。各项对应信息见原文相对应的上标序号处部分,分析这些信息可知,项的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属于正确选项;而项,原文只是说“并无根本突破”,并不是没有突破,该项“没有取得突破

11、”的表达过于绝对;项,原文说“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但“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由此可知他们并没有“取得了最高成就”,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才结出了果实;项,根据原文表示内容,“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的应该是陈淳,而不是文徵明,该项把言此当成了言彼。 【解题】分析比照,得出答案【解析】分析比照各项内容和其相对应的原文信息可知,A项,“只是没有”说法绝对化,原文第一段说的是“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无“根本突破”,不等于“无突破”;B项,根据原文

12、第二、三段内容,一开始,“吴门四家”主要是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并无根本突破,直到他们的弟子才有了根本性突破。取得最高成就的是他们的弟子,尤以徐渭为代表;C项,言此变成了言彼,“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是陈淳自己的创新,而非文徵明。答案:D【题2】(2013吉林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

13、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T1A项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

14、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T1B项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T1C项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T1D项 为了更好地

15、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T2A项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T2B项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T2C项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T2D项(节选自2013年1月

16、 南方周末,有删改) 【注】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 角度三:部分与整体、肯定与否定、扩大与缩小1.部分与整体。命题者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2.肯定与否定。命题者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3.扩大与缩小。命题者故意扩大或缩小事物程度、范围或实有的能力、 功能和效用。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有近十年的研究。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的结果,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C促使PM2.5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是污染排放,气象因素可以忽略,因此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十分关键。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