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安全课件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080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灭火救援安全课件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灭火救援安全课件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灭火救援安全课件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灭火救援安全课件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灭火救援安全课件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灭火救援安全课件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灭火救援安全课件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灭火救援行动危险因素 分析与安全措施一、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二、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防控措施 一、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一 )、建筑物坍塌存在的危险因素 1,大跨度建筑物金属构件多,在高温作用下易发生坍塌。大型候机厅、会展 中心、火车站及现代化大型企业厂房与库房,建筑高、跨度大,多数承重结构为 金属构件,耐火等级低,火灾中在高温作用下很快丧失承重强度,发生局部或整 体的坍塌;新型建筑材料化学成分复杂,火灾中易产生猛烈的火焰和快速发展的 火势,促使灾情变化异常,难以预测次生灾害发生的危险迹象。 2,木结构楼层建筑,火灾中其楼板易发生筒式坍塌。保护性木结构楼层建筑 ,火灾荷载密

2、度大,易发生立体燃烧,当火势发展到猛烈燃烧阶段的中后期,其 楼层间的木质承重梁横截面积被火蚀到极限,丧失承重能力,易在瞬间发生由上 到下的筒式塌落,对实施内攻行动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3,建筑质量差,平面布局经过改造的楼层建筑易发生倒塌。改革初期建造的 楼房,受各种情况的影响,其工程质量标准折扣率很大。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 为满足各种需要,对建筑层间结构在无设计和现场安全监督情况下,进行较大幅 度的改造,使建筑结构横纵向的稳定性、结构的承重能力和构件的耐火等级等安 全指标进一步下降,火灾中经高温作用,建筑物局部或整体随时可发生倒(坍) 塌事故。且这种建筑发出的危险征兆不明显,突然性很强

3、,突发的灾情很难被人 员感知,极易造成消防战斗人员的伤亡。 一、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二)、危险化学品泄漏存在的危险因素 n 1、化工生产设施跑、冒、滴、漏得不到有效控制,事故处置危险 性高。生产与使用的氯、氨、苯、二硫化碳、氰化氢、醇醚酮等常见 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设施受安装、材质、工艺温度与压力等因素的 影响,易在反应、合成、加温、蒸馏等罐体、管线连接、阀门等部位 ,出现产品中间体跑、冒、滴漏等现象,事故中易因此在现场发生可 燃气体爆炸,人员中毒及器官被腐蚀危险。 2、交通运输事故中,受损的危险化学品罐体修复难,灾情处置 十分危险。移动中的危险化学品槽罐,在发生各类交通事故中,

4、受外 力作用罐体损坏部位在短时间内难以修复,故在实施驱散、稀释、中 和、排放、移动等处置外泄物质的行动中,救援人员长时间处在可燃 与有毒气体环境中,处置行动危险大,人员中毒程度高,在个人安全 防护装备得不到保证条件下,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一、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危险因素分析(三)、爆炸、爆燃、触电救援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 1、爆炸。大型物资储备区、综合物资仓库、火化工厂房及库房, 烟花爆竹储运、销售等单位,在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中,发生的突然 性、连续性爆炸现象,特点异常难以预防,消防救援人员往往在处置 行动中身遭不测。 2、爆燃。喷漆车间(烘干室)及油漆储存库房,高压氧舱、高层 建筑、洁净厂房等部

5、位,因其密封条件好,可燃与助燃物质多、气体 浓度大,火灾中受空气流动影响,易发生爆燃伤及现场行动人员。 3、触电。城市易燃建筑区,打工人员临时住宅区,乡、镇、村、 屯等居民区,发生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后,在疏散与救助遇险人员、 转移物资时,易触碰裸体带电导线和用电设备,发生人员触电事故; 在高压电线跨行下部的工厂、企业、建筑区、等级公路等区域,消防 部队在实施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中,大型消防车辆和举高消防车因停 放、作业位置与跨行高压电线距离较近,或受天气影响,易使车辆带 电,发生触电事故。 一、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四)、社会救助行动存在的危险因素 1、社会救助情况复杂,危险程度高。面

