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鉴赏形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7208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诗歌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诗歌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诗歌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诗歌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鉴赏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鉴赏形象(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形象会鉴赏二、 提问方式1、诗中 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 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 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见课本149页)示例:(2012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 白,赋二绝句中的一 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 _ _作者介绍杨万里,南宋杰出诗人. 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以 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 诗歌内

2、容: (1)热爱祖国杨万里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留下了大量 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 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 (2)关心农民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 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 (3)描绘自然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 作和应酬之作。寄托恬淡闲适之情。诗歌翻译: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 冷 ;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 看美景。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 ,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 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 ,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 四、答题步

3、骤: 1、用简洁的语言(两到四个双音节词)概括 出形象的总体特征+身份 2、结合诗句描写方法进行分析 3、说明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五、答题模式: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这可以从 句子中看出,通过的描写方 法展示出来,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或者在他身上体现出了 的社会现实 )答案展示: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 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 形象 (2分)2、这可以从诗人只顾追求胜景而不觉 春寒 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 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等句子中 看出,通过这些动作与心理描写展示出 来,(2分)3、传达出诗人喜爱自然,悠闲自在,追 求高洁的情感(或者在他身上体现出了 的社会现实)(1

4、分)诗歌翻译: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 。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 了许多篁竹。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都好像通 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篆烟飞起了,竹叶 的音响,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暑天,这里 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 冬天,坐在这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在竹枝的清 景。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 ;冬天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 使竹轩更有幽致,为此切不可移走墙角的梅花树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

5、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塑造了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 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 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 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 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 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 (2013年重庆卷)鹧鸪天酬孝峙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 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1

6、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 菊农词。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 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问题: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此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 睁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 奇特形状,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 模怪样。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 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 闲视之。他时或轻拄手杖闲适地慢步远瞻,时或 戏把鱼网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阴。请他出任官职 ,他以自己无能为由辞谢了。阵阵炎热的东南风 呵,未能驱除池亭的溽暑;而他新作的词曲竟字 字如冰,一派冷气。 参考答案

7、: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的词人形象(2分) 通过一、二两句中外貌、神态描写可以看出他是 一个容貌病态怪异的词人,三四两句运用比喻手 法,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 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 。 展现了他的坚毅、坚强。 传达出了词人在江山易代、风云激荡的严酷现实 中,坚毅不屈 ,不愿为清朝效力的爱国品质。 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 分析。 (4分)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4分)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

8、又自哀自怜的主人 公形象。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 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通过环境描写,心 理描写,拟人等手法展现出来 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意境是由诗中意象构成的画面氛围、特点。 常用术语: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 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 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 ,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 凄清冷落、生机勃勃,雄奇优美、凄寒萧条、繁 华热闹等。 题型一:意象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 有什么特点? 【2012,扬州质检】 早寒江上

9、有怀【唐】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在襄水之曲,所 以这样说。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 流曲折,所以说“襄水曲”。 “遥隔”句:指思乡之情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迷津”句: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 ,却为两人讥讽的故事。这里是慨叹诗人自己彷徨失意, 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也称江为海。 问: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什么特点?问: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 象有什么特点? 答:作者

10、选取了“落木、鸿雁、北风、长江” 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落木萧萧、鸿雁南飞 、北风呼啸、江面寒冷的深秋景象。 备注:点明时令、气候、地名题型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两个双音节词)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 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

11、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 调。(色彩词)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 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根据这首诗歌情境 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 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 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注 意:概括时要表明时令、地点、气候,结 合意象再现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 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唐代宗

12、广德二年 好友严武写信邀请 杜甫返回了成都草 堂。诗即作于初回草堂时。在这里作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 生活。】 问: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 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静睡。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 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 欢悦情怀。江村即事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问:这首小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答:(

13、步骤一)这首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江村 生活: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很疲倦了 ,渔翁垂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随风飘 荡。 (步骤二)意境真切甜美。 (步骤三)诗人通过心理活动及细小动作的描写, 使得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 跃然纸上参考答案:描写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深秋图景 :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 飘飞,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题型三:景物赏析类 提问方式:此诗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 作具体赏析或简要赏析诗中的景物描写。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高低、远近、俯 仰、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 (二)是画面色彩(季节色彩 冷暖色调) (三)是动态、静态(以静衬

14、动 以动写静 动静结合) (四)表现手法(衬托、对比等等)答题步骤: 1、写景特点 2、具体语句分析 3、营造的氛围特点宿洞霄宫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问: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 赏析。 答:(1)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 铺开一幅彩绘图,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2)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 ,一派活泼,一片生机。(3)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 映白云。(4)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 闲。(5)俯仰

15、相称:“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 抬头看,俯仰之间空阔自然。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 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表 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 志。 提问方式 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3、某物象象征什么? 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 种情怀)? 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步骤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 头形象。步骤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 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步骤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 高洁情操的决心。【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 2、结合诗句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表现手法分析外在特征,如形态、色泽 ,环境特点,内在品格 );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 求、品性等)。马 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 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