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中考专题三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56838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中考专题三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7年整理]中考专题三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7年整理]中考专题三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7年整理]中考专题三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7年整理]中考专题三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中考专题三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中考专题三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三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浙江专用1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2同音词、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3关联词的选用。4常用词语和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5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的把握。6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7敬辞、谦辞的使用。1词义的理解(1)联系语境解释法辨析词的语境义,不仅要考虑该词 前后词语的意思及搭配情况,有时还需要联系整个句子,乃至整个自然段、整篇文章,根据上下文来分析推断其义。如“绿色装修”中的“绿色”指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2)联系感情色彩解释法词语感情色彩上的变化不外乎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从其反义词、近义词或其所修饰的词、所在句

2、子的意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准确推断其义,还其本来面目。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本句中的“狡猾”从其褒义角度来考虑便可得出“机灵、调皮”之意。(3)近义解释法用被解释词语 的近义词或同义词或词组短语等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必要时作适当限制与补充。如:休憩休息。(4)比喻解释法从词语反映出的状态、用途、作用等方面用比喻的方法描述词语的意义。如: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5)定义解释法用简练的语言对词语 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确切的叙说、解释,它适用于解释某些有关科学概念的词语和一般性名词,如: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6)描写解释

3、法描写事物的性状,说明词语的基本义、比喻义。如:莽莽形容草木茂盛。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2近义词的辨析(1)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辨析。如“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监禁”比“拘留”要重一些。(2)从感情色彩上辨析。如“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两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是贬义词 。(3)从成分的不同分析。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废”“解”“破”三个不同的成分:“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4)从词义指称的事物范围大小辨析。如“边疆”和“边境”都指远离内地靠

4、近国境的区域。但“疆”比“境”的范围要大。(5)从搭配习惯的不同辨析。如“交流”和“交换”都指双方各自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对方,但“交流”习惯上多同“思想”“经验”等含义比较抽象的词语搭配;“交换”习惯上多同“礼物”“产品”“资料”等含义比较具体的词语搭配。(6)从语法特点上辨析。从构词方法上辨析。如“比赛”和“决赛”,一个是并列式,一个是偏正式。从词性上辨析。如“英勇”和“英雄”,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7)从语体色彩的不同辨析。语体色彩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口语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平易朴素;书面语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4关联词的辨析(1)看关联是否明确(如“不管”“尽管”“不是就

5、是”“不是而是”等);(2)看搭配是否恰当(如“只要就”“只有才”等);(3)看关联词语 是否完整;(4)看关联词语 位置是否恰当;(5)看关联词语 所表示的逻辑关系与分句间的意义是否一致。C 【思路点拨】A项中“赡养”的意思是“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用在这里明显错误。B项中“钻营”的意思为“设法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谋求私利”,为贬义词,用在这里形容书店管理团队经营有道,明显不合适。D项中,“叹为观止”常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在这里形容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不合适。2(2015绍兴)结合语境揣摩句意,选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

6、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_把面前的玻璃砸碎。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_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家里样样都要节省,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_半天。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让四乡那些外出谋生者的血汗和眼泪,_在自己的肩上。A突然 总算 计较 堆 B常常 还是 计较 流 C突然 还是 比较 流 D常常 总算 比较 堆A 【思路点拨】“突然”的意思是“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常常”的意思是“(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句中“我”

7、“暴怒无常”,“把面前的玻璃砸碎”的动作是在“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后短促的时间里出乎意料地发生的,所以填“突然”。这就排除了B、D两项。再看“总算”和“还是”的区别:“总算”的意思是“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还是”的意思是“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含赞叹语气)”。句中“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表示时间长,后面的空填“还是”显然不合适,而填“总算”最恰当。因此排除C项。确定选A项。句中“计较”的意思是“计算比较”,比“比较”一词更能体现生活的拮据。句中用“堆”比用“流”更能体现“信客”的艰难,肩上的担子难以承受之重。进一步确定选A项。D 点拨:A项,交相辉映,各种光

8、亮、色彩等互相映照,用在此处语境不当;B项,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用在此处语境不当;C项,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困,用在这里是望文生义。B 点拨: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还要知道此成语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A.使用正确,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B.使用有误,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该词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句中指的是不加标点符号,该成语使用不当;C.使用正确,旁征博引:旁:广泛;征:寻找;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

9、据或例证;D.使用正确,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B A B B 点拨: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A.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句中指乡村建设要有重点,使用正确;B.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句中已经实现 ,不合语境;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句中指家风对人的影响,使用正确;D.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 ,解决问题毫不费

10、事,符合语境。D D 9(2017预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_阴影。(2)2015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境界,_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A蒙受 弘扬 妄自菲薄B蒙受 宣扬 妄自尊大C承受 弘扬 妄自尊大D承受 宣扬 妄自菲薄A点拨:“蒙受”是指受到,遭受;“承受”则是指承担,接受,与“阴影”不能搭配;“弘扬”是指发扬光大;“宣扬”是指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与句意不符。“妄自菲薄”指过分地看轻自己;而“妄自尊大”指的是狂妄地自高自大,与语境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