6、对精神病患者闹事、家庭 矛盾激化、自杀人员恐怖行为等现场,危险情形不易掌控,消防人员 在救助行动中,易遭精神病患者的突然袭击、家庭燃气等爆炸物突然 发生爆炸、自杀人员突然坠下等行为的伤害。同时,救助人员实施高 空行走深入民宅时,随时可能因救生安全绳索折断、安全挂钩脱落、 下降速度失控、外界情况刺激等情况影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2、 恶劣条件下实施人员救助危险性大。寒冷与山岳救援现场自 然环境条件恶劣,受现有救援装备器材技术性能所限,实施对遇险人 员的救助行动,技术要求高、行动难度大。寒冷季节实施水域救助时 ,救助人员长时间在大风、低温水域里行动,身体极易被冻僵失去行 动能力,被湍急的水流冲进

7、冰层造成生命危险;在山岳救援行动中, 因山高路险、悬空作业时间长,行动人员体力消耗大,一旦绳索作业 与小组人员配合安全措施不到位,易发生坠落、滚坡等人员伤亡事故 。 一、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危险因素分析(五)、自然灾害危险因素 地震、洪水等大等级自然灾害发生后,多种灾情并 存,灾情特点混杂,现场环境恶劣,危险程度高。在对地 震灾害救援行动中,不间断的余震和山体滑坡,严重地威 胁着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在拆解、撑顶、吊升、 挖掘塌落物体营救遇险人员时,余震极大地影响着救援行 动的成功进行,同时,施救行动的安全措施一旦不到位, 就可能造成废墟局部再次坍塌,将救援人员埋压在废墟中 ;在洪灾湍急的水

8、流中实施救援行动,冲锋舟驾驶失误或 承载人员超标、安全绳索固定不牢,行动小组人员行动分 散,替换力量不能及时到位等情况,易使坠落水中的救援 人员和耗尽体力的行动人员溺水身亡。 一、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六)、自身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指挥员队伍成分新,灭火救援指挥能力弱。据统计,目前在中 队指挥员队伍中,大学生入伍的干部占1/3左右。这些干部的优势是 ,文化基础好,工作积极性高,身体素质强健,工作潜力大等。但因 多数人员所学专业与实际岗位工作不对口,使部分刚出校门的学生干 部,对灭火救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对实际灭火救援作战行动无经验 可循,为使中队执勤战备工作和实际作战行动处在较大

9、的危险状态之 中。 2、安全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到位。部分中队指挥员,因长期 工作在灭火救援战线上,对灭火救援行动的安全意识过于随意,缺少 在细节方面的防范意识。个别资历较老的中队干部,经常性地不负责 任地指派新到位的学生官,独立带队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此外,多数 战斗员因天气炎热,战斗中将灭火救援防护服内衬卸掉,不按标准佩 戴空气呼吸器,不注意掌握气瓶空气储量等;作战小组人员缺少密切 配合,使作战行动安全在细节上得不到有效落实。 一、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六)、自身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3、主观意识强,指挥决策不科学。在独立作战的救灾现场, 部分指挥员为实现速战速决的目地,忽视火场侦察

10、的重要作用,不去 深研新型火灾的新特点,以其传统指挥的惯性思维,在不能预判灾害 潜在危险的情况下,盲目实施内攻、见火打火,不注意对火势的控制 ,甚至在无防护条件下作战,遇有险情手忙脚乱,造成人员伤亡。 4、忽视现场监控,缺少危机意识。随着各类灾害事故的不断 出现,在灭火救援战斗现场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而部分现场指挥 员常常忽视安全监护人员的重要作用,自信心代替安全措施,同时, 事前不按规律预测灾情发展的可能性与危险性,不依据灾情信息拟定 紧急避险行动方案,本着无所谓心态,靠运气处灾危险大。 5、出警行车要求不严,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根据部队的性 质,驾驶员队伍更新较快,新成分较多,每逢出警时

11、车行速度较快, 前后安全距离掌握不好,特别是在冰雪路面行车时,车辆事故时有发 生。此外,现场停车安全意识不足,也为造成意外人身伤亡事故留下 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防控措施 (一)、强化安全理念的形成 1、掌握现代灾情特性,注重行动环节安全部署 从事灭火救援作战指挥干部,除掌握本岗位工作职责外,必须掌握 本岗位范围内的灭火救援作战指挥程序、基本要求和各种灾害事故的处 置对策。突出点是对各类灾害事故特性的熟悉。例如:面对高层建筑火 灾,指挥员就应根据“烟囱效应”这一特性,重点运用堵截战术,控制 火势向上蔓延的可能性;当固定燃气设施或移动燃气槽罐发生泄漏事故 ,就应根据易发生再次爆炸

