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7374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 强强本文由收集整理 2 浅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逐渐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村的强农惠农资金的种类和金额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4 年,xx 县一个人口约 1.5 万的乡镇,仅涉农补贴类资金,其金额达 320 万余元。随着涉农资金的增加,也发生了一些以侵占这部分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据统计,2014 年,xx 县涉及涉农补贴类的违法违纪案件就有 20 多起,涉案金额达 100 多万元,涉案人员 15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6 人,被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15 人。导致发生这些侵占

2、农民群众利益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监督不到位,而监督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村务监督不到位是造成这些结果的重要环节。本人结合在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实际,谈谈新常态下的村务监督工作应如何加强。一、加强村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一)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涉农资金是政府支持“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群众致富发展的推手,加强村务监督,让涉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能够让群众致富发展有保障 ,从而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二)保护政府工作人员。加强村务监督,让各种涉农资金的项目公开透明,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可以尽可能减少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县、乡、村等基层干部发生侵占项目资金的机会,

3、从而保护了我们的干部。(三)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加强村务监督,让国家的惠民资金充分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让党和国家的政策充分落实到群众中,让他们真真切切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改革红利,从而增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因此 ,加强村务监督工作对落实中央惠民政策和融洽党委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村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务监督是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以及群众对村里的重要事项、经费收支和涉及群众的惠民项目通过村务公开等形式进行监督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监督不到位,各个环节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村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1.公开的形式单一。村务公开基本上就是在村委大楼的村务公开

4、栏进行公开,很少有公开到组(屯) ,有些组(屯)的群众出入村里的路不经过村委,基本上就没有看到公开的内容,也就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2.公开的内容简单。村务公开的内容主要是基本上是村里的党员发展情况、受到上级补助的名单、生育死亡情况、经费收支情况。也许是限于公开栏面积的影响,公开的内容非常简单 ,比如公开受到上级补助的名单,只写名字和补助的实物,并没有具体到哪个组(屯)以及受补助的实物或金额的数目,公开得不透明。3.公开的途径不多。村务公开基本上就只是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没有其他的公开形式,且大多数村委的公开栏都是露天的,没有遮风挡雨的设施,甚至公开的内容都是直接用粉笔书写,因此一下雨基本上就

5、被洗刷掉了,公示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公开的效果也不佳。(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里的重要事项进行监督,成员是由村委提名,经群众选举后,由乡党委政府任命。但目前村务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并未发挥其监督职责。1.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对村务监督的职责不清楚不明确。大多数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对自身的职责并不清楚,也不明确监督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进行监督 。2.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大多是村组干部兼任,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其成员由村委提名自己人(亲朋好友)或老实人担任,根本不履行监督职责或无法履行监督职责,基本只是开开会会举举手,监督流于形式。3.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经济待遇没有落实,

6、没有监督的激情和动力。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民间机构,目前其成员并没有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给予其经济方面的补助,除个别认识比较高、对村里事务特别热心的的成员愿意认真履行监督的职责外,绝大部分成员都不愿意主动履职,甚至认为监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三)群众的自发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1.群众维权意识淡薄。群众本应该是监督的主要群体,可是由于广大群众总体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较差,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维权意识,监督职能非常弱。2.群众认识不足。群众大部分群众虽然知道一些乡、村干部存在一些违法违纪行为,但认为和本身的利益并不相关或关系不大,表现出“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事不关己,高高

7、挂起”的心态。3.群众不知道如何维权。有些群众发现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反映 ,有些担心反映到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会包庇乡村干部,让自己今后“吃不了兜着走” ,感觉投诉无门。(四)政府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1.宣传不够,培训不到位。政府部门对村务监督工作的宣传不够,对群众进行监督内容、监督形式、监督方式等方面的宣传不到位,致使群众不了解监督举报的相关程序 。同时,政府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也不到位,没有认真开展相关业务的培训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不明确自己的职责 。2.公开设施不足,设置不合理。政府对村务公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没有为各个村统一制作村务公开栏,各个村的村务公开栏五花八门 ,各式各样,内

8、容设置也各不相同。组(屯)未设置公开栏,村务监督还存在空白点。3.监督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政府对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方面的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致使村两委干部对推行村务公开落实村务监督工作不热心,甚至有些村根本就不执行。三、如何加强村务监督由于存在多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村务监督不到位,但村务监督在保障群众的切身益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把村务监督工作抓好抓实。(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监督氛围。1.加强乡、村、组干部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村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在日常组织召开的各种会上,都要反复强调村务监督工作,从乡、村、组干部自身的角度和群众的角度出发,让他

9、们认识到开展村务监督对保护自己和对保障群众利益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监督业务知识的培训 ,帮助他们正确履职。邀请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专家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村务监督工作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监督方式及履职方式,定期(每个季度)召集开会,了解监督工作动态,指导和解答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正常开展监督工作。3.加强群众进行村务监督工作的宣传,引导他们合理合法监督。通过“法制宣传日 ”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利用宣传板报、宣传活动资料及张贴公告等形式,让群众了解村务监督的方式方法,引导群众积极进行合理合法的监督,发挥他们的监督作

10、用。(二)配备相关设施,畅通监督渠道。 1.规范设置村组务公开拦。由当地政府统一制作村、组务公开栏,统一规范公开内容和要求,让村务公开的内容给每家每户都看得到,而且公开的内容要详细清楚,真正达到公开透明。2.利用手机短信发送村务公开内容。现在农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拥有一部手机,对于村里面一些重要的信息,可以委托移动通信公司,将信息发送到群众的手机上,扩大监督覆盖面,增强监督的效果。3.利用其他公开途径进行村务公开。除在村组务公开栏公开相关信息外,还必须加强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上的公开,让公开的内容及时上传,并可随时查询 ,让监督更加方便,监督的时效也得到延长。(三)完善监督制度 ,建立长

11、效机制。1.制定村务监督考核制度。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最好明确由纪委或民政部门)要建立村务监督考核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将村务监督工作纳入绩效考评,让村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动履行本身职责,在平常的工作中自觉自查所负责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如高龄补贴,养老金发放,退耕还林验收等工作) ,以便能及时纠正。在考核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对屡教不改、执迷不悟者,要严肃追责,绝不姑息。2.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及其成员工作经费。要想调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必须要有一定经费保障和激励政策。县级财政要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工作经费纳入政府预算,落实必要的办公经费,同时,对其成员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保障其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3.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转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制度 。在适当的时候,要建立将在村务监督工作中表现优秀、能力强的监督委员会成员转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制度,让他们能够享受除经济待遇外的政治方面的待遇,激励监督委员会成员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本文由收集整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