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 系统上下行容量分析_102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7295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CDMA 系统上下行容量分析_1025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WCDMA 系统上下行容量分析_1025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WCDMA 系统上下行容量分析_1025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WCDMA 系统上下行容量分析_1025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WCDMA 系统上下行容量分析_1025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CDMA 系统上下行容量分析_10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CDMA 系统上下行容量分析_1025(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CDMA 系统上下行容量分析2001年10月1容量覆盖质量容量、质量、覆盖三者间的密切关系2容量覆盖质量 GSM 系统的容量、覆盖、质量关系 容量基本上由硬件资源决定: 一个载波有 8 个时隙,可用的载波数和复用方式决定了 最大同时连接数目 覆盖由上下行发射功率决定(链路平衡问题) 通话质量由干扰情况决定 通过网络设计(复用方式、复用距离、跳频等)控制干 扰,保证质量在 GSM 系统中,三者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可以独立分析 、独立设计。网络设计难点在于频率规划3容量覆盖质量 WCDMA 系统的容量、覆盖、质量关 系 WCDMA 系统是自干扰系统,容量、覆盖 、质量之间密切相关 容量覆盖 设计负

2、载增加,容量增大,干扰增 加,覆盖减小(应用实例:小区呼吸) 容量质量 通过降低部分连接的质量要求,可 以提高系统容量(应用实例:通过外环功控 降低目标 BLER 值) 覆盖质量 通过降低部分连接的质量要求,同 样可以增加覆盖能力(应用实例:对路径损 耗大的连接通过 AMRC 降低数据速率)干扰干扰是容量分析的关键4WCDMA 上行容量分析5上行干扰构成 Iown:来自本小区用户的干扰 Iother:来自邻近小区用户的干扰 PN:接收机噪声底6上行干扰构成 接收机底噪 PNPN = 10lg(KTW) NFK:波尔兹曼常数,= 1.3810-23 J/K T:开氏温度,常温为 290 K W:

3、信号带宽,WCDMA 信号带宽 3.84MHz NF:接收机噪声系数 10lg(KTW) = -108dBm/3.84MHz NF = 3dB (宏蜂窝基站典型值) PN = 10lg(KTW) + NF = -105dBm/3.84MHz7上行干扰构成 Iown 本小区用户干扰 每一个用户必须克服的干扰:ITOT - Pj Pj 为用户 j 的接收功率 假设功控理想,有: 由此,求得 Pj: 本小区用户干扰为所有用户到达接收机功率的和:8上行干扰构成 Iother 邻区用户干扰 邻区用户干扰难以进行理论分析,与用户分布、小区布 局方式、天线方向图等相关 定义邻区干扰因子 当用户均匀分布时 对

4、于全向小区,邻区干扰因子典型值 0.55 对于 3 扇区定向小区,邻区干扰因子典型值 0.659上行干扰构成定义有10上行干扰构成求得 假设 所有用户为 12.2kbps 话音用户 ,解调门限 EbvsNo = 5dB 话音激活因子 vj = 0.67 邻区干扰因子 i = 0.5511上行负载因子 定义上行负载因子 负载因子等于 1 时,ITOT 达到无穷大,此时对应的 容量称为极限容量 在前述假设下,极限容量约为 96 个用户12负载因子与干扰 根据前述关系,噪声上升:50% 负载 3dB 60% 负载 4dB 75% 负载 6dB13分析 前述理论分析显式或隐式地使用了以下简化 没有考虑

5、软切换的影响 处于软切换状态的用户,产生的干扰略小于普通用户 没有考虑 AMRC 和混合业务的影响 AMRC 降低部分用户的话音业务速率,使它们产生的干 扰降低,增加了系统支持的用户数。(代价是这些用户的通话质 量有所降低) 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数据速率和解调门限,虽然原则 上仍可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但会使计算过程复杂化 由于移动传播环境的时变特性,即使是同一业务,解调 门限也是时变的 理想功控假设 实际系统的功控命令有一定误码,使得功控过程非理想 ,降低系统容量 假设用户分布均匀,邻区干扰恒定14分析 要考虑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系统仿真是更为精确 的方法: 静态仿真:Monte_Carlo

6、 方法 动态仿真15容量设计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网络设计时不能按照极限 容量进行设计 极限容量对应无限大的干扰上升,实际系统中 UE 没有 这样大的发射功率去克服干扰 负载因子越大,新用户接入带来的干扰上升越大,有可 能导致已有连接中断 由于移动环境的时变特性,负载越重,网络越不稳定宏蜂窝的设计负载一般不超过 75% 对应 6dB 的干扰上升16下行容量分析17下行干扰构成 Iown:来自本小区基站发射信号的干扰 Iother:来自邻近基站发射信号的干扰 PN:接收机噪声底18下行干扰构成 接收机底噪 PNPN = 10lg(KTW) NFK:波尔兹曼常数,= 1.3810-23 J/K

7、T:开氏温度,常温为 290 K W:信号带宽,WCDMA 信号带宽 3.84MHz NF:接收机噪声系数 10lg(KTW) = -108dBm/3.84MHz NF = 7dB (UE 典型值) PN = 10lg(KTW) + NF = -101dBm/3.84MHz19下行干扰构成 Iown 本小区干扰 下行各用户用相互正交的 OVSF 码区分,在没有多径的 静态传播条件下,没有相互干扰 在多径传播条件下,会有一部分能量无法被 RAKE 接收 机检测而成为干扰信号。定义正交化因子 来描述这一 现象式中,PT 为基站发射总功率,包括专用信道发射功率和 公共信道发射功率20下行干扰构成 邻

8、区干扰 Iother 邻区基站的发射信号会对当前小区的用户造成干扰。由 于使用的扰码不同,这些干扰都是非正交的 假设业务均匀分布,所有基站的发射功率相等。系统中 共有 K 个邻区基站,其中第 k 个基站到用户 j 的路径损 耗为 PLk,j。则有:21下行容量计算同样假设功控理想,有得到22下行容量计算因为有23下行容量计算求解 PT 得到其中 ij 为用户 j 的邻区干扰因子,定义为:24下行容量计算 根据前述分析,可以定义下行负载因子: 当下行负载因子达到 100% 时,基站发射功率达到 无穷大,此时对应的容量为极限容量25分析 与上行容量理论计算不同,下行容量计算公式中的 j 、ij 都

9、是与用户位置有关的变量。也就是说,下 行容量与用户的空间分布相关,因而只能通过系统 仿真确定26下行容量仿真 仿真参数设置27下行容量仿真 仿真结果28下行容量仿真 仿真结果分析 基站发射功率 43dBm(20W)时,支持的最大用户数约 为 114 个 一般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不允许基站平均发射功率超 过最大发射功率的 75%,即 41.7dBm ,此时能够支持的 用户数为 111 个 这个结果与上行容量相比要大得多,所以在这样的设置 条件下, WCDMA 容量是上行受限,与 IS95 的情况大 不相同 一般认为,IS95 系统的覆盖上行受限,而系统容量是下 行受限29总结 对于 WCDMA 系统的容量分析,需要考虑的相关 因素更多、更复杂 下行容量与用户的空间分布有关,理论分析困难 系统仿真是进行 WCDMA 系统容量分析最有效的 工具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