12、的特性,及时采取堵漏措施,禁绝火源全面 消除持续泄漏的危害。为确保灭火救援任务的成功进行,指挥员必须在 充分掌握各类灾害事故特性的基础上,把握每一个环节上危险因素的所 在,并据此拟定有针对性的处置对策,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 好习惯,是现代灭火救援指挥员安全理念形成的基础条件。 2、反复学习实践过程,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识过程,是人们掌握社会、改造社会 、发展社会的必经之路。因此,灭火救援作战指挥干部,在安全管理工 作上,遵循“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每一次灭火救 援行动的准备、启动、运行、调整直至结束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随之再 结合从实践中发现的

13、其它危险因素,进一步拓展安全工作的工作深度与 严度,以此强化安全理念,不断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二、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防控措施 (一)、强化安全理念的形成3、坚持案例研究,理性机智工作 汲取以往的教训,将教训转变为工作经验是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 平的有效途径。主要方法是对历史典型灭火救援案例进行全景分析, 剖析教训,提取经验,确立工作的新思维。全景分析是指对灾情特性 ,气候环境,灾情物体,力量行动,思维决策,战勤保障、社会协同 等诸多因素的研判。目的是依据消防科学理论及对实际案情的分析和 评估结论,找出不合理的因素,据此形成新经验工作思维,在理性面 对历史教训的同时,结合时代特点,机智、缜密、严

14、格抓好安全管理 工作的部署与落实。 4、安全教育全面到位,注重细节落实责任 在消防灭火救援这一高危岗位上,严格的安全管理不仅要面对自 己,而且要面对他人。对他人的安全工作要运用综合教育手段和严格 的安全制度来实现。因此,作为一名指挥员要掌握本岗位工作的全部 流程,针对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的安全要素,都要反映在安全工作制度 中,提出安全工作警示,适时进行严格安全教育,且要随着工作的发 展及性质的变化,及时提升教育内容、范围、方式的层次,从行动细 节安全抓起,确保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与时限性。 二、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防控措施 (二)、安全行动的防控措施 1,科学制定灭火与应急救援作战预案 (1)设置

15、强有力的指挥机构。预案中要依据灾情类别及规模设 置现场指挥机构,指挥机构除领导外,其他应选择实战经验丰富人员 来承担具体指挥职责,并且依据灾情特性及处置行动要求设定各种功 能指挥组。指挥机构随人员变化及时在预案中做出调整,并通知相关 人员。 (2)技术咨询组(专家组),要选择技术专业对口,现场处灾 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和参谋意识强,具备一定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工程 技术人员组成。 (3)按照相关条令、规章及处置灾害的要求完善岗位职责、明 确行动任务及协同作战要求。 (4)针对灾情特性及部队情况,按照行动环节逐条逐项地提出 安全行动警示,警示条文要全面细致,突出实用性,易于人员学习与 掌握。 二、灭火

16、救援行动安全防控措施 (二)、安全行动的防控措施 2、实施安全精确的作战指挥 (1)处置灾害事故时,指挥员要正确把握进攻、防御与撤退的相互关系, 必须坚持“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作 战原则,在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条件下,运用一切处置措施实施近战快攻战法,实 现速战速决之目地。 (2)现场指挥过程中,指挥员首先要严格检查全体参战人员安全防护的标 准程度,特别要注意空(氧)气呼吸器的技术状态、气体储量和呼救器材的联通 情况。同时落实现场安全员由始至终负责记录好行动人员进出现场的各种情况, 其次依据灾情信息向全体行动人员提出安全警示。对需要执行二次救援任务的战 斗员,一定要在身体力行,防护装备齐全、技术状态标准条件下编入行动小组, 确定任务后安排专项指挥员负责行动的始终。 (3)当灾情现场发生恶变危及官兵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必须及时果断决策 ,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命令战斗人员迅速撤离现场,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 伤亡。 (4)消防车辆战斗位置要与着火建筑或设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车位要 占据上风处,车头要朝向便于移动的方向,同时要注意停车与行车地面